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2020年常州某三级医院住院死亡病历统计分析

2021-06-22王缨王晓立李晟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顺位年龄段病死率

王缨,王晓立,李晟

1.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病案统计室,江苏常州 213032;2.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务处,江苏常州 213032

人类疾病模式及死因谱是反映一个地区不同阶段人类群体健康状况及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急剧改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气候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寿命延长的同时疾病依然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人类疾病模式及死因谱在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其中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也在不断变化,研究住院患者死亡病历,对医疗工作中的诊疗有很大的帮助,对疾病的预防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1]。该次研究对常州市某三级医院2012—2020年466例住院死亡病历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变化规律,对死亡疾病谱进行梳理总结,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提供依据,为疾病诊疗防治工作及医院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数据信息服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某医院2012—2020年病案系统中患者的病案首页,死亡原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作为诊断标准。2012—2020年出院患者总人数是193265例,住院死亡患者466例,病死率为0.24%。

1.2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2010,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年份病死率

由于2013年新医院搬迁,导致当年出院人数较低,2020年数据统计到7月31日,其余年份出院人数相近,2012—2020年的死亡人数在递减,病死率由2012年的0.45%降低至2020年的0.19%。见表1。

表1 2012—2020年住院患者死亡变化趋势

2.2 死亡患者的性别构成和病死率

2012—2020年男性出院人数为97237例,死亡人数为327例,病死率为0.34%;女性出院人数为96026例,死亡人数为139例,病死率为0.14%,男女出院人数相近,但男性的病死率远高于女性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88,P<0.001)。见表2。

表2 2012—2020年住院死亡患者性别构成情况

2.3 各年龄段死亡人数构成比及病死率

死亡患者年龄5~94岁,平均(60.88±16.76)岁。患者年龄分为4个年龄段,<14岁、15~44岁、45~64岁、≥65岁,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例数随之增大,病死率也大大增大,不同年龄段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74,P<0.001)。45~64岁和≥65岁两个年龄段构成比分别是42.27%和42.7%。见表3。

表3 2012—2020年住院患者年龄段构成情况分析

2.4 死亡原顺位原因及构成比

死亡顺位前三位分别是恶性肿瘤33.90%,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37.98%,循环系统疾病14.59%,这3种疾病总共占比86.48%。见表4。

表4 2012—2020年住院患者死亡顺位原因分析及构成比

2.5 死亡患者住院时间

466例住院死亡患者,住院时间从1~127 d,其中住院1 d死亡患者有144例,占比30.90%;住院2 d死亡患者有27例,占比5.79%;住院3 d死亡患者有23例,占比4.94%。见图1。

图1 某三级医院2012—2020年死亡患者住院时间构成

3 讨论

3.1 性别构成分析

从该院的统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从2012—2020年,死亡人数逐年下降,说明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病死率大大降低。男性的病死率和女性的病死率也随着年份的增加而降低,且女性的病死率明显低于男性,这与林丽芳[2]和罗乐等[3]的研究一致。男性在社会上承担的责任和职责更大,男性的职业类别和工作强度都不同与女性,所承受的压力也更大,而且男性吸烟、酗酒、打架等不良生活习惯居多,也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改善男性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和生活压力,引导其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应该加强对男性人群的健康教育,不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疾病和危害。

3.2 年龄构成分析

该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45~64岁和≥65岁是两个病死率高发的年龄段,占比达到整个年龄段的4/5,中老年人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中年人的工作压力很大,在家庭地位中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模式中,生活节奏非常紧张,猝死频发,导致体内的各种疾病隐患得不到发现和更好的治疗,随着时间的拖延,最终变成威胁生命的危重症。在吴朝红等[4]的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和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抵抗力降低,基础病较多,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较多,导致老年人的病死率上升。医院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加大疾病早期的筛查和防治,重视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降低老年人的病死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5]。

3.3 死因顺位分析

该院住院患者死亡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恶性肿瘤,其中肺癌的构成比最高,占恶性肿瘤病死人数的1/3,这和王文君等人的研究报道一致[6]。恶性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冲击。当今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都在早期埋下了健康的隐患,没有定期体检的意识,等到发现不适时已经为时已晚。因此,医疗机构不仅要加强恶性肿瘤诊断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恶性肿瘤早期的筛查和及早的干预,该院近年来开设了肺小结节门诊,已经为很多肺小结节患者带来了福音,筛查出了很多早期肺癌,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愈后不需要放化疗,只需定期复查,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导致的死亡人数排在第二位,其中脑部损伤的死亡人数占比2/3,该院神经外科出院死亡患者中绝大部分是因行人或者骑脚踏车人员与机动车的碰撞事故,高处坠落致脑损伤也是重要原因,这与李远艺等[7]的研究一致。该地区经济发达,道路宽阔,汽车数量每年递增,电动车出行便利也是近年大多数人的首选,但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每年交通事故频发,骑脚踏车不戴安全头盔发生事故时头部受伤的风险增大,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交通安全出行的监管力度,提高出行者的安全等级。医院也应加强医疗质量的提升,提高处置脑外伤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8]。

3.4 住院时间分析

住院前3 d死亡的患者数占比41.63%,其中住院1 d死亡的占比30.90%,有的患者在急救车运送的过程中,还没有来得及做相关检查就已经身亡。医院应加强急诊抢救的相关培训,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在今后处理危急重症的最早期阶段,加强自身的急救技术水平,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命[9-10]。

综上所述,以后要加大公共卫生的投入与普及,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加强疾病早期预防与控制;减轻社会和生活压力,关爱老年群体;加强交通管制力度,降低事故伤害。

猜你喜欢

顺位年龄段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