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效果分析

2021-06-22姚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管理工作医疗

姚斌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医务科,江苏南京 211500

医疗质量主要是衡量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的标准,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传统医疗服务质量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医疗质量管理问题广受患者与医学界的关注[1-2]。PDCA循环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主要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进行反复循环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此种管理方式是一种新兴的、注重科学性的管理模式[3-4]。有研究显示,PDCA循环管理方法具有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特点,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质量管理中,都可进行有效运用,且可取得良好效果[5-6]。但有关此种管理方法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相关研究较少,不足以充分证实其可推广性。基于此,该研究于2019年1—9月、2020年1—9月期间分别随机抽取60名医生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性选择2019年1—9月期间该院各科室医生60名作为对照组:2020年1—9月期间该院各科室医生60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4名、女性56名;年龄24~48岁,平均(36.00±3.12)岁;工作相关科室:外科16名、儿科13名、急诊科13名、妇产科8名、眼科10名;工作经验:1~12年,平均(6.50±1.14)年;文化程度:本科42名、本科以下6名、本科以上12名。观察组男性5名、女性55名;年龄23~48岁,平均(35.50±3.14)岁;工作相关科室:外科15名、儿科14名、急诊科14名、妇产科8名、眼科9名;工作经验:2~12年,平均(7.00±1.16)年;文化程度:本科43名、本科以下6名、本科以上11名。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80例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2~50岁,平均(36.00±3.12)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2例、高中38例、高中以下20例。观察组: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23~50岁,平均(36.50±3.13)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3例、高中38例、高中以下1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该次研究且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方法:严格遵循医院相关规范制度执行医疗工作的质量管理与监督,采取奖惩制度,提高相关医生的高质量工作意识,定期进行培训,提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操作技能。

观察组:常规管理方法+PDCA循环管理:(1)组建PDCA循环管理小组:由经验丰富、资历较深主任医师、护士长、相关医生、护理人员、主治医师等组成PDCA管理小组,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实施、监督。(2)实施PDCA管理:①制定计划(P):主要包括资料的搜集、寻找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计划4个阶段[7]。首选,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总结,根据所分析的问题制定对应性工作计划。通过分析发现,部分医师对患者健康教育、疾病知识告知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多数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不足,产生恐慌、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感受。还发现,部分医师由于个人不良习惯,导致处方、门诊病历等相关内容的书写检查不仔细,从而出现处方不规范、病历合格等不良事件。②按照计划执行(D):严格规范各项医疗行为,坚持合理检查、用药、治疗的原则。叮嘱相关医师在接待患者时,应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详细告知患者有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目的及意义,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感,还可拉近与患者距离,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小组应加强对各医师的监督工作,并进行正确指导,纠正其不良习惯,每周进行1次培训工作,加强相关相关医师对PDCA循环管理的认知,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度执行日常工作,提高个人技能的同时保证工作质量。③检查阶段(C):通过检查结果,定期对医院各项相关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如处方、门诊病历书写情况,医师对患者宣教的情况,若存在不良情况,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对应惩罚措施。循环管理小组定期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分析管理情况,总结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开展讨论会议,并在会议上指出所总结的相关问题,警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避免再犯此类错误。对于工作效率高、质量好、认真负责、表现优异的相关医师,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其继续保持此工作态度,并激发其他医护人员的好胜心,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④处理阶段(A):此阶段为最关键的一环,将成功的经验形成系统化的规章制度,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指导,维持质量管理。针对所寻找出的或者明确存在的相关问题,开展讨论会,讨论相应解决措施,参考权威性较高的文献,并结合多方意见,最终拟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制定成系统性的规章,做成文字资料。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管理前后医疗质量,并以调查问卷方式,统计同期80例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1.4 判定标准

医疗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的医疗质量进行对比,主要分为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质量4个维度,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越高,医疗管理质量越高。

患者满意度判定标准:由PDCA循环管理小组自制患者满意度统计表,问卷中包含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水平、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就医体会多方面的评价,采取百分制,0~69分界定为不满意,70~79分界定为较满意,80~89分界定为满意,90~100分界定为非常满意。患者满意度为较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之和。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前后医疗质量对比

管理前,将两组前的医疗质量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均提高,且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质量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PDCA循环管理后,将两组同期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管理模式较为注重患者病情状况[8],管理效率相对比较低,且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性解决机制,无法保障医疗服务工作管理质量的连续性,已无法满足其高质量要求[9-10],因此,临床急需一种更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以改善此现象[11]。PDCA最早应用于质量控制相关领域,此种管理模式更加有序、规范、系统,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管理水平[12]。王雪琴[13]研究认为,采用PDCA管理模式后,两组研究对象对工作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5.0%,79.2%,且观察组更高;管理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该文研究后发现,开展常规管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两组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掌握效果均发生了改善,并且观察组的分值更高。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这与王雪琴相关研究一致,数据提示PDCA循环管理模式价值显著。此种管理模式,在计划阶段:通过对以往问题进行分析,深切调查目前现状,总结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实施阶段:进一步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每项管理措施,解决已经存在的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医疗管理质量,落实各项政策;在检查阶段:通过开展讨论会的方式,寻找解决方法,结合临床实施相关计划,执行计划过程中进行严格监督,并制定奖惩制度,总结出相关工作成功经验及失败的教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最后在处理阶段:将所总结的工作成功的经验,参照权威性文献,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将其制定为系统性的文字资料,便于在后续工作中进行严格监督,对于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正,促使循环管理工作良性开展,不断优化质量管理制度与措施,促进医院有序、可持续发展。将4个阶段进行循环,促进管理质量逐渐上升,从而促进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并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及时解决,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表1 两组管理前后医疗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管理前后医疗质量对比[(±s),分]

组别技术水平工作质量操作技能 理论知识对照组(n=6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观察组(n=60) 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t管理前组间值P管理前组间值t管理后组间值P管理后组间值77.24±6.5988.97±5.4310.641<0.05077.31±6.6094.96±2.4719.401<0.0500.0580.9547.778<0.05078.22±6.5789.88±5.6210.446<0.05077.29±6.5895.08±2.5219.557<0.0500.7750.4406.540<0.05077.57±6.6089.95±5.7510.955<0.05077.37±6.5795.95±1.7521.168<0.0500.1660.8687.733<0.05078.19±6.6189.97±5.5910.541<0.05078.00±6.4194.27±1.5919.083<0.0500.1600.8735.731<0.050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综上所述,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与管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可继续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管理工作医疗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