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2021-06-11明慧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明慧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建设红色文化传播的网络阵地已成为现实课题,哔哩哔哩弹幕网站(简称“B站”)可成为高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但融入过程中面临信息茧房、话语权被消解、用户排斥等客观问题,高校要着力打造官方平台,重视内容生产,坚持榜样引领,开展活动助推,在B站上唱响主旋律。

关键词: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B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2-0038-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2.006

Research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Two-dimensional Cultural Community Bilibili Station

Ming Hu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media background, building a network position for the spread of red culture has become a reality, BiliBili station may become university red culture resources into the net posi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ere are also objective issues such as information cocoon rooms, dissolution of the right to speak, and user rejection. Therefore,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building official platforms, attach importance to content production, adhere to role models, promote activities, implemented on the Bilibili station spread the main melody.

Key words:

new media ege;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d culture resources; bilibili station

信息技術的突飞猛进与各类移动终端的日新月异,助推了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不断刷新互联网的现有形态[1]。习近平在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2]。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1月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随着近年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向新媒体空间的转移,红色文化成为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3]。红色文化有丰富的内涵,归纳起来,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的伟大斗争中孕育而成的精神财富和思想瑰宝[4],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革命经验、革命精神[5],不但使中华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时代的生命与活力[6],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供给思想文化历史的养料,提供着文化支撑[7]。二次元文化社区B站自成立以来,通过把握Z时代(即互联网时代)青年强调自我、强调多元观点表达的特点,给予用户强烈的互动感,拥有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用户。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与网络思政的推进,探索在B站等网络社区传播红色文化资源,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空间进行转向的时代课题。

一、二次元文化社区B站

(一)二次元社区B站的发展历程

B站是中国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是当前国内二次元文化爱好者的大本营。“二次元”原为一个几何学领域术语,后来被日本的ACGN①爱好者用来指称基于ACGN所创造的二维平面世界,即幻象世界、虚拟世界。B站原是国内首家弹幕视频网站Acfun(后文简称“A站”)的“后花园”,2007年6月成立的A站借鉴日本弹幕网站Niconico动画的创意,填补了我国没有弹幕视频网站的空白,当时影响力较弱,但数量庞大的国内二次元爱好者有了交流发声的平台,可以在屏幕之间抒发感慨。可以说,A站是中国二次元世界的开拓者。但由于当时国内弹幕视频网站的数量难以承载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且A站运营稳定性有待提高,原A站资深会员徐逸(A站ID为“⑨bishi”)于2009年6月创建了Mikufan网站作为A站备用站,2010年1月正式更名为Bilibili。2010年3月,A站部分会员因各种矛盾在弹幕中大规模刷屏争吵,站内风气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了其他会员与粉丝的正常使用,加之B站在运营管理、投稿审核等方面更为合理有序,文化氛围包容和谐,大量会员纷纷转移到B站。2012年,B站“拜年祭”即B站每年除夕夜举办的联欢晚会,被称为“二次元春晚”。 因其内容精良成为当年的网络热点事件,收获广大网民的认可,B站借此热度的东风开始超越A站。同时,时任猎豹移动副总裁的陈睿加盟B站,带来了资本和专业化的运营方法,各项业务逐渐兴起,B站开起了官方淘宝店,办起了线下巡回演唱会,还带来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自然的力量》等高质量纪录片。2018年3月,B站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10月,腾讯控股投资B站。2019年,阿里巴巴入股B站。根据Alexa网站1996年创建于美国,专门发布网站世界排名,1999年成为亚马逊的子公司。 的数据,截至2020年9月,B站的全国综合排名为第33位,全球综合排名为第120位,在视频类网站中占领高地数据来自Alexa中国网站排名官方数据查询。 ,B站已成为国内弹幕视频网站的领跑者。

(二)二次元社区B站的特征

1.兴趣导向的准入机制

区别于传统视频网站开放式、“氪金式”即充值。的会员准入原则,B站采用相对严格的准入机制。B站早期以ACG爱好者为主要目标群体,为保证会员站内文化的纯洁性,主要采用两种正式会员注册机制:一是“老带新”邀请制,由注册时间较长的正式会员购买邀请码邀请好友注册。二是以高分通过站内测试。题目不仅涵盖二次元文化、弹幕礼仪,有效实现对用户弹幕使用规范的首次教育,同时综合考察计算机、文学、地理、历史、生物等多门学科,测试难度系数高,提高了注册成本,成为有效鉴别目标用户的主要做法。

2.鼓励参与的内容生产模式

B站采用PUGC生产模式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专业用户生产内容。 ,注重鼓励用户创造内容,并为创作者提供平台、服务和资金支持。注册会员可自行上传视频,成为UP主即在视频网站、论坛、ftp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 ,通过视频内容吸引观众。观众的“一键三连”即点赞、投币、收藏。 可变现为其经济收入,不断激励用户持续投入创作,构建起了完善的内容创作生态链。B站的内容创造力不断增强,2018年的数据显示,UP主的年度投稿量超过1 500万,UP主自制内容占平台整体播放量的89%;2019年UP主自制内容占平台整体播放量的91%;到2020年第一季度,B站UP主的月均活跃数量达到180万,同比增长达146%,月均投稿量为490万,同比增长138%,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即UP主创作的高质量视频。 持续占据B站,构成了社区内容生态的基石[8]。毫无疑问,热情、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UP主们,是B站内容供给的核心“引擎”之一。

3.丰富多彩的内容分区

B站在文化社区的建设上根据年轻人的兴趣需求进行了模块划分,视频内容囊括二次元动漫、热门影视、娱乐、科技、资讯等丰富内容,用户能在不同分区内找到自己的兴趣落脚点,在细化的兴趣分区下精确找到感兴趣的亚文化圈与志趣相投的圈中好友,从而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涌入,构成年轻人青睐的潮流文化社区,孵化出诸多热门网络词汇。如B站网友对魔性神剧《巴拉巴拉小魔仙》男主角口音的调侃使“雨女无瓜”广为传用,对成龙霸王洗发水片段的恶搞使“duang”成为热词,引领着年轻人的潮流与时尚。

4.精彩纷呈的脑洞弹幕

弹幕冲破了传统视频传播中的单一“传受”关系,用户可以随看随说、即时表达,言论在视频画面中实时飘过,同类情感与观点即时碰撞发酵,为用户营造出了高度参与的“共同观影感”,给予观众充分的表达自由与广阔的表达空间,同时让创作者及时获取观众的反馈,打破了传统视频网站交互模式的滞后性。脑洞大开的弹幕甚至比视频本身的内容更为引人入胜,部分用户甚至完全沉浸在弹幕内容中,使用弹幕的人越来越多,经过用户对视频弹幕的自然传播与“二次加工”,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彈幕语言体系。

通过构建以兴趣为主导的亚文化圈层,提供开放的创作环境,努力维护良好的弹幕氛围,B站牢牢抓住了大量用户。根据B站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B站月活跃用户达1.72亿,日活跃用户达5 100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87分钟,环比提升10分钟,社区月均互动数达49亿次。显著如斯的数据折射出网站内容的优越性、氛围的活跃性,呈现出传统网站难以望其项背的高用户黏性,用户愿在B站上投入时间,以达到“沉浸式”的使用状态。

二、B站传播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

(一)站内用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存在契合

成长于Z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对新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渴望提升自我存在感与成就感,希望通过在虚拟社交中与同辈群体碰撞获得共鸣,借助群体内聚力打破个体的孤立状态。B站以二次元文化为基础,构建了表达自我的场域,吸引了大量思想开放、渴望表达的大学生,根据2017年10月的极光大数据,约54.5%的B站用户是大学生[9],可见B站用户群体及用户特征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大范围重叠。

(二)多维元素共存为红色文化出圈构建平台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开放化、国际化,多种文化混合成为时代特色,B站拥有科技、生活、国创等多个分区,有超过7 000个兴趣圈层,融合多元文化的内容共存,支持多种形式的文化表达方式,为年轻人提供了表达多种思想的出口。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与教育对象认知特点的转变,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要逐步实现从普遍性到针对性的改变,从宏观教育到微观主体的转移,而B站目前创设的多个分区,根据用户观看记录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显然迎合了该发展趋势,社区中包罗万象的文化产品,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表达提供了平台。

(三)充满互动性的弹幕文化促进双向沟通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已变成信息接收者与传播者的双向互动,接收者既吸收信息,同时对传播内容及方式进行反馈,传播者应及时收集并即时回应[10],而如今风行于视频中的弹幕则为接收者的及时反馈提供了可能。作为国内弹幕视频网站的先驱,B站致力于打造具有深度心理认同与情感共鸣的文化社区,通过弹幕互动,实现集体共鸣。2019年,B站用户共计发送超14亿次弹幕,用户在观看视频时即时以弹幕表达观点,大量弹幕从内容层面反哺传播者,同时增加了特定情节的情绪感染力,实现了信息交流与情感交互。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能够充分利用B站弹幕的互动性,即时获得接收者的反馈,及时满足差异化的受众需求。弹幕也能让不同接收者实现跨时空互动,强化红色文化元素的存在感,潜移默化让接收者产生文化认同。

三、红色文化资源进驻B站的潜在障碍

(一)信息茧房让红色文化资源在站内面临边缘化挑战

在以“快”为常态的当下,花样百出的各类短视频在网络上大行其道,追求一击抓住观众的短平快小视频大幅降低了大学生获得满足感的阈值,让他们在快速阅读的强刺激中逐渐习惯轻而易举地收获满足,一定程度上消弭了系统化的滋养和深度的思考,而B站上也逐渐出现大量类似视频。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相对娱乐性视频而言,冲击力不足,传播形式常以单调的灌输为主,渗透力与广度仍然不够,难以迅速抓住年轻人的眼球。同时,B站结合信息算法的推荐功能虽然节约了筛选视频的时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精准推送,却也构建起了信息茧房,容易对红色文化的站内推送与传播造成负强化。用户一打开B站就进入首页推荐界面,推荐的视频主要基于用户观看记录、关注的UP主和标签,以及当下热门的话题,在算法影响下,红色文化内容会因缺少B站原始粉丝基础与浏览热度难登热门,而用户因偏好或好奇点进其他视频后,相关标签内容将在算法引导下大量涌现,让用户深陷信息茧房,造成信息“偏食”,使传播量与点击率本就不高的红色文化内容更加无人问津。

(二)多元开放平台使红色文化传统强势话语权被消解

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信息承载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给各类不良信息的滋长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导致红色文化传统的话语权威被解构。在B站开放多元的平台环境下,信息发布门槛不高,人人都能成为UP主,人人都能发送弹幕,换言之,每个个体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源头或发散节点。这种去中心化、多边互动式的信息传播方式,使话语权、信息控制权分散到现实中的每个用户手中。B站UP主的遍地开花和弹幕的百花齐放充分体现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网络话语场,内容包罗万象也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有人出于个人喜好、流量获取等原因,对英雄人物大肆调侃;或有人对红色文化认识不深,随意发声,冲淡了红色文化的“浓度”。另一方面,弹幕的匿名性、即时性等提供了解构红色文化的条件,部分信息素养、法律素养不高的用户,发布不良弹幕,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解构红色文化传播的节点甚至是传播源。

(三)亚文化圈让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易遭“原住民”排斥

相对于其他视频网站而言,B站拥有“土著”因对站内二次元文化圈层的认可与归属感而产生的高用户黏性,主流观点进入B站的行为曾一度被称为“政治入侵B站”,一旦红色文化开始接近他们的“乌托邦”,易让其接收到原有兴趣圈层受到威胁的信号,从而引发排斥与焦虑。一方面,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亚文化圈层的壮大存在矛盾。各类亚文化生存环境的改善与话语空间的扩张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但一旦红色文化向B站靠近,会让大量用户感受到原有的亚文化生存空间被挤占,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感与排斥,且部分用户以完全排外的姿态捍卫文化圈,红色文化作为坚守主流价值观的B站“外来客”,入驻过程中必定会与原有的亚文化守护者发生摩擦与碰撞。另一方面,B站社区为用户营造了低成本的高舒适社交圈,用户可通过B站的众多分区栏目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或拓展社交圈,获得心灵慰藉,但随之将产生相对较强的环境依赖与思维惰性,接受和适应其他元素的能力下降,使得红色文化资源难以冲破B站“原住民”的心灵防线[11]。

四、红色文化资源扎根B站的进路

(一)官方入驻B站,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领

B站作为新媒体平台中的一股新生力量,有着其他视频媒体平台难以比拟的受众优势,各高校应尽快开通B站的官方账号并用心浇灌,既要贴近学生、放下身段,确保兼顾严肃性与趣味性,也要坚持价值引领,对于一些低俗浮夸的热点话题要敢于主动驳斥,从而打造各大高校的B站账号既接地气也有操守和担当的正面形象,积极传播红色文化[12]。基于对新媒体时代的认识,越来越多的高校着眼于学生需求的变化,也逐渐重视官方在新媒体平台的建立和管理。例如,较早入驻B站的中国传媒大学,目前B站官方账号粉丝超过26万,投稿视频近500个,稿件内容丰富多样,从精品公开课到各种校园讲座,从毕业典礼直播到校园艺术节的直播,发布原创动画,发布师生接力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展示了校园风貌并唱响了主旋律,官方还时常以“传传”自称,和其他学校在评论区互动卖萌,而网友们显然也非常愿意看到一个人格化而且充满“人情味”的官方形象。

(二)坚持内容为王,发掘创作主旋律作品

思想政治教育靠的是生动丰富的内容来教育人、引导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现成的教学素材,官方要善于深入挖掘、创作。但“B站不谈政治”的说法曾在用户群体中广为流传,作为弱势方的亚文化采取封闭社区的方式来排斥主流文化的整合。在这样的情形下,部分主流媒体或主旋律作品跨越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有效消除受众的排斥心理,可得到B站广大青年用户的接受与认同。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将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化、视频化,积极打造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假如历史是一群喵》等作品,将历史及部分重大事件通过卡通人物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讲述历史进程与事件,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吸引了无数青少年。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弹幕及评论区随处可见“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种花家即中华家,代指中国。 的热血评论。二是善于挖掘已有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如可采取当下B站较为流行的“踩点”剪辑、群像剪辑、“鬼畜”即使用素材在音频、画面上作一些处理,达到素材与背景音乐的同步感。 视频方式,将内容经得起推敲、角色立得住的红色视频再组合,如《【亮剑】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干了这一杯,烈士陵园见!》《他看了一眼世界,这世界就明亮起来了》,展示英雄形象、大国风貌,奏响新时代主旋律。三是将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高深的政治理论等课题进行再分析、再创作,转变成易被青年群体理解与接受的内容。如共青团中央邀请专家学者为青年制作了《青年网络公开课》,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青年使命与中国梦等,广受青年用户称赞,有用户评论道:“与其看企业创业的鸡汤故事,学习成功学,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党史,那真的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创业、被打压、努力奋斗、逐渐做大,然后逆袭,最终通过改革走向辉煌的励志故事。”总之,部分成功的官媒和作品采用本土化、亲近化的表达方式,通过青年群体喜爱的话题来进一步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融入亚文化群体的话语方式,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打造优质思政UP主,实现价值引领

在运营模式上,B站主要依靠UP主来产出内容,高校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思政UP主”,用榜样力量吸引铁杆粉丝,利用意见领袖的地位对社区舆论方向产生积极的引导。第一,关注年轻教师,建设优质队伍。如今,90后逐渐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队伍,相对于70、80后,他们更加贴近互联网,从年龄上也更容易与95、00后大学生亲近,高校要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优势,适当从中选取并培养“思政UP主”。第二,深入学习,汲取元素。“思政UP主”要在B站上與学生打成一片,前提是要做到“入乡随俗”,充分理解站内的二次元文化背景,汲取二次元文化中的典型元素,充分融入其话语体系,从而削弱教育对象长期以来对教师与红色文化内容的距离感和排斥感。例如,B站上特殊的偶像“局座”张召忠,作为退役海军少将、军事理论家、教授,以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平易近人的个人风格被大量B站用户喜爱,时常作为主角出现在B站的鬼畜区视频中,入驻B站后甚至发布自己的鬼畜视频,被戏称为“官方鬼畜”,同时在《战忽快报》《张召忠说》等频道发布视频,不断在B站用年轻人的语言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向年轻人传递正能量与家国情怀。第三,研判热点,整合信息。通过B站近期的热门标签、网络热搜、新闻热点,准确预判当前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从中挖掘新鲜素材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看,不仅符合思政课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理念,也会更有利于UP主积累粉丝基础,有利于后期学习与传播。例如,北京大学B站官方账号2019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七个重大理论问题发布了思政课程,专家学者与北大学生针对理论热点进行讨论,充分答疑解惑,回应现实问题,展现了思政的独有魅力。第四,开设线上直播,增添课堂“烟火气”。“思政UP主”可在直播时刻意抛出当下热点话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结合B站强大的弹幕功能,实现UP主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实时互动,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通过直播互动拉近师生距离,促进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

(四)组织开展线上活动,激发参与热情

Z时代大学生期待彰显自我个性,具有强烈的表达意识,只有引导其主动参与创作、评析、传播,才能使B站逐渐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载体,从而不断释放互联网及二次元文化社区与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的巨大正能量。因此,要充分运用B站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如举办原创短视频大赛、剪辑大赛等,在B站发布宣传视频,吸引学生参与;通过统计一定时间内的播放量、弹幕数、评论数,结合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向学校投稿优秀视频;建立完善奖励机制,调动大学生在B站创作投稿的主动性,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投稿欲望和创作潜能,使视频创作由单纯的个性展示活动变为有序组织的自我教育活动。同时,要重视教师的引导,激励师生携手共同参与赏析与创作,充分结合并分别发挥师生的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充分发挥创作、分享的主体性,更好地在新阵地B站上弘扬正能量,唱好主旋律。

参考文献:

[1]

骆郁廷,李勇图.抖出正能量:抖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9(3):84-89.

[2]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N]. 人民日报,2019-01-26(2).

[3]邓鹏.用红色文化唱响互联网爱国主旋律[EB/OL].(2019-12-09)[2020-09-27].https://theory.gmw.cn/2019-12/09/content_33385261.htm.

[4]徐斌,陈阳波.红色文化的基因延续与守正创新[J].人民论坛,2020(5):133-135.

[5]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J].红旗文稿,2017(14):40.

[6]郭金明.如何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J].人民论坛,2018(10):131-133.

[7]孔祥慧.用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政工作[J].人民论坛,2019(3):128-129.

[8]B站发布2020年一季度财报:月活用户达1.72亿,日活用户突破5 000万[EB/OL].(2020-05-19)[2020-10-08].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05/19/c_1126003334.htm.

[9]2019哔哩哔哩产品运营分析报告![EB/OL].(2019-05-20)[2020-10-08].http://www.opp2.com/134016.html.

[10]李琳娟.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出版广角,2019(2):74-76.

[11]马静音,曹银忠.二次元文化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转向——以“B站”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1):107-112.

[12]张新梅.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1):26-28.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Based on the Thoughts on Two-dimensional Cultural Community Bilibili Website

MING Hui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China, 55002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establishing a base on the Internet for the spread of red culture has become realistic topic, and Bilibili bullet screen Website (hereafter referred as Bilibili) may become the new base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resourc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universi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ere are also objective issues such as information cocoons, dissolution of the right to speak, and users rejection. Therefore,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building official platforms, attach importance to content production, adhere to acting as role models, promote activities, and carry forward on the Bilibili the main melody.

Key words:

new media;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ilibili Website

(責任编辑:杨波)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