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021-06-29翟明月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高中语文

翟明月

摘要: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总结延续而来的,具有历史价值、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它集合了不同民族的思想和观念内容。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博大精深。在当前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每个人重要的责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发扬和强化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多方面的培养和管理,让学生能处在积极的教学状态下,进行深度的学习发展,从而能鼓励学生在科学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全面的学习发展,让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对学生深入贯彻教学指导的精神。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有效结合,能够体现出语文课程的质量。使学生能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能将其中的文化进行充分的学习认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一、基于语文教材挖掘的传统文化渗透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作为精华的浓缩体,包含着相应的传统文化,是美与质的并存,不仅是人们传颂至今的经典,还是永久相传的经典。因此,在具体教学时,教师需充分发挥自身,对教材中包含的相关细微的文化因子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索,并将教学的中心从原先关联性的结构知识以及翻译技巧逐渐向文化观念、文化底蕴、思想情感等方面转移。同时,语文教师还需从文章背后所蕴藏的道德观念、民族心理、思想品质、价值理念等各个层面入手,对多维、宽广的文化视角进行追求,以丰富文化内涵,更好地把握语文教材中所蕴藏的文化特质。例如,对《劝学》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提问入手,对学习相关的理论进行论述,并提炼出传统文化中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态度,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古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秀品质。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生平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观念,其中“知人”就是全面了解作家,包括作家作品创作的目的;“论世”是指对作品所要体现的时代,以及作品创作时所处的环境情况。在学习时,如果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上,忽视了对文章内容的延展,没有分析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情,就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情况。因为在创作某些作品时,作者往往会有感而发。学生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作品,也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李清照这一人物的生活背景、社会文化、经历的生活环境,以及《如梦令》当时的创作环境和心情。具体讲解时,教师可以采取故事的形式进行介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分析了李清照的生活背景,以及她的性格特点后,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如梦令》,这样,学生会更容易走进作品的意境,对文化的内涵也会了解得更加透彻。又如在教学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除了教学作品的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介绍作品创作时,作者所处的环境、社会变化,以及对生活和社会的态度,包括作者如何弃医从文、如何投笔从戎、如何用文字救中国等心理活动变化,实现知识的延展。总之,教师充分挖掘作者的经历,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作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三、结合现实生活渗透传统文化

说到传统文化,很多人都觉得它只存在于历史长河当中,和现代生活的距离十分遥远。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早已融入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心中,即使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以及现代文明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传统文化也依然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只要认真去发现、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结合现实生活渗透传统文化,通过挖掘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中的文化载体,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在教學《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老师可以从当地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节日入手,带领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探究传统文化。例如,老师可以将春节作为出发点,带领学生学习蕴含在春节中的传统文化。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春节期间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贴春联、吃饺子、送祝福,虽然现在很多人反映“年味变淡了”,但是在春节期间很多学生都会帮助家长贴对联,打扫卫生或者购置年货,盼望新年的到来。其中,春联作为春节的代表物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更是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写下了一篇篇经典的对联,成为了千古绝唱。所以,老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对联文化,引导学生尝试写对联,让学生从“平仄”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实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能够快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在不同的发展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指导。而且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考虑在科学的教学环节下,为学生进行深入的管理和沉淀,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其中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新的社会发展的阶段,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李立红.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上),2021(1):22-23.

[2] 余昌治.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教育[J].考试周刊,2018(3):58.

[3]付雪萍.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中外交流,2019(3):198.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