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6-08张秀丽朱洪英周玥彤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舒适性股骨髋关节

张秀丽 朱洪英 周玥彤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威海 264400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发生率显著增多。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发生情况与老年人行走不便〔1〕、骨质疏松、摔倒有关。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虽然外伤力小,但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其愈合率较低〔2〕。部分老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3〕,如护理不当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舒适护理内容是“舒适性”与“人文性”,通过现有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痊愈。本研究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者;③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④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抑郁症者;③痴呆者;④残疾者;⑤心脏病者;⑥下肢静脉血栓者。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1~80岁,平均(70.57±3.21)岁;骨折部位:左侧21例,右侧26例,双侧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2~80岁,平均(70.74±3.22)岁;骨折部位:左侧20例,右侧25例,双侧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遵医嘱用药,指导功能锻炼等。

1.2.2观察组 接受舒适护理。具体如下。①体位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舒适、护理的体位。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摆放体位,既要维持一定功能位促进患侧血液循环,又要减轻患侧水肿与局部疼痛。指导患者抬高患肢,告知患者这样做能促进血液回流。密切观察患者肢端的血运情况,叮嘱患者使用硬板床,在患侧垫上软垫,维持平衡。②疼痛护理:遵医嘱对不耐受患者使用止痛药。告知患者疼痛原因,指导患者预防疼痛技巧与措施。如有效咳嗽、深呼吸等,可采用早期冷敷、以及耳穴压豆、中药热奄包热敷减少疼痛。转移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阅读、看电视、视频、听音乐、与人交谈等,提高患者对疼痛的阈值,降低疼痛感受。③心理护理:行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个人意愿、表达方式、生活习惯等,护理人员认真倾听患者心声,鼓励患者倾诉,并给予鼓励。在患者床边留出陪床位置,鼓励患者家属陪床,与患者进行沟通,减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④功能锻炼:制定功能锻炼内容时要以患者耐受为主,尽可能在患者耐受范围内指导患者锻炼。锻炼前向患者讲解锻炼的重要性及意义,前期锻炼强度不宜过大,后期可适度再增加。

1.3 评价指标

1.3.1心理状态 护理前后采用国际通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越高,其负性心理越严重。

1.3.2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在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

1.3.3生活质量 护理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调查表(WHO-QOL-100)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4个维度;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4髋关节功能 护理前后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明髋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WHO-QOL-100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WHO-QOL-100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内因是患者骨质量减少〔4〕,骨脆性较高,韧性降低〔5〕,在外力的作用下极容易发生胫骨骨折。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受损骨修复能力显著降低,骨愈合时间较长,致使患者需长期卧床或半卧床修养,深静脉血栓、褥疮发生率较高〔6-7〕,不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规护理以疾病中心,要使尽可能预防并发症,促进痊愈,缺少了人文关怀及舒适性。老年患者不同于青壮年患者,更需要护理舒适性,以减少并发症及负性心理发生〔8-10〕。舒适性护理是一种整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9〕,在护理疾病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患者诉求,提高护理舒适性〔11〕,让患者享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疼痛护理是舒适性护理重要内容,常规方法是指导患者深呼吸〔12〕、转移注意力、遵医用药〔13〕,但这些方法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很难完全发挥作用。常规护理模式中主要以患者疾病为中心,护理人员忙于应对术后并发症、感染等,会忽略对疼痛护理〔8〕。舒适性护理重视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会将“疼痛与疾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做到了既重视疾病预防及护理,又做到了注重患者疼痛感受〔14〕,积极改善疼痛,从而缓解疼痛,提高护理舒适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较低,提示本组患者负性心理较少,心理较健康,故认为舒适性护理能显著减少患者负性心理,改善心理状态。同时,观察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评分较低,提示本组患者睡眠质量较好,入睡较快,表明舒适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入睡,有利于减少睡眠躁动。观察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较高,且Harris评分较高,提示本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证实舒适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痊愈。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减少负性心理,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舒适性股骨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一种新型送风方式的送风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
基于Airpak的教室热舒适性优化模拟研究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黛安芬、曼妮芬聚拢系列舒适性较差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