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民营企业的内审制度研究

2021-06-24丘栩华

理论与创新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管理

丘栩华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指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民营经济将登上更广阔的舞台。伴随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民营企业的局限性也暴露的愈加明显,甚至导致部分企业消亡。在目前国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经济竞争持续加剧的大背影下,企业内部审计有了更深的含义和更高的使命。由于企业经营风险的不断加大,内部审计职能亟需改变。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审制度;企业管理

1.内审的概念

内部审计简单来说就是给企业增加价值。内部审计工作其实相对于财务会计更能够让人看到整个企业的情况,具体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内部审计才能够基于这些基础上思考是否做够做好了。企业内部审计是一心为企业着想的部门,大到企业战略,小到个人需求,内部审计都一一涉及,但这个部门并不讨喜,并非所有管理层都愿意接受内审部门的意见或建议,总的来说,企业内部审计是在不断迎难而上的,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长。

2.内审的相关流程

我国内部审计最优的定位是在董事会,或由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在组织结构中具有广泛并且非常独特的责任,内审可以从职能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也可以从行政管理角度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这样定位的内部审计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对董事会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意见反馈,有利于内部审计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使起始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到各权利层次之间,受经济责任链上各方面的监控从而使公司得到有效的实施。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促进审计委员会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必须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以健全严密、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为保障,使企业真正成为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 、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 ,而内部审计正是这种约束机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审是实现生产力要素最佳配置的客观需要。由于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评价、控制、管理等职能,通过审计可以了解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客观评价下属企业的盈亏情况,发现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及问题,从而挖掘各方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配置,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审计可以为企业发展目标,长期规划经营战略上,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通过审计,可以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控制的约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企业的经营行为纳入法制轨道,维护企业正常经济秩序,保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健康发展。通过审计,可以发现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经营不力、效率低下的原因,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3.民营企业内审制度的缺陷

有效的内部审计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民营企业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以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难点。

3.1内部审计的认识问题

首先是对内部审计的认识问题。有些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被审计者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容易引发老板与被审计者之间,被审计者与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矛盾,使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而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防护职能、评价职能、建设职能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内部审计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3.2内审机构设置不健全

现在有的民营企业将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合并,这样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对内部审计的正常开展有一定的影响。当前许多民营企业刚脱胎于家族制,在管理上家族制的气息还很浓厚,有的民营企业由多个股东组成,而各股东都有派“自己人”加入到企业管理,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如果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可能会激发股东之间的矛盾,影响企业稳定。

3.3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影响审计质量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内审人员的素质。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日趋完善,内审事业呼唤具有复合知识结构、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视野开阔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内审人员要了解和掌握会计、审计、管理、科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而且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判断力,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但是民营企业大多是由最初的个体、合作企业发展而来的,发起人往往成为企业的主要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然而,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家的“家族惰性”情怀以及中国人对财产固有的排他性,即使企业规模扩大,这些人仍然占据着企业高层管理位置,对于内部审计机构,其负责人也大多都是创始人或他们的亲信,他们往往不懂审计,简单地把审计看成是查账,这不利于发挥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作用,也就无法更好地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4.改革建议

4.1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不受企业管理层的制约,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可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来全面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将内部审计纳入企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职权、责任、工作范围、行为规范等,使审计 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化和制度化以后,才能淡化人际关系,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做到客观公正。

4.2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員素质

搞好内部审计工作要有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自身考核办法,接受上级领导和公司员工的监督。这样做可以加强企业的风险治理,将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防范于未然,同时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制度评审,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体系最终加强治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不但可以加强公司的风险管理,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防止事前发生,同时加强公司内部审查制度,建立严格完善的控制制度,最终加强治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寻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雪倩.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商论,2020(01):101-103.

[2]周学献.提高企业内审工作有效性的建议及思考[J].时代金融,2019(02):58-59.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00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企业管理
2019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