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1-06-29汪文昌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道德与法治初中

汪文昌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在德育与法制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通过趣味化的课堂导入环节、多元化的知识探究活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等,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理念、道德修养与思维能力,发展其核心素养,促进其综合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道德和法制。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与法制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德才兼备、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天赋不够,而是缺乏对学习的理解,这就说明了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及相应教学研究实践的价值。

1构建趣味性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课前导入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活动的成效。因此,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可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进行课前导入,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指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此外,教师可借助游戏导入、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课前导入的趣味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

2重视学生情感转变,把情感教育引入课堂教学

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弱。因此,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适当给予赞赏和支持,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凭借情感的指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教师可组织体验分享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核心素养。

3深度挖掘与生活相关的信息与事例,扩展教材知识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诸多通俗易懂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深入探寻与生活有关的信息与事例,延伸和拓展教材知识,将日常生活与教材理论有机结合,组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以《生命的思考》一课为例,教师可搜寻相关的新闻事件,并以此为依据,指引学生探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结合教材知识指引学生深刻领略生命的珍贵,形成积极的生命观,从而敬畏、珍视、热爱生命,绽放生命之花。

4转变角色定位,尊重学生主体性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是新课改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型教学形式,契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与身心发展特征。教师想要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就要及时转变角色定位,发挥指引者与组织者的职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引其主动钻研理论知识,并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技巧,提升学习效率,锻炼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例如,以《社会生活讲道德》一课的教学为例,为助力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树立端正的道德观,教师可以以“尊重他人”为切入点,借助“衣衫不整者禁入图书馆”“比赛结束后,与失败者握手致敬”“清洁阿姨刚打扫完卫生,一名路过的中学生便随手扔垃圾”等话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认识“尊重他人”的必要性、方式和价值等。此外,教师可要求学生就“生活中的尊重与不尊重”为题,探讨自己遇到的事例,并发表看法,指引学生深刻认知“尊重”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助力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5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提高其实践能力。

例如,以《多彩的职业》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深入生活认识各种职业,并积极参与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采访从事各种职业的工作人员,体验记者、厨师、作者等职业等,指引其初步认识各种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6利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评价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学科发展。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學评价机制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充分发挥其潜能。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通过激励式的评价引导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从而使其全面发展。

例如,以《生活需要法律》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程度等作为考评的内容,在体会和探讨法律给予人们便利的生活与保护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借助幽默、诙谐语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指引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与道德素养。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德育与法制课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和能力上有较大的提升,必须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以不断地提升初中德育和法制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和动手能力,是培养他们的基本理论基础。

7结束语

综上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德育和法制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修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如何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达到德育和法制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参考文献

[1]郭万钧.聚焦核心素养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4):47-48.

[2]董晶伟.刍议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21(21):187.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