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国际化教学标准开发实践

2021-06-21鲍英基王国安戚豹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道路桥梁国际化

鲍英基 王国安 戚豹

[摘 要]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对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国际化素质、视野和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的开发具有时代紧迫性。对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开发实践做介绍,包括开发的途径、实施过程和总结思考,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教学标准;国际化;道路桥梁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105)

[作者简介] 鲍英基(1989—),男,江苏沭阳人,硕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专业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桥梁施工控制研究;王国安(1971—),男,江苏泰兴人,学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教学改革研究;戚 豹(1975—),男,江苏徐州人,硕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4-0097-04    [收稿日期] 2020-12-25

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将国际技术标准和国际评价标准融入原有的專业教学标准,通过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使学生成为具备国际化素质、视野和工作能力、满足中国企业“走出去”需求,支撑国家战略目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对江苏省高水骨干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开发实践做介绍,包括开发的途径、实施过程和总结思考,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一、国际教学标准开发途径

(一)提高教师国际化理念

开发国际教学标准需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职业教育理念,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另一方面选派素质优秀的教师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支教,传播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标准[1]。

(二)积极对接悉尼协议

悉尼协议是2001年由国际上负责技术教育认证的机构共同签署的,其宗旨是在实质等效的前提下,成员之间互相认可彼此的毕业生,承认其从事技术专业的学历资格。悉尼协议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支持条件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了要求,开发国际教学标准需要积极对接悉尼协议。

(三)加强与走出去企业的合作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在海外有大量的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具有国际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水平也偏低,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校企共同开发教学标准,一方面将优秀的人才输出到海外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协助企业在海外培养当地人才。

二、国际教学标准实施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国际化建设的基础,对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起到指导作用。本专业分别选派教师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等院校进行交流学习,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与麦可斯公司合作开展对接悉尼协议专业建设,组建了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在校学生、海外兼职教师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修订了人才培养目标[2]。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归纳如下:贯彻国家“交通强国”战略,服务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线大中型企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双修,从事专业领域内施工、监理、测量、检测、安全等相关工作,掌握识图绘图、测量放样、试验检测、施工管理、工程造价计算、施工监理等专业技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具备国际化沟通能力、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团队协作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能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技术平台课程、专项能力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为了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对已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提升改造,增加大学英语的学时并且开设英语口语交际课程,增强学生的国际化沟通交流能力。将国际化证书考试内容融入对应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国际化工作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

在基础课程模块中开设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和大学英语口语交际课程,增强学生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另外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接国际化证书Microsoft Word等,如表1所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在技术平台课程中,开设建筑力学1、建筑力学2、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工程岩土和工程测量,使学生能够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内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其中工程制图与识图对接国际化证书Autodesk CAD等。

在专项能力课程中,开设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路基工程施工、路面工程施工和隧道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计量与计价,以上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具备所从事岗位所必须的应用知识、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在专业拓展课程中,开设BIM建模技术、BIM技术应用、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公路工程监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中BIM建模技术和BIM技术应用对接国际化证书Autodesk Revit等。

(三)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人才培养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课程标准的开发应该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扣国际化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开展专业调研,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各岗位和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考核标准。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道路桥梁工程大中型企业,以施工员为主要岗位,以监理员、造价员、安全员和测量员等为岗位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课程标准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下面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为例,其教学目标如图2所示,分别为具有应用数学、力学工程制图的能力;具有分析工程特点,得出有效结论的能力;具有桥梁专业软件使用的能力;具有设计桥梁施工方案的能力;具有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及外语交流能力;遵守桥梁施工规范,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以上能力中既包含学生处理工程问题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也包含团队合作、国际化交流等基本通用能力。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课程大纲,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大纲中要呈现对应的核心能力及评价,核心能力的内涵与定义必须清楚且具体,成果尽量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般3~4人一组为限,成果类型可以是模型成品、计算书、施工方案等。

(四)课程评价

根据课程大纲中单元核心能力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并对核心能力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如表3所示,在图中第三项具有桥梁专业使用的能力学生整体目标达成度都很低,就要分析偏低的原因,是難度设定的太高还是教学方法不合适等,对于达成度较低的部分开展诊断与改进。

三、国际化教学标准开发思考

国际化教学标准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也通过学习提高了国际化素质和工作能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实行了双语教学和国际化证书考试,这对基础普遍较弱的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一部分基础不牢的同学学习难度增加,因此国际化教学标准的实施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实现分层培养、分类教学[3]。

现阶段的国际化主要是吸收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标准,随着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建设能力在全球已经排在前列,在此基础上应该逐步加强国际技术、标准等的开发和制定,形成标杆和引领并辐射到其他国家。

参考文献

[1]汪大金,郑绍忠,张武.“兰州拉面工坊”国际化育人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20(6):10-16.

[2]陈超群,胡伏湘.“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师资建设的现实审视与发展路径——基于湖南省70所高职院校的数据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0(3):80-84.

[3]张朝伟.高职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的开发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34):134-135.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for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AO Ying-jia, WANG Guo-ana, QI Baob

(a.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b.Dean's office,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power” strategy,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alent training.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need to have international quality, vision and work abi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national strategy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for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is of great urgenc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for the high-level backbone major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Jiangsu Province, including the way of development,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ummary of thinking,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in China.

Key words: teach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road and bridge

猜你喜欢

道路桥梁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路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的运用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陌陌唐岩:以新品提速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