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探究

2021-06-21郝鑫陶金王俊彦吕婷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

郝鑫 陶金 王俊彦 吕婷婷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断更新,素质教育理念已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加强德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我国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工作中的德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核心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给予有效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多处渠道加强大学生道德思想建设,如何实现全面、整体育人,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出观点。

[关键词] 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时期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研究”(SJGZ20180055)

[作者简介] 郝 鑫(1986—),男,山东莱州人,硕士,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4-0160-04    [收稿日期] 2021-01-08

“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品德教育。所谓立德树人,就是强调“德”以及德育的重要性。在《左传》中就对“立德”做出了明确的阐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由此可见,品德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德”在当今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更得到进一步凸显。“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形成了新格局、新形势。高校教育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全面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对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决定其成长为什么样的人,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在高校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着高校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方向,也决定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对高校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针对大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将思想政治教学贯穿在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实现全科课程和全方位育人,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建设发展新局面,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高素质人才[1] (P154-155)。

要有效衡量当代大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一项标准就是德才兼备。德与才,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但在现代社会,人才如果只有“才”,没有品德,是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更不能胜任任何工作。在当今社会,新闻中常常报道大学生存在抗压能力较弱的问题,常常因为不能适应大环境或情感受挫,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此外,个别高学历者毕业之后,依然不能獨立生活,在经济及生活上仍需依靠父母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以,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开展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大学生思想教学,需贯穿全科,相辅相成,以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素质。

(二)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教育措施

“立德树人”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我国开展高等教育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高校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工作。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持之以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心中埋下种子,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进而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身心健康成长,使其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 (P52-53)。

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对培育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构建高校团结、稳定、祥和的校园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学风和校风双重建设,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为大学生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并且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和风气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将“立德树人”理念真正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学的首要和根本任务,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成长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能够承担国家建设重任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议的必然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日益富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未来仍是任重而道远。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道德品质素养水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要求,必须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及终生奋斗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使大学生始终能够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3] (P59-61)。

二、“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一)大学生自觉的道德意识难以唤醒

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会迎来人生的转折点。同时,大学阶段也是品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其关键要点就是要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而这也是“立德树人”的难点之一。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在思维模式方面各不相同,进而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而要促使大学生在面临问题、选择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就需要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进行正确引导,这也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所在。目前,高校中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兴趣爱好、个性意识等都各不相同。特别是在物质条件方面的差异性,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攀比心理,进而导致其内心不平衡,产生焦虑情绪。于是,在心态失衡以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会动摇理想和信念,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和行为。

(二)互联网信息真伪难以判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实现了实时传播,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立德树人”的理念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互联网时代,基于网络环境要求,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和优势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更是“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4] (P79-82)。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效果不理想

当代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随着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更加优秀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面,效果却不够理想。造成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有很多方面,例如高校教师更重视文化教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落后,工作效果不高等。总而言之,意识形态工作效果不理想,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作为教书育人者,必须对此提高重视,加强校园风气和教师道德风尚建设,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培养,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一)树立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念,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要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念,在此观念指导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主要工作之一。高校必须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开展多种模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组织大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参加书展、开展专题教育课和专家讲座、建设高校学生论坛等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社会,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等思想理论的解读和感悟,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深刻意识到民族、时代发展赋予自己的重任,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进行统一结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教师以身示范,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

教师是大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导者,其主要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为大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成为大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中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更要在课下亲自践行思想政治理论,为大学生做好示范,在生活中更要对大学生的行为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以实际行动引领大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前行,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其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教育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更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在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实践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方式之一,是历练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和品质的主要途径。通过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炼自身的思想意志品质,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实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教育手段,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活动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自觉性

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教學工作中的主体。因此,在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更要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学中来,这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充分發展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开展思想政治课活动时,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活动主题,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成为活动的主体,有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选择思想政治课活动主题时,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此作为出发点,合理制定思想政治课活动主题,并且在规划设计思想政治课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使大学生能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实践自身的思想道德理念,从而促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释放本性,发挥主体作用,既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有效的实践检验,同时也能够引导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通过参考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在道德认识方面得到升华,促进其品德品质进一步发展,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真正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我国发展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道德水平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更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也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鑫鑫.十九大立德树人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点[J].明日风尚,2018(4):154-155.

[2]徐明露,张惠,胡志龙.“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二级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9):52-53.

[3]吕云婷.利用手机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与优化[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59-61.

[4]许晖.立德树人视角下学生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79-82.

Study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College Students Guided by the Idea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HAO Xin1, TAO Jin1, WANG Jun-yan2, L?譈 Ting-ting1

(1.Graduate Colleg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2,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Harbi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and the renewal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the quality education concep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public.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key cont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key requirement of promoting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inp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idea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s the core idea, gives effective guidanc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college students, strengthens the moral and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various forms and channel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n how to realize comprehensive and overal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Key words: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college students; study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