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方法在检验科临床带教的效果分析

2021-06-22黄佳斯魏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检验科实习生检验

黄佳斯,魏莎

长沙市第三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410015

医学检验是一门体现出较强专业性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而且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临床实习,正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从理论知识过渡并运用到实践当中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专业临床检验工作者角色的重要过程[1]。在长时间的临床带教经验中总结,目前常规的带教方法已经无法再适用于临床实习学习的实际要求,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效果欠佳[2]。因此,寻找一种临床带教新模式极为迫切。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带教方法已经在国外医学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证实有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效[3]。为此,该研究将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带教模式用于医学检验科带教学习,2017年7月—2019年7月以42名实习生作为实验对象,观察并评价该带教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该院检验科进行临床实习的42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两组:每组21名。对照组中,实习生男生与女生分别是3名和18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64±1.58)岁;学历情况:本科及以上17名、专科4名。实验组中,实习生男生与女生分别是4名和17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72±1.61)岁;学历分布情况:本科及以上16名、专科5名。两组实习生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带教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实习生沿用常规的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实习生进入科室后进行分组,安排带教教师进行带教,主要采取的是课堂理论授课模式,教师轮班时,由带教教师向实习生演示实践操作,并予以操作问题指导。

1.2.2 实验组 该组实习生采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带教方法,具体包括:①教学材料准备。选择资历高、经验丰富的检验工作者任带教教师,带教教师授课前充分备课;教学材料可以搜集临床医生、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广泛征求往届实习生的建议,除了符合教学计划的基本教学要求,还要整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尽量站在实习生的角度,使其能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所收获;根据教学计划准备典型病案,做课堂设计,注意实习生除了是教学对象外,还是教学问题的提出者,带教教师充当的则是辅助和引导的角色。在带教过程中鼓励实习生随时提出问题。②实习分组。对实习生进行分组教学,每小组包括2~3名实习生,按照每组实习生不同的表现、课程开展情况,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内容既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检验技术的实践内容;根据教学任务,实习生从中发现问题,并自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小组分析、讨论的方式进行总结汇报,带教教师进行指正,由此既能获得获得以问题为主导的实践学习,又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充分结合。③教学实践。每周定时组织实习生对典型、疑难病案进行讨论,带教教师抛出典型、疑难病案,实习生提出问题、自行寻找解决方法,发现在检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相应结果的处理措施等,最终以小组为单位给出结果,由带教教师归纳和总结,评价实习生学习成果,说明不足之处。④实习总结。临近实习期结束,要求实习生完成对实习总结的书写和评价,结合实习期间的自我学习,对临床检验方法、改进的策略、诊断评价、专业前沿等多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和评析,实习报告由带教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修改。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理论成绩 对两种带教模式下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采取闭卷形式,满分100分。

1.3.2 实践成绩 就两种带教模式下的实习生实践操作成绩进行评价,包括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临床检验,各项0~10分,由两名临床工作经验超过5年的专业检验人员现场评分,取评分均值。

1.3.3 教学满意度 采取科室自制带教教学满意度评价调查表,针对教学内容、计划安排、教学质量、师生沟通、教学氛围做出满意度评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理论成绩对比

实验组实习生平均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理论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实习生理论成绩比较[(±s),分]

组别考试成绩实验组(n=21)对照组(n=21)t值P值95.42±5.3688.79±4.274.434<0.05

2.2 两组实习生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对比

对两组实习生实习期结束后的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实习生在生化检验、免疫检验、临床检验以及微生物检验上的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实习生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生化检验免疫检验临床检验 微生物检验实验组(n=21)对照组(n=21)t值P值94.21±4.5387.45±3.725.285<0.0593.57±4.2685.27±3.646.788<0.0595.73±4.8287.69±3.616.118<0.0594.83±4.6686.32±3.276.680<0.05

2.3 两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在对教学内容、计划安排、教学质量、师生沟通、教学氛围的带教模式满意度评价上,实验组实习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检验科是医院非常关键的辅助性科室,检验医学中囊括了大量的学科领域以及相关技术,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4]。

实习教学的目的是向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从学生过渡为临床工作者的平台与过程,同样是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重要方法。在实习过程当中,由资历丰富的教师进行带教,对学生进行检验技能的指导、理论知识的应用,使其将自己所学用于临床实际操作,并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获得岗位胜任力[5]。由此来看,带教工作的质量,对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会有很大影响。

以往采取的常规带教方法,大都是由带教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实习生观摩带教教师的临床操作,其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免和在校学习有所重叠,浪费了时间;大多数情况下观摩带教教师的操作,则忽略了对实习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操作能力有所欠缺[6]。检验科本身的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仅理论知识复杂,而且实践操作非常重要。若在基本检验操作的带教上,依然保持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会对于实习生投入学习过程有所阻碍,对其学习兴趣和问题的挖掘与探索有所影响,不能发挥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则有违带教之根本预期。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带教教学方法是近年被积极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带教方法,相较于常规带教方法而言,该方法更注重以问题为核心,且以实习生为主体开展带教,积极调动学生自身去主动地探究问题、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提出问题、探索答案的过程当中拓宽思维逻辑,继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7]。该教学方法基于带教计划的基本设置,提出典型病案问题,教师先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实习生自行探索,更好地实现了自主教学理念,转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开拓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宗旨,达到高效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目的是改变传统、固有的理念,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使实习生始终保持良好、活跃的科学思维与逻辑能力,提高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度。

通过该次研究发现,对两组实习生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实验组实习生采取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带教方法,在实习期结束后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上得到均分皆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另外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实习生对于该组采取的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方法在教学氛围、师生沟通、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满意度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用于医学检验科临床带教,有利于提高带教效果,能使实习生熟练、尽量全面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对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培养作用,对提高整体带教效果以及实习生综合素质均有积极意义[8-10]。

综上所述,在医学检验科临床带教中采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带教教学效果,对强化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具有一定意义,且实习生乐于接受、满意度反馈良好。

猜你喜欢

检验科实习生检验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Exce12007在检验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