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教育理念下 家校沟通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21-06-22路天斌齐庆龄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5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

路天斌 齐庆龄

[摘 要]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人们开始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协同教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初中生刚刚接触社会,又处在叛逆时期,难以管控,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本文深入分析了协同教育理念下家校沟通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协同教育理念;家校沟通;问题与解决策略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家长的个人素养,家庭的生活条件等种种因素都会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协同教育意义重大,学校和家庭应进行深度合作,多方联动,力求真正实现全方位教育。

一、协同教育理念下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群的“跑偏”

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改变。为了方便交流,教师积极建起了家长群,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动向,诚然,微信群本该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和桥梁,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家长群背离了当时的初衷,更多地成为作业布置群、家长批改群等,甚至很多时候,部分家长不能在群里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只能跟随其他家长。网上曾出现这样一句话,“成年人的崩溃,从家长群开始。”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句玩笑话,但真正在家长群中“挣扎”的家长们却是最深有体会。

(二)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渠道过少

如今人们处于新媒体社会中,多种媒体技术已经进入校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不仅仅局限于家长会,还可以利用多种聊天软件,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思想或许保守,对新媒体技术的接收力度不高,使得家校沟通渠道十分单一。加上,由于在一段时间里微信群的利用有所偏离,使得许多教师和家长对于新的交流方式更加不认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和教师拓宽交流渠道。

(三)家长对于协同教育理念认识不明确

很多家长认为,学生的教育始终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之后便什么也不管,将学生全权交给老师,即便是学生回到家,也是自己完成作业,学生与家长的交流也很少。尤其是初中生,对生活和社会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青春期极其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关爱,而家长没有摆正对教育的态度,和学生、教师的交流都很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教育学习。在协同教育理念提出之后,家长也没有理解协同教育理念,更不会积极地与学生和教师主动交流,也无法配合教师完成学生的教育,使得协同教育理念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四)家长教师沟通内容单一

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有多种渠道,多种信息群的建立也更加便利,但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却过于单一,往往只是交流学生的成绩,传达学校相关的教育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流于形式,缺乏应当具备的意义。在教师和家长的多种渠道交流里,如果交流的内容是一样的,就会让教师对于学生和家长的了解过于片面,无法真正知晓学生内心的需求,也使家长无法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状况,对学生的教育成长十分不利。

(五)教师不能正确看待家长和学生

自古以来,教师是最受人尊重的职业之一,也有无数华丽的词语在夸赞教师的无私奉献。在这样的情景下,部分教师无法正确看待自己,认知有所偏离,认为教师是“高高在上”的,对学生和家长不屑一顾,这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使得部分家长无法配合教师完成家校共育的要求,深度影响了协同教育的进行。

二、协同教育理念下家校沟通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家长群的优化

协同教育是跟随时代进步而出现的新的教育理念,初心都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充分应用新理念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需要努力解决。针对家长群“跑偏”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努力构建“正常”的家长群,让家长群的使用始终坚持教育学生和方便家长的初心。例如,近年来,多地出台过针对家长群的规范性文件,包括群内禁止发布任何与学校、学生无关的内容;杜绝群内通报点名、批评;杜绝为家长布置作业等内容。这说明国家有关方面已经看到了一些问题,并且出台相应政策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家长群里和家长约法三章,保证家长群的正确运行。“其一,家长不许发与学校学生无关的内容;其二,看到通知消息后如无特殊要求一律不用回复;其三,禁止家长发任何客套话和祝福语。”其实,很多时候让人讨厌的不是家长群,而是家长群所带来的种种负担,教师和家长要多进行沟通,去除家长群的负担,让家长群回归本质,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二)利用新媒体拓宽交流渠道

想要有效解决协同教育理念下家校沟通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新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家校共育。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拓宽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如,教师想要充分了解初中生在家的有效信息,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问卷调查。教师可以利用问卷星APP,在软件内输入教师想要了解的问题,进行发布,然后通过微信发给家长,家长打开网页就可以填写问卷。这种沟通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在节约纸张的同时有效了解到学生的信息,极其便利。此外,利用媒体技术拓宽交流渠道一定要注意对于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毕竟媒体技术总是有着双面性,要充分利用媒体技术的长处,对媒体技术的不足有效规避,充分发挥媒体技术在家校沟通的重要作用。

(三)家长要积极参与家校共育并正确认知

在如今家校共育已经成为必然,每一名家长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与教师一起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家长更能够从学生以及教师的身上学习到更多的教育方法,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在协同教育理念下进行家校沟通,家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积极摆正对于协同教育理念的认识,努力接受协同教育理念,明白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通过学校和教师完成的,更需要家长自身的参与,才不会错过孩子成长的精彩瞬间。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密切和家长的关系,从多种角度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動,让家长到校园中看到孩子的表现。对初中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中考,许多中学每年也都会举办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以鼓励学生,坚定学生中考必胜的信心。在此时,学校可以在活动中预留出家长的座位,邀请家长来到学校见证学生激动的时刻,同时,学生看到家长的到来必然会信心大增,带着家长的期望,信心百倍地应对中考。

(四)不断丰富家长教师交流的内容

在协同教育理念下有效解决家校沟通的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丰富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内容。不仅是让交流的渠道多种多样,交流的内容也一定要丰富多彩,才能够使教师全方位地对学生和其家庭深入地了解,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家长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多种情况,更好地与青春期的学生交流,避免青春期的学生和家长的冲突。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相应理念,还要了解家长眼中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以及在生活中的种种状态。家长不仅要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更要对教师和学校提出有效的建议,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五)教师务必摆正对于家长和学生的态度

在协同教育理念下,有效处理家校沟通问题,教师要对自己有明确的认知,明白身为教师所担负的责任,摆正对家长和学生的态度,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学校不仅要对教师严格要求,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对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进行监督,还要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培训,保证教师能力过关,思想正确。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努力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总而言之,虽然在协同教育理念下进行家校沟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保证学校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密切交流,多方位沟通,深入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家校共育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宜.新媒体环境下小学家校沟通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市场周刊,2019(9):43-44.

[2]校嘉妍,瞿聪慧,黄亚文.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53):281-284.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应注重对等性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请”家长不能太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