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南部二阴区春油菜机收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2021-06-18崔小茹李城德董国玺宋永吉陈其鲜胡晓红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角果机收分枝

崔小茹,李城德,王 政,董国玺,宋永吉,陈其鲜,胡晓红

(1.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2.甘肃省和政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和政731200;3.甘肃省积石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积石山731700;4.甘肃省临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临潭747500)

甘肃省春油菜主要分布在南部二阴区和祁连山北麓,南部二阴区是甘肃省春油菜最主要的集中产区,主要包括临夏州的和政县、积石山县、临夏县、康乐县、临夏市,甘南州的临潭县、卓尼县、夏河县、迭部县、合作市以及定西南部的岷县、漳县、渭源县等市县,年种植面积60万hm2左右,占全省春油菜总面积的60%。为了加快该区域油菜栽培机械化水平,提高油菜机械化收获率,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全省春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和政县引进春油菜新品种(系)开展机收品种筛选试验,以期为机械化收获提供品种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品种9个,分别是L01、L02、青杂5号、陇油杂1号、陇油杂2号、冠油杂812、陇油杂3号、陇油杂4号、F523,其中青杂5号为对照品种(CK)。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和政县松鸣镇科托村,海拔2 240 m,无霜期153 d,平均气温5.4℃,降雨量810.2 mm。该试验地为旱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冬小麦。每个品种设1个处理,试验共设9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 m×5 m=20 m2,行距20 cm,采用露地条播,小区播种量15 g,小区间距60 cm,重复间走道100 cm。试验地播前结合整地基施磷酸二铵375 kg/hm2、尿素75 kg/hm2、有机肥600 kg/hm2、毒辛颗粒剂75 kg/hm2。成熟期对每个处理随机取20株进行室内考种,对抗逆性、密度、抗倒伏、成熟度、植株是否紧凑、主花序角果数、丰产性、机收情况等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田间实收测产,对油菜机收洒落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9个品种在试验地均能正常成熟,全生育期在147~152 d。新品系F523生育期最短,为147 d,较青杂5号(CK)早熟5 d;陇油杂1号生育期为150 d,较青杂5号(CK)早熟2 d;陇油杂2号、L02、L01的生育期151 d,较青杂5号(CK)早熟1 d;冠油杂812、陇油杂3号、陇油杂4号生育期与青杂5号(CK)相同。

2.2 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青杂5号株高最高,为200 cm;其次是L01,为195 cm,较青杂5号(CK)低5 cm;L02、陇油杂2号、陇油杂4号3个品种株高均为180 cm,较青杂5号(CK)低20 cm;陇油杂3号株高170 cm,较青杂5号(CK)低30 cm;陇油杂1号、冠油杂812株高均为160 cm,较青杂5号(CK)低40 cm;F523株高最低,为155 cm,较青杂5号(CK)低45 cm。从分枝来看,一次分枝从4~8个不等,L01、F523的仅为4个,L02、陇油杂1号、陇油杂4号均为5个,陇油杂3号和青杂5号均为6个,冠油杂812和陇油杂2号分别为7个和8个。一次分枝高度L02、冠油杂812、陇油杂3号、陇油杂4号等4个品种较高,均在55 cm以上;L01、青杂5号、陇油杂1号、F523株高在40~50 cm,陇油杂2号最低,仅为27 cm。一次分枝株间距15~23 cm,可见分枝密度不同,间距越小分枝密度越大,L01和F523的一次分枝间距最小,为15 cm,冠油杂812和陇油杂2号最大,为22~23 cm;其余品种居中,为17~20 cm。二次分枝陇油杂4号最少,为4个,陇油杂1号最多为7个,其余7个品种5~6个。从主花絮看,主花絮长度差距较大,陇油杂3号主花絮长度最长,为96.2 cm;其次是陇油杂4号,为92 cm;第三是青杂5号,为82.2 cm;冠油杂812最短,为63.2 cm。青杂5号主花絮结角果数最多,为102个;其次是陇油杂4号,为100个;第三是陇油杂2号和L01,为88个;陇油杂1号最少,为70个。主花序角果数占全株比重最高的为陇油杂4号,占37.0%;其次是L01,占32.8%;第三是陇油杂2号,为30.9%;陇油杂1号最低,为24.1%。

表1 参试品种(系)生育期

表2 参试品种(系)农艺性状

表3 参试品种(系)角果性状和抗倒性

表4 参试品种(系)理论和实收产量

2.3 抗裂角和抗倒性

从表3可以看出,9个品种在成熟后抗裂角能力均表现为较弱和弱,青杂5号、陇油杂3号、陇油杂4号抗裂角能力为较弱,其余6个品种抗裂角能力为弱。从角果长度看,陇油杂2号最长,为8.5 cm;其次陇油杂4号,为7.4 cm;青杂5号最短,为6.3 cm。角果宽度3~4 mm。从植株与地面夹角来看,成熟期参试的9个品种均能直立成熟,与地面夹角在86°以上,抗倒伏等级为1级。从株型来看,9个品种均较为紧凑,植株缠绕不明显。

2.4 产量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青杂5号折合产量3 750 kg/hm2,位居产量第一位;其次是陇油杂4号,为3 645 kg/hm2;第三位是L01,为3 555 kg/hm2,3个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品种产量达到显著水平。成熟后采用分段式收获,人工收获机械脱粒实收测产,从结果来看,青杂5号实收产量为3 180 kg/hm2;其次是陇油杂4号,为3 060 kg/hm2;第三是L01,为2 910 kg/hm2;从每平方米散落的籽粒数分析得到平均损失L01最高,为645 kg/hm2;L02次之,为630 kg/hm2;陇油杂2号第三,为615 kg/hm2。从机械损失率来看,陇油杂1号最高,为23.1%;其次是F523,为22%;最低的是青杂5号,为15.2%,其次是陇油杂4号,为16.0%。

3 小结

从机收品种的要求来看,要求株高适中,分枝较少,特别是二次分枝要尽可能的少,主茎结角集中,产量高,耐密植,抗倒伏,成熟度一致,抗裂角能力强,机收损失低等特性。从该试验结果来看,陇油杂4号分枝数量少,植株高度适中,主花絮结角数量较多,结角比率最高,损失率较低;青杂5号产量最高,损失率最低。从综合性状来看,青杂5号和陇油杂4号可作为和政县的机收主栽品种。

猜你喜欢

角果机收分枝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一株吊兰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带移民和拯救的二次加权分枝过程的有关性质
受控两性分枝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