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生慧,文明家庭绽新风

2021-06-10马俊

中国德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劳动会议文明

郑州航空港区领航学校是区内最大的一所学校,也是生源较为特殊的一所学校。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是周边村民的孩子,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落后,学生劳动能力亟待提高。基于此,我校立足实际,真抓实干,从看似小处、实则要处的家务劳动为入手,拉开了新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序幕。

一、劳动倡议启航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校把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一节劳动教育课进行劳动教育,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周末和节假日进行一定时间的劳动实践。

为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教育格局,学校首先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发出《我是爱劳动的领航“善娃”》倡议书,根据活动目标,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状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教育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适当走向社会,参与服务性劳动(见表1),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基本劳动能力。

二、家庭会议导航

家庭会议是促进家庭成员相互沟通、营造民主气氛、实现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手段。如何召开好家庭会议是摆在学校和家庭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1.学校集体研讨

学校希望家庭成员人人参与、互相尊重、和谐沟通,让家中充满爱,让活动更有情。为此,学校积极组织班主任进行专题研讨,为每期的家庭会议主题确定献计献策,讨论形成了家庭会议的基本流程:明确目的—责任分工—各抒己见—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做好记录—具体落实。学校以这一流程搭建家庭会议基本框架,便于家长和学生模仿操作。

2.教师率先垂范

学校多数教师本身也是家长,他们积极响应实验区新文明家庭建设的号召,率先垂范。学校在本校教师中征集家庭会议小视频,选出优秀案例供大家评议、参考,使家庭会议直观化,便于家长模仿操作。这一办法能规范家庭会议扎实开展,避免活动走过场、无实效。

3.家庭具体落实

在班主任的具体指导下,每个家庭按时召开以“家务劳动”为主题的首次家庭会议。首先认识本次劳动的意义,制订劳动计划;然后合理分配劳动任务,各尽其能;最后具体实践,反馈效果,分享自己的劳动收获。

4.会议成果共享

教师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和反馈,发现在家庭会议的开展中有不少亮点,然后通过班级群与其他家长共享,以便全体家长互相学习、共同完善。比如,有的家长从老师推荐共读的《鲁滨孙漂流记》讲起,启发学生认识到流落荒岛的鲁滨孙正是靠着创造性劳动才得以生存;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劳动经验分享传递给弟弟妹妹;有的家长为孩子的创造性劳动感到惊叹……

5.会议自觉自发

在学校的倡导下,家长们感受到了家庭会议的重要性,尝到了家庭会议带来的甜头后,他们的会议内容不再局限于家务劳动的主题,每当家里遇到任何问题和矛盾时,就会自发组织家庭会议来解决,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成员之间更加亲密。

三、劳动实践领航

1.日常生活劳动培养能力

学校从小处着眼,通过班队会进行教育,借助拍摄劳动小视频的办法进行示范引领,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識和劳动技能。学校由校内的整理书包、整理个人仪表活动,拓展到整理家庭书桌、整理床铺和衣物、我的家庭我美化等家庭活动,通过打卡、分享、评比的方式,促进劳动教育长效化,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小手拉大手、全家总动员的方式,在孩子的带动下,很多父母也变得勤快起来,而父母又是孩子的老师,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家庭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

2.服务性劳动锻造品质

当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理能力后,就要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学校想了很多办法,也做了很多努力。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班级轮流值周。

从六年级(1)班开始,学校安排各年级负责全校一周的门岗、卫生、纪律、就餐、两操、路队等48个岗位的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大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律。卫生值周生在检查其他班级的时候,总是先检查自己班级的卫生状况是否达标;纪律值周生在外出检查时,总是再三叮嘱自己班级的同学要严守班规校纪;就餐值周生在监督别人时,总是先把自己的餐盘吃干净……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每个学生的自律性提高了,服务意识增强了,人格品行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生产性劳动陶冶情操

在家访中,我们无意发现,爱读书的学生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家都有图书角、人人都有小书架”,而且书柜摆放有序,书桌干净整齐,通常还有一盆生机盎然的绿植。孩子们在这样美观、整洁的环境中身心安宁,很容易唤起读书学习的愿望。其实,自己动手组装小书桌和小书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生产劳动,能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

我们还鼓励学生自制学具,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根据学生作品的制作质量和科技含量进行班级和校级的评奖与表彰,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探究能力。

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三者的结合,使劳动从体力型逐步转化为智慧型,领航的“善娃”也逐步从自理走向自律,变得自信自强、好学上进。

四、三位一体护航

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劳动教育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彼此之间既相对独立、不可替代,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

1.学校发挥主导作用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劳动教育要做到规范化。首先,学校结合校情开发劳动校本课程,认真上好劳动教育课,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其次,各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再次,学校组建科技社团,开展创新性劳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最后,学校通过对保洁区打扫、自留地管理的及时评价和科技“善娃”的评选,逐步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创新劳动的能力。

2.家庭发挥基础作用

家庭是学生劳动实践的“练兵场”。学生在校学到的劳动技能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内化为习惯和能力。保持教育的一贯性、促进家校沟通协作是家校共育的缘起和初衷。通过构建班级网络互动平台、定期召开线上家务劳动家长會、组织入户进行新文明家庭验收等措施,家长对孩子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务劳动的质量、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3.社区发挥支持作用

自全区开展培育新文明家风、建设新文明家庭活动以来,尤其是在新冠疫肺炎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我校树立大教育观,积极走进社区,尝试探索建立新型学校—社区伙伴关系,为促进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奠定了良好基础。疫情期间,学校、社区联合评选“听党话,抗疫情”新文明家庭;在学校印发的《新文明家庭创建手册》上,把社区评价与学校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打通社区内家庭互评的通道,探索多维度、多角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让评价变得精彩而丰富,有效促进了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五、宣传评价远航

为了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深深扎根在每一位领航“善娃”的心中,学校特别注重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积极利用校园宣传栏、学校公众号、倡议书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并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评比、汇报、展示活动。

1.阶段评比

每周一升旗仪式对上周的班级卫生、个人卫生进行评比;每月做一次班级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利用假期给学生布置家务劳动作业,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

2.别样汇报

上学期九月份,我校开展了“劳动最光荣”现场汇报活动,各位劳动小能手现场做手工、水果拼盘、三明治等;十月份,学校组织劳动情景剧表演;去年寒假学校举行了“劳动实践作业线上推优展示”……各种展示汇报活动场面热烈,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3.系列活动

每年“五一”劳动节,学校都会举行系列劳动比赛、设立劳动周、开设专题讲座等活动。上学期,我校还成功举办了由优秀家长代表参与的新文明家庭颁奖仪式,在全区引起了较大反响。

德育工作无浅处,春风化雨润无痕。学校立足劳动教育,着眼于社会文明进步,通过构建“和悦”共同体,培养自理、自律、自信、自强的领航“善娃”,带动新文明家风培育活动顺利推进,充分绽放了文明家庭的新风采。

【马俊,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领航学校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丨赵 庭

猜你喜欢

劳动会议文明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欧洲理事会会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主席团会议
热爱劳动
对不文明说“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