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新液联合消脱止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水肿的疗效

2021-06-08刘屏胡晶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周径新液患侧

刘屏 胡晶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52

手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手部功能的正常与否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手工业者容易发生手外伤,而手外伤后组织重建的目的是恢复手部的功能〔1-3〕。本研究发现手外伤术后极其容易出现肢体水肿。而肢体水肿短时间内无法消退,容易导致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伤口感染、不愈合及皮缘坏死,关节僵硬、韧带和肌腱粘连,导致术后患者手部功能无法恢复〔2-4〕。如何减轻手外伤术后肢体水肿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社会的发展,多种消除肢体水肿的药物应用于临床〔3-6〕。前期研究发现,单独应用康复新液或消脱止可以减轻术后肢体水肿,为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消脱止对手外伤术后肢体水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康复新液联合消脱止、单独应用康复新液、单独应用消脱止的患者手外伤术后肢体水肿的程度,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入住华山医院骨科病房因手外伤行手术治疗后出现肢体水肿的患者6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0例。纳入标准:①手外伤行手术治疗者;②术后出现患侧肢体水肿,患侧肢体周径大于健侧;③术后不需行石膏固定患肢。排除标准:①患肢伤前长期肿胀;②合并动脉闭塞症、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功能障碍、淋巴回流障碍等影响肢体消肿疾病者;③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合并其他部位脏器损伤者;④内科疾病或感染引起的患肢水肿;⑤慢性瘢痕增生性上肢水肿;⑥其他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其中,男260例,女340例;年龄16~39岁,平均28岁。所有纳入对象均获得随访至术后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患肢均行冰敷、抬高(肢体水平高于患者心脏水平)方法治疗,并鼓励患者行指间关节运动,在疼痛能忍受的范围内,每天指间关节运动150次。A组(康复新液联合消脱止治疗组):每天采用康复新液浸透的纱布块(规格为7.5 cm×7.5 cm)敷于患肢手背;每天湿敷手背3次;同时,口服消脱止3片/次,3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B组(单独消脱止治疗组):每天口服消脱止3片/次,3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1.3 疗效评估

①患肢周径:采用软尺测量双侧第一腕横纹周径,并用患侧减去健侧记录差值。记录治疗前后的患肢周径。②患者肿胀感觉评分:采用3分制。0分为无肿胀感觉;1分为可以忍受的肿胀感觉;2分为不口服止痛药物无法忍受,口服止痛药物后肿胀感觉可以忍受;3分为口服止痛药物也无法忍受。记录治疗前后的患者肿胀感觉评分。③肿胀恢复程度:采用治疗后的患肢周径与健肢周径差值除以治疗前的患肢周径与健肢周径差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患肢周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患肢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肢周径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A组治疗后患肢周径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患肢周径比较

2.2 两组患者肿胀感觉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肿胀感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肢肿胀感觉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患肢肿胀感觉评分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胀感觉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肿胀恢复程度比较

A组患者肿胀恢复程度(0.25±0.06)%优于B组的(0.3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手外伤的患者逐渐增多〔7〕。手工业者一旦发生手外伤,若不及时救治,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负担〔2,8-9〕。而手外伤患者手术治疗后极易发生肢体水肿。肢体水肿影响患者的预后。长时间的肢体水肿会导致肌腱粘连,组织愈合减慢,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10-11〕。早期减轻肢体水肿程度,有利于恢复肢体的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5〕。为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康复新液联合消脱止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水肿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康复新液与消脱止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康复新液的主要成分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作用〔12-13〕。消脱止的主要成分是草木犀流浸液,具有减轻肢体肿胀的作用〔14-15〕。

本研究纳入的是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患者:因手外伤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患侧肢体水肿,患侧肢体周径大于健侧,术后不需行石膏固定患肢。排除了既往患肢长期水肿、合并动静脉及淋巴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减少纳入对象之间的异质性,增加结果的可靠性。最终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00例。所有纳入对象均获得随访至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采用冰敷、抬高肢体水平的一般治疗。鼓励患者行指间关节运动。治疗方法上,本研究使用康复新液的方法是采用纱布块浸透,湿敷于患肢手背,每天湿敷手背3次;消脱止采用口服,3片/次,3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消脱止治疗与单纯应用消脱止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消脱止具有减轻手外伤术后肢体水肿的作用。但是,如果联合康复新液,疗效更好。康复新液联合消脱止较单纯应用消脱止,可以减少患者患肢周径,肿胀恢复程度更好。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可能与更快地恢复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渗透压以及加快局部淋巴回流有关。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联合消脱止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水肿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更快地恢复手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周径新液患侧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更 正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