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食细节管理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口腔癌整复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

2021-06-08赵慧佳张文郭琼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口腔癌摄食营养状况

赵慧佳 张文 郭琼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4500562

口腔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是目前治疗口腔癌常用的方法〔1〕。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提倡在切除病灶后对患者行立刻修复手术,但手术会导致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及面部畸形,影响患者咀嚼能力、进食能力及语言交流能力,不仅影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3〕。研究指出〔4〕,在饮食方面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加强管理,重视患者摄食细节,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吞咽功能训练可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预防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5〕。本研究旨在探讨摄食细节管理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口腔癌整复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癌整复术患者86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病理组织学确诊;②无外科手术禁忌证;③患者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淋巴远处转移;②合并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意识障碍或交流障碍患者;③合并其他影响吞咽功能的疾病,如脑卒中、重症肌无力、食管肿瘤等。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8~72岁,平均(48.6±3.4)岁;口腔癌类型:舌癌18例,颊癌12例,腭癌10例,口底癌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8~72岁,平均(48.1±3.6)岁;口腔癌类型:舌癌17例,颊癌13例,腭癌9例,口底癌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性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指导患者术前禁食12 h,禁饮6 h;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伤口内积血积液、消除死腔、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留置胃肠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术后由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患者能正常饮水后拔管胃管并进行口饲流质,病情稳定后逐渐过渡为经口进食流质食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摄食细节管理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由口腔科医生、口腔科责任护士、康复科主管护士共同组成康复指导小组,小组评估患者可以经口进食后对其实施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摄食细节管理 ①调整食物性质:患者进食前,由康复指导小组评估食物性质,避免进食黏稠性食物,严格按正常食物加稀液、碎状食物加浓液、糜状食物加糊状液体的程序进食;②调整进食姿势:患者进食时采用90°坐位,头部稍向前倾,不要低下或后仰,进食后保持此体位30 min,避免食物反流,进食量小时可采取45°坐姿。③调整进食速度:将每口进食量控制为2~20 ml,每口进食间隔时间为30 s。④调整食物在口腔中位置:将食物放在患者口腔健侧舌后或健侧颊部,使患者能更好地感觉食物位置。⑤进食辅导:患者进食前由康复小组指导患者想象吞咽动作,采用冷棉棒刺激患者口腔诱发吞咽动作,同时进食时采用汤匙背轻压患者舌部,以刺激吞咽。进食后采用熏有生理盐水的棉棒清除患者口腔内食物残渣。⑥进食监测:观察患者每次进食所需时间、进食量、是否存在呛咳等情况,并将上述监测项目制成监测表,详细记录。

1.2.2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训练从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早晚各进行1次,具体如下:①按摩面颊部肌肉:双手戴上手套,将拇指与食指置于患者面颊部,从面颊部至唇中部向下拉动,拉动至唇中央部位,停5 s,换对侧进行操作。②加强唇部闭合:指导患者进行吹堵住吸管运动,即一手堵住吸管底端,用吸管进行吸气,以增加吸气阻力。③增加双唇力量:将压舌板置于患者双唇中间,让其含紧,然后护士边用力将压舌板往外拉出,边嘱咐患者尽量用力含紧,共做25次。④咽部收缩练习:让患者口中含气,辅助紧闭嘴唇,指导患者进行吹气、鼓腮、咀嚼及空吞咽运动。⑤声门紧闭运动:指导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伸直双臂去推椅板,在推椅板的同时说出一二三四等口号,每次练习15 min。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①并发症:包括感染、误吸、误咽、呛咳、营养不良;②营养状况: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③生活质量:应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QLQ-C30)〔6〕进行评价,量表包括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每个维度为百分制评分,总评分为各维度平均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肺部感染、误吸、误咽、呛咳、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预后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PA、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预后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口腔癌患者术后出现营养及吞咽障碍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故应重视口腔癌患者术后营养干预及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7〕。由于口腔癌患者术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因此患者术后需要他人进行喂食,喂食过程中患者常因误吸、呛咳而引起肺部感染,加剧患者营养消耗,影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导致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8-9〕。喂食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误吸、呛咳等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对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患者做好摄食细节管理至关重要〔10〕。吞咽功能训练通过对面颊部、口唇、舌部进行主动或被动控制性及协调性训练,可促进舌咽部血液循环,改善眼部肌肉协调性及灵活性〔11〕。

本研究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实施摄食细节管理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误吸、误咽、呛咳、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对患者加强摄食管理的同时指导其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能有效预防口腔癌患者术后误吸、误咽、呛咳等并发症发生,同时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及营养不良。摄食细节管理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引起误吸、误咽、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确定相关环节,制订相应摄食细节管理计划〔12〕。同时严格按照进食程序为患者调整食物性质,采用安全的进食体位,严格控制患者进食速度及进食量,注意调整患者口腔食物位置,并对患者进食情况进行监督及追踪,从而减少误吸、误咽发生〔13〕。另外,通过吞咽功能障碍训练能有效刺激口腔肌肉群, 预防口腔肌肉萎缩,增强口腔内与咽腔压力,改善吞咽肌协调性,从而有效改善口腔癌患者吞咽功能〔14〕。此外,吞咽功能训练可增加吞咽前感觉冲动传入,提高中枢神经对吞咽敏感性,增加患者感觉输入,进而强化吞咽反射,有效预防误吸、误咽及呛咳发生〔15〕。本研究观察组术后PA、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表明摄食细节管理及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预防误吸、误咽发生,从而确保患者营养摄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摄食细节管理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口腔癌整复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口腔癌摄食营养状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轻则摄食减慢,重则大量死鱼!加州鲈养殖亚硝酸盐超标,预防处理如何做好?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笼养灰胸竹鸡入冬前日摄食量规律的研究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