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线下阅读行为变迁对大学隐性教育教学的启示

2021-06-21魏立杰林年添丁仁伟李桂花刘荫明

科技视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隐性线下群体

魏立杰 林年添 丁仁伟 李桂花 刘荫明

(1.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590;2.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图书馆是大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着不同学者的不同信息需求,毋庸置疑,其在向高校读者传送信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信息的数字化、多元化更是方兴未艾,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是多样化。 图书馆输送信息的方式正在不断被影响和改变着,其所扮演的角色也在慢慢变化中。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读者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变化。 碎片化阅读不仅改变了个人,也改变了社会某些公共功能。

1 高校图书的受众群体及阅读特点

高校图书资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实体的图书资源,二是虚拟的数字化图书资源。 前者是传统的也是各个历史时期读者可获取的主要图书资源,后者是现代的, 是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的数字化图书资源。 总体而言,无论是实体的,还是数字的图书馆藏,高校图书资源占据明显的优势。 大学图书馆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课程、教师和学生研究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类型图书馆其服务的读者类型不同。

不同类型的读者其阅读特点往往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高校,无论是学生群体读者,还是教师群体读者,图书馆都是他们汲取知识或拓展学习的第二课堂或知识殿堂。 若把学习比喻成充电,前者更像是不断地充电过程,即在课堂充电后,再到第二课堂继续充电,这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上更好放电;后者,即教师读者,特别是教学类教师群体,他们到知识殿堂充电,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授课,即有效放电。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读者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已从单一的纸质读物向各种电子读物发展[1]。 受此影响,高校读者光顾图书馆的热度正慢慢降低中。

2 信息化时代高校读者线下阅读行为现状

首先,读者光顾图书馆程度及取向因读者群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大学生读者群体,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因其个性心理和知识结构尚未完全定型,故而,他们的兴趣会更广泛、探究欲望也更强些。 相较于大学生,研究生读者获取信息的取向更加聚焦于通过查阅并消化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探索性和创新性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对于教师读者群体而言,一方面为了满足课堂教学推陈出新的需要,一方面则为了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性,需要通过查阅和研读大量的文献,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学术动态以更新自身的知识,以更好地完成所担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

如前文所述, 不同群体读者具有不同阅读特点,那么,在“互联网+”数字化背景下,现今读者具体的阅读行为特征如何? 下面以一实际例子来讨论近些年线下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情况。 图1 为某校2011 年至2019 年线下图书资料的借阅统计情况。 从中不难看出,读者的线下借阅图书趋势总体是下降的。 虽然,个别年份出现了反弹,如2015 年与2016 年的借阅量不减反增,这是有特殊情况存在的,即该两年,特别是2015 年,该校扩大招生了,自然,潜在读者的数量也就增加了,而2016 年借阅的相对较高,主要还是承袭了上一年的势头, 但很快在次年,2017 年恢复了下降趋势。 如图 1 所示。

图1 2011—2019 年某校图书借阅量统计图

通常情况下,学生量的增加,意味着图书读者也应该是增加的。然而,如前文所述,这种趋势仅是短暂的,总体趋势是学生增量逐渐增大情况下, 读者的借阅量在短暂的增加后即又呈下降趋势。 出现这种现象无疑与互联网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互联网的发展给数字化图书的呈现形式或表征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3 高校读者线下阅读习惯变化的启示与思考

随着数字化图书资源的不断丰富,数字化阅读率也在持续上升,人们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线下阅读习惯正在不断被打破。 接触式学习正受远程学习方式挑战着,曾经门庭若市的实体图书馆似有朝着门可罗雀情况发展,犹如实体购物商场,相较于从前,受网购影响,顾客盈门景况已经少见。 有形的读者,即接触式学者,正在逐渐变少,取而代之的是无形的读者,即线上阅读者逐渐增加。 其具有现时代特征的阅读形式就是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因其具有阅读成本低、可以充分利用零散时间阅读、阅读更方便快捷、阅读内容更丰富多彩、阅读内容的可选择性更强的优势[2],碎片化阅读正成为一般读者的主要阅读方式。 然而,碎片化阅读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的一面,如多数阅读内容相对较短而肤浅,对问题的剖析不是很深刻。 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碎片化阅读内容缺少凝练,错误或者漏洞多,容易误导一些读者,特别是学生读者。

碎片化阅读所隐藏的危害性, 如果不加以排除,最终可能影响甚至伤害到读者的身心健康与良好阅读行为的发展,影响到当今所倡导的“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的”的隐性教育等的有效实施。

隐性教育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3],从而发挥隐性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 而碎片化阅读内容中的那些充斥着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信息很容易腐化学生读者深度思考与创作的心灵,久而久之,就会侵害一个人正常健康的思维和活动,导致一些学生青年形成不健全的世界观,最后成为社会的危害。 这显然与隐性教育等,特别是当下所倡导的课程思政教学宗旨相违背,因此有必要借助于隐性教育的实施,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辨别碎片化阅读内容的真与伪、善与恶。 强调系统化学习(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充分利用碎片化阅读的优势,使碎片化阅读变成积极的广度学习。

4 结语

人们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数字阅读的方便和快捷, 使得读者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让读者在阅读方面有了更多选项。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果负面的阅读行为,特别是大学生学习阶段的阅读习惯不加以引导,很可能会使大学课堂教学中强调的系统性阅读习惯受到冲击,进而影响正常大学课堂本该有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因此,有必要在数字化与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隐性教育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改善阅读习惯,有机融合广度学习和深度学习,在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的同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猜你喜欢

隐性线下群体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