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是“丑王”

2021-06-16陈曦

花火·慧阅读 2021年4期
关键词:唐明皇梨园京剧

陈曦

对京剧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京剧里有“生旦净末丑”五种行当。虽然“丑行”看似排在最末,但它是京剧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行在京剧里有多重要呢?一句“无丑不成戏”可以略加佐证。

相传“梨园”的“祖师爷”唐明皇就最喜欢扮演丑行了。我们今天之所以用“梨园”来代指中国的戏曲,也是因为这位唐明皇“李三郎”。

唐明皇从小特别爱看戏,也爱演戏。他登上皇位后,就在专供皇亲国戚们游玩的园林“梨园”收罗了一批戏曲人才,专门研究戏曲。就这样,梨园戏班日益红火起来了,戲曲水平也因为他的重视而得以提高,到后来,“梨园”直接就成了戏曲行的代称。

扮演丑行是唐明皇的拿手好戏。但是他是皇帝,不能直接以演员的身份登场,不然谁敢跟他对戏啊。于是他就在脸上挂了一个小白玉片儿遮一下。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丑行都在脸上勾一片白“豆腐”了吧?所以丑行又有一个称呼叫“小花脸”。

丑行可不是简单的搞笑就行的,那得有真功夫。丑行主要分为两种角色,一个叫“文丑”,一个叫“武丑”。

“文丑”的作用像是菜里的调料,让一出戏变得有意思。他的念和做都会让人捧腹大笑,有时候舞台上“文丑”的言行还能反映一些特别深刻的问题。

“武丑”当然要以武见长了。“武丑”又叫“开头跳”,从这个“别名”,你就不难想象“武丑”出场的样子啦! “武丑”一般都武艺高强,性格机灵,在台上总是“蹿房梁,跳桌子”,语言上更是幽默极了。同学们一定要看看咱们经典的京剧戏目《三岔口》,里面的刘利华就是武丑。舞台上就是一张桌子两个演员,模仿着抹黑对打,拳来脚去,特别过瘾。

“武丑”一般还有几手绝活儿,我就亲眼看见 “武丑”侯佩志亮过一手精彩的“吃火”绝技。

那是在一折戏《时迁偷鸡》里,侯佩志演的是水浒里有名的“鼓上蚤”时迁,他去祝家庄偷鸡,偷完了还烤了吃。可侯佩志吃的并不是真的鸡,而是一摞草纸。只见他拿刀像模像样地切了纸,当作鸡头鸡屁股鸡翅膀,然后放在蜡烛上点燃,一点点吃进嘴里。等到“鸡”全都吃到了嘴里,侯佩志一张嘴,又把烧了一半的纸拿出来,稍微一晃,火又着起来了!这时,侯佩志在台上说“好烫,好烫”,原来演的是吃鸡吃得快,被鸡肉给烫着了,赶紧吐出来。这一绝活,引得台下一片叫好。

其实丑行重要,是因为一名好的丑角儿得“无不知,百戏通”,是戏班里百科全书一样的存在。萧长华先生就是这样的宝藏老师,他可是被梅兰芳先生在戏剧大师卓别林先生面前推荐过的“中国丑王”。

萧长华对于京剧的各行当各流派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他是传奇戏校“富连成”班的总教习。富连成原来叫喜连成,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校,那些开宗立派的大师们十有八九都是这个戏校培养出来的。1904年,戏班刚刚建成时,萧长华就被班主请来做总教习。

一到戏班,萧长华就全身心投入教学,甚至自己八年不登台,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各个行当各个戏目亲自教授。就这样,传奇戏校“富连成”班用三十六年的时间,培养出了马连良、李世芳、谭富英、侯喜瑞、袁世海、裘盛戎、叶盛兰等众多大腕名伶!

新中国成立之后,七十高龄的萧长华担任中国戏曲学校的校长,就连在演出路上都在给学生说戏,他的存在真的是京剧历史上最温情的一抹。萧长华先生演的是丑行,但他的心灵之美永世流传。他一生都甘当绿叶,教学倾尽全力,成名已久却一双布鞋走天下。他留给学生和我们的,除了艺术的传承,还有一份最宝贵的艺德。

猜你喜欢

唐明皇梨园京剧
课题:梨园漫步
“梨园”指戏曲界
“梨园”指戏曲界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月夜偷曲
月夜偷曲
月夜偷曲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