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保险与非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22贺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药费住院费用医疗保险

贺文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医保办公室,山东济南 250013

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落实民生的一项基本制度,旨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一种基本的医疗保险基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行,且随着改革深度增加,取得了更好的效果[1]。但同时随着近年来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多,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对此项制度的高效落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遏制这一不利情况、合理应用医疗资源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2]。为进一步明确医疗保险与非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该研究对该院2019年12月—2020年7月收治的患者,按照是否为医疗保险患者分为医疗保险患者和非医疗保险患者,开展对比性分析研究,现将该次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88例,按照是否为医疗保险患者分为医疗保险患者和非医疗保险患者,各344例。所有入院患者对该次研究知情,且该次研究已经获得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治疗依从性差及合并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患者。344例医疗保险患者中男216例,女128例;年龄48~79岁,平均(65.4±7.4)岁。344例非医疗保险患者中男218例,女126例;年龄48~79岁,平均(65.5±7.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该次研究患者的住院费用包括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床位费、手术麻醉费、其他费用6部分,多因素分析中包括性别、年龄、病种、是否手术、院内感染、住院时间及入院时状况,以此来全面分析和评定医疗保险与非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1.3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完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

医疗保险患者的各项住院费用均高于非医疗保险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s),元]

表1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s),元]

住院费用医疗保险患者(n=344)非医疗保险患者(n=344)t值 P值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床位费手术麻醉费其他费用合计4321.76±1214.747455.76±1234.998744.54±1432.861678.55±543.222578.66±564.776544.43±1076.5454321.87±3456.783215.87±785.765898.76±543.337644.22±1077.651065.87±347.871789.65±345.824532.43±677.8838997.13±2348.9514.17821.40311.38317.61622.09829.33368.009<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2 住院费用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的独立因素主要包括病种、是否手术、院内感染、住院时间及入院时状况(P<0.05),见表2和表3。

表2 医疗保险患者与非医疗保险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表3 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医疗制度改革事业的愈发深入,医疗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参与医保的人员越来越多,医疗保险制度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但同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虽然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得到了普遍性的推广,但医疗资源在分配和使用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倾斜,甚至存在畸形发展情况,这导致非医疗保险患者在药物使用和费用报销上均处于不利地位,自身利益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4]。在医疗体制大变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医疗资源分配合理化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国家的充分重视,而积极开展医疗保险患者与非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现有的学术研究,且可以为后续医疗管理决策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无论是学术意义还是社会意义均十分显著[5]。

该次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患者的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床位费、手术麻醉费、其他费用均高于非医疗保险患者(P<0.05)。就住院费用的特点来说,其主要花费的项目有药费、治疗费用及检查费用,通常这3项所花费的费用可以占到总住院费用的75%~80%,相比而言,手术麻醉费用与床位费用所占比例较低,通常外科病种的住院费用以手术麻醉费用和药费为主[6]。该次研究发现,药费与住院费用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认定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医药费用可以直接影响住院总费用。在住院使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首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大的方面作一分析。在主观因素方面,医疗服务价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在价格与薪酬体系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医疗工作人员的劳务价值与知识价值。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患者在药物选择过程中自然会倾向于价格较高的药物,导致药费和其他费用处于不断增高的状态[7]。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因为缺乏对医疗救治的相关知识,片面认为越贵的药物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由此便在治疗过程中优先选择最贵的药物,存在“不选好的,只选贵的”畸形思想,最终导致药费和材料费无法降低。在客观因素方面,临床研究表明,药品在住院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30%以上,一些严重的疾病甚至可以占到45%~50%,比如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8]。分析药费不断增高的原因可以发现,最主要的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呈现出老龄化态势,生活与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较大的改变,一些慢性疾病发生率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性疾病。而药品采购涉及到诸多环节,药品数量与价格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与之相关的某一个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药品的价格自然会上涨,继而导致住院费用上升[9-11]。多数患者因为是慢性疾病,往往需要更长的药物治疗疗程,这会很大程度上增加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另外,检查费用和治疗费用也占较大的比例,一方面是因为医用材料的价格本身便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医院为提升诊疗技术,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会配备规格较高的诊疗仪器,费用自然会升高。在因素分析中发现,影响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的独立因素主要包括病种、是否手术、院内感染、住院时间及入院时状况。以病种为例,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无论是药费还是治疗费用均比较高,这与患者的病情特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与住院费用呈正比关系[12]。再比如在住院时间中,当患者的住院时间越长时花费的治疗费用更高,部分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还需要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因而实际花费的住院费用更高[13]。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所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医疗费用遏制中的作用发挥并不明显,甚至会一定程度上刺激医疗消费,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后续仍然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针对医疗保险制度的缺点提出科学化、可行性的优化策略,控制医疗消费的畸形增长,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药费住院费用医疗保险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付药费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致伤医药费怎么报销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社会医疗保险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因素分析法在医院住院费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关注儿童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