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校公体课教学策略研究

2021-06-21段月明石金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段月明 石金亮

[摘 要]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理论基础,以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要素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和反馈评价等为研究对象,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理论研究。提出了提高教师教学理念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构建现代化、心理学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学环境的设置应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基于SMART原则合理制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理论

[基金项目] 2018年度西南石油大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X2018JGZDI037)

[作者简介] 段月明(1988—),女,湖北随州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4-0013-04    [收稿日期] 2021-01-0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1]。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大学公共必修课,不仅应该承担起强身健体的任务,也应该主动承担工程专业认证要求的相应职责,这不仅对于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关于专业教育理念与实践现状

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于专业认证的理念不了解,这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思辨性。公共体育课同一项目往往以统一的教学大纲为指导,教师根据统一的教学进度来安排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集体练习和纠错、学生个别练习和纠错。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教师为中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并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创新性和思辨性是建立在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因此更是无从谈起。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生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体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学生往往以通过考试、顺利拿到学分为目标,这明显与公共体育课提高学生的体能、技战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等教学目标相悖,难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认知与非认知系统水平。学生对考试内容的学习比较重视,而轻视其他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考试的前几周则会集中练习考试内容。虽然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但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是单一的,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在结课后难以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因此没有达到公共体育课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现状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多为单一的言语讲授模式。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難以适应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大学慕课教学平台上,关于公共体育课程的慕课教学虽不在少数,但是所涉及的运动项目不够广,推广得也不够深入。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丰富和提升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使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多学科知识不够丰富,对于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融合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较少与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单一的教学内容难以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生也会普遍认为体育教师除了会示范和讲解技术,并不具备渊博的学识,这势必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因此,如何促进体育教师多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环境现状

教学环境是指与教学相关、影响教学环境的总体。体育教学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效的教学环境是完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可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公共体育课程的物质环境主要表现为部分体育项目场地、设施等人均占有率较低,影响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和教学质量。制度环境的现状则主要表现为组织纪律较为涣散,由于公共体育课是大班教学,教师难以严格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学要求较低,难以保证有效学习的发生,表现为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由于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后交流合作较少,很多学生一个学期的课结束后也未能结识新同学,这势必会影响课堂的氛围,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也不容易乐观。

(五)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现状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育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标准或蓝图,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程度的具体化标识,具有导向、选择、计划、评价的功能与可期待、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合理地制订体育教学目标,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体育学科教学的功能,确保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还能够确保层层目标衔接,最终实现总目标。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现状表现为混淆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表述不够准确和具体化、目标分解不够完善、行为主体表述不准确等。

(六)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现状

工程认证理念角度审视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发现诸多不足。一是评价内容上有偏颇。现行教学评价主要聚焦于评“教”,主要关注教师的讲课表现。对于“学”的评价则相对较弱,着重考查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却较少考虑学生对体育的情感以及学生的心理情况。二是评价方式有局限。常采用终结性评价,以考试等定量评价为主要形式,注重最终结果及其评定、选拔功能。终结性评价的特点是“回顾”,一般在课程或一段教程结束后进行,评价频次较低(一学期1~2次),因而其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总量有限且相对滞后,不能及时地促进教学的调整与改进。三是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不完善。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教学质量体系应该具备“闭环”特征,闭合的关键在于通过评价发现教学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体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现实中,获得评价资料后,该过程以体育教师个人以成绩分析与教学反思为主,教研室教学研讨、教学督导的点评与指导等方式为辅但总体规模不大,为何改、怎么改、如何给予保障、支持和监督等关键机制问题未能有效回应。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进策略研究

(一)高校体育教师应树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

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应学习工程专业认证教育理念,并根据教学内容,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是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可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考核可以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被量化,过程性考核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方面、多种形式和各阶段进行考核,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加重视每一节课的学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公共体育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可以对于运动项目的重点技术分别进行考核并打分,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进行打分。终结性考核能够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进行考核,公共体育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则应该侧重于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公共体育课程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根据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可以请运动技能好的学生给其他同学分享为何自己可以做得好,同时也可以给他们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运动技能水平一般的同学可以学习并为大家讲解动作要领;运动技能较差的同学可以配合技术较好的同学完成动作示范,或者帮助技能水平一般的同学收集和整理资料。这样的话可以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所参与的内容进行思考,提高创造性和思辨能力,进而提高其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要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比如羽毛球课,在教学设计中,在教给学生技、战术的同时,应该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公共体育课程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完整的体育知识和完善的技能体系,同时还应该助力培养学生的非认知水平——即高尚的学习动机、坚忍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构建现代化、心理学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主要是教学物资设备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发展成为教学方法现代化最明显的标志。构建现代化、心理学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体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现代化的教学能力、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可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如在讲解物体的运动轨迹时可以通过超高速摄像机进行摄像后,运用计算机画出,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在指导学生战术过程中,应注重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并且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的技、战术风格。

(四)教学环境的设置應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环境的设置应该在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都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物质环境的设置应注重提高学生对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人均占有率,运动场地的颜色、线条等应清晰、规范,可产生环境的美感、整洁的体育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愿望。

体育教学的制度环境应重视体育课堂常规、良好的组织纪律、明确的教学要求以及规则明确、秩序井然的教学制度。教师在给学生上课前不仅应该为学生宣读学校的关于课堂纪律的要求,同时,针对不同的项目应该设置个性化的教学规则和要求。

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风范与人格、良好的班集体风气以及公平、民主的和谐气氛。高质量的体育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公平竞争的意识,体育应是带给学生快乐的教育,因此,体育课应该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做到寓教于乐。

(五)基于SMART原则合理制订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团体类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能够使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团体健美操和舞蹈通过编排不同的套路能够使学生在团队中根据角色要求发挥应起的作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可以做到精益求精,不断突破自我。因此,体育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体育课程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考虑怎样才能更加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支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SMART原则属于管理学名词,是公司目标管理中制定目标的一个常用的经典原则,公司可以用SMART原则大大提高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它是由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以衡量的)、Attainable(可以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和即时有效的(Time-based and efficiency-oriented)首字母缩写而成。

根据SMART原则,制订体育教学目标应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与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语言要写出学生是否学会。例如,在羽毛球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技术,第一次课的教学目标中预计本课的学习结果为,20%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70%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该技术,10%的学生学习有困难,需要课外辅导。但是,在羽毛球的反手击后场高远球技术,由于其技术难度高,在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该技术的难度系数,设置合理的、学生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

(六)优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課后反思和成绩分析具有各自的优点,课后反思具有即时性,成绩分析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因此必须两者都要抓,并且两手都要硬。部分优秀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后就会及时对本堂课进行教学反思,反思内容一般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合理、学生能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等。在期末成绩核算出来之后,教师们还需对学生们的期末成绩和总成绩进行分析,以更为客观准确地掌握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可将教学工作状态、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效评价、达成评价等信息进行反馈,构建教学过程各环节“检查(评估)→反馈→指导→改进→提高→检查(评估)”的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运行机制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工程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理念要求有完善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完善的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机制应包括:教务部门应定期进行教学检查;请专家或教授定期进行督导评价;学校或学院领导进行教学评价和专项检查;学生评教;建立学生信息员工作制度等。将收集到的教学信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成效评价,进而进行教学信息反馈。

三、结语

本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有效保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其理念应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具体融入方式应符合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际和特点。本文仅仅是展现了整体的策略,但是在具体实践环节中应该灵活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每一个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深度研究,促进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锁兰,孔立智.工程教育认证对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9):43-44.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DUAN Yue-ming, SHI Jin-lia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5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ree basic concep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tudent-centered concept, outcome-oriented concep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oncept, and taking teachers, stud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feedback evalu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concepts; helping students set up the correct learning objectives; constructing a modern, psychological and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method system; setting up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environment; reasonably formulat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for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based on the SMART principle;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mechanism and establishing a information feedback system.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teaching theory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修订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