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项护理结合视听教材在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前后 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中的应用

2021-06-08丁敏茅昌敏周静夏红香陈燕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项肺癌教材

丁敏 茅昌敏 周静 夏红香 陈燕杰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南京 210000

随着生活习惯改变以及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老年患者占相当大的比重〔1〕。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功能衰退,肺癌手术后恢复时间相当漫长,且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2〕,手术前后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改善预后。但是,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口头宣教工作,由于其文化水平差异、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差异,患者的接受能力不同〔3〕,因此,呼吸训练的效果并不理想。专项护理是指对某一部位的针对性护理,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种护理工作。而运用视听教材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调动患者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4〕。本次研究采取专项护理结合视听教材,观察其对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接收的200例需进行手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42例,女58例,年龄65~78岁,平均(68.1±1.9)岁;观察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66~82岁,平均(69.1±2.4)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①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5〕,②均由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③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④符合手术指征,⑤年龄≥65岁。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②中途脱离病例,③存在心脏、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6〕。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流程。术前向患者进行宣教工作,讲解手术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心理辅导等护理,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项护理结合视听教材护理方式。(1)术前训练:①视听教材宣教工作。手术前通过给患者发放关于肺癌的宣传手册,让患者了解肺癌的相关知识,意识到进行呼吸锻炼的重要性。通过播放视频、发放教材等方式可以直观地让患者学习呼吸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视频和教材内容应该生动有趣,调动患者的学习兴趣,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通过举办各种健康知识讲座,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②呼吸锻炼。腹式呼吸锻炼:患者取坐位,身体放松后,用鼻子最大程度深吸一口气,胸部不动,屏气2~5 s后缓慢呼气。缩唇锻炼:用鼻腔尽最大力量吸气,屏气2~3 s后,嘴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呼吸时间比例保持在1∶2或1∶3,7~8 min/次,2~4次/d。腹式呼吸锻炼和缩唇锻炼方式交替进行,同时保持胸腔和肩部不动。③咳嗽排痰: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并紧闭声门,待痰液聚集于咽喉处后,用力咳嗽排出。④阻力呼吸训练:对患者进行吹气球训练,选择容量800~1 000 ml的气球,吹胀气球。⑤全身呼吸操练习。闭嘴,用鼻腔深吸气,口唇收缩如吹口哨样,缓慢呼气,连续做10次,3次/d。(2)术后训练: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对其进行呼吸训练。①呼吸指导:麻醉清醒后,每隔2 h指导患者深呼吸(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10~20次,15~20 min/次,4次/d。②咳嗽训练:咳嗽是清除气道黏液、排出刺激物质的有效方式。主动排痰法,患者采取坐位,缓慢吸气,医护人员用空心掌叩击背部数次后,患者深呼气后憋气1~3 s,然后张口声门、收缩腹部用力咳嗽。被动排痰法,护士站在手术侧,一手保护患者伤口,一手食指和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吸气末刺激气管使患者咳嗽排痰,每隔2 h一次。③视听教育: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学习,播放肺癌知识相关视频,发放宣传小册子指导患者的术后护理。用图文方式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患者更容易理解。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3.1肺功能相关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2 w后的用力肺活量(FVC)、1 s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肺活量(VC)水平。

1.3.2血气分析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手术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

1.3.3术后并发症 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律不齐以及肺不张发生率。

1.3.4术后生活质量相关指标 采用自拟简明健康测量表〔7〕进行评估,本量表经2名以上本学科专家验证,信效度达标,α系数=0.87,分半信度系数=0.80。量表包括精力、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等维度,均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FVC、FEV1、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血气分析比较

护理前,两组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气分析水平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律不齐、肺不张发生率较对照组略有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肺癌是目前国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好发于吸烟的男性患者〔8〕。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相关报道显示,对肺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其预后时间,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9〕。但是出院后各种不确定因素、肺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10〕。由于老年肺癌患者胸廓顺行性下降,呼吸肌群收缩能力下降,患者的肺功能下降,二氧化碳排出率逐渐减少,容易发生肺阻塞性疾病〔11〕,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增高。因此,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关系着患者的预后〔12〕。但是,常规的护理模式方式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护理效果不佳。大量研究显示〔13〕:专项呼吸功能训练对于提高肺呼吸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功能有较好的效果;加之采用视听教材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患者的观念,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效果更好。本次研究采取专项护理联合视听教材的护理方式,旨在为临床工作选择优质有效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意见。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FVC、FEV1、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O2、PaCO2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FVC、FEV1、VC是评价肺功能的常用指标〔14〕,由此证明了专项护理结合视听教材可以显著提高肺功能,患者呼吸能力恢复较好。分析其原因为:术前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缩唇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可以加强肺廓,膈肌的收缩运动,增加肺通气量,提高肺泡的摄氧量,加快二氧化碳的排出〔15〕。缩唇运动可以提高气道压力,排空肺泡中气体, 降低呼吸频率〔16〕。视听教材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意识到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康复效果较好〔17〕。专项呼吸训练配合视听教材,患者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更好地理解掌握呼吸训练的正确方式,提高训练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屈小伶等〔14〕调查了肺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发现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越好,其护理配合度越高,患者的预后越高。这也佐证了本次研究通过视听教材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稍有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分析原因为:通过专项护理配合视听教材,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增加气体交换量,通过咳嗽训练,排出痰液,保证了气道通畅,增强肺氧含量,增加血液循环中氧含量,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18〕,因此,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减少了照顾者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有研究表明〔13〕,预后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通过专项护理联合视听教材护理模式,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呼吸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视听教材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加深,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因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专项护理结合视听教材护理方式应用于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改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专项肺癌教材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教材精读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