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感觉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1-06-08张岩杨琴张黎高亭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肌群亲情核心

张岩 杨琴 张黎 高亭

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武汉 430030;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3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麻痹性震颤,主要是由黑质变性引发纹状体中乙酰胆碱与多巴胺功能失调而导致,是一种缓慢地具有进展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动作迟缓、震颤、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以及嗅觉减退、便秘等非运动症状,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逐渐加重,晚期易发展为严重残疾,常见于中老年人中。在该疾病临床治疗护理中,需要改善患者运动症状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非运动症状的恢复〔2〕。目前对这类疾病的临床研究仅局限于延缓患者病程及对症治疗,没有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因此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为能够有效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以及正确地积极面对疾病,除传统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外还应增加其核心肌群控制训练及亲情干预〔3〕,优化患者各项指标。其中核心肌群控制训练是对肌肉进行稳定性、协调性训练的一种护理措施〔4〕,亲情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亲人般的护理,使患者在温馨的家庭式氛围下增强治疗自信心〔5〕。本研究将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应用于PD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探讨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对PD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感觉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PD患者46例,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3例。研究组男16例,女7例;年龄50~86岁,平均(67.59±2.34)岁;病程2~8年,平均(4.24±1.29)年;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8例,高中8例,大专及以上3例。对照男14例,女9例;年龄52~87岁,平均(68.34±2.26)岁;病程3~10年,平均(5.85±1.18)年;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0例,高中5例,大专及以上2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关于PD的诊断标准,并确诊为PD;②无认知障碍,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进行沟通和交流;③有平衡障碍,但能保持独自站立60s以上;④依从性好,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脾肾、心脏等疾病;②患有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③患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④曾接受手术或伽马刀治疗;⑤长期卧床,依从性差。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负面情绪,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和康复护理,为其提供情感支持。②用药指导护理:口服左旋多巴片,饭后温水服用,首次剂量为250 mg,2~4次/d。依据耐受性及症状改善情况,每隔1 w调增一次剂量,范围为 125~750 mg。③饮食护理:督促患者多食香蕉、蜂蜜等有助于通肠胃的食物。以热饮为宜。④健康知识宣教:进行PD疾病知识宣教,向患者介绍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⑤安全管理:对行动迟缓、步态不稳的患者加强看护,采取预防跌倒、坠床等措施。研究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案。

1.2.1成立PD核心肌群控制训练及亲情干预小组 由资历较深的科室护士长1名及护理护士8名组成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上岗前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核心肌群控制训练方法及亲情干预技巧培训,要求每一位小组成员都熟练掌握核心肌群控制训练方法及确保护理时态度、语言及行为三方面的规范性。小组成员要求每周进行交流并讨论,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调整相应护理计划。

1.2.2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方案 ①病房环境:了解患者日常喜好并告知患者家属可将患者日常喜欢的物品等摆放在病房之内。在墙上挂一些温馨、充满阳光的装饰画,窗台上摆放患者喜欢的观赏绿植,为患者营造一种浓厚的家庭氛围。②护患交流:护理人员每天都要积极主动地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态度亲和、语言得当,时间持续30 min为宜。热情关心患者日常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患者疏导并解决。陪伴患者进行读报或是观看新闻联播等娱乐活动,与患者就时事等进行轻松有趣地攀谈。使患者感受到像来自家庭的亲情关怀,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③日常生活:合理规划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表,确保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晨起护理内容安排在6点以后,避免护理过早影响患者睡眠。晚上定点查房,待患者入睡后停止一切护理活动。晨起后,耐心帮助并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梳洗、如厕、吃饭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每天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头部及四肢等部位的按摩,缓解患者身体上的不适感,以15 min为宜。天气温度适宜时,可陪伴患者在院内进行室外活动或晒太阳。④放松训练:医护人员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将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后,引导患者进行三次深呼吸,时间控制在5~7 s内,然后顺时针方向针对核心肌群进行放松,先收缩5~10 s后放松20~30 s,每天2次,每次3组,时间以30 min为宜,训练达到全身放松后结束。⑤核心肌群控制训练:对于肢体功能的护理,医护人员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核心肌群控制训练。以每天一次,每次45 min为宜。训练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调整,训练内容包括①徒手训练:双手抱在脑后站立,分别向左右两侧依次扭转上肢 ,使运动轴心保持在骨盆以上。仰卧位,上面的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大约成60°,脚踩到地上,膝盖与地面垂直,下面的腿平放在地上,膝盖同样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也成60°左右,上身倾斜,踩地脚的同侧肩膀离地,另一侧贴紧地面。②器械训练。利用 Bobath 球、平衡板、平衡垫等运动器械,激活患者核心肌群参与的肌群力量训练和患者感觉刺激训练。③平衡训练:患者头部躯干位置改变时保持动态平衡。坐、立位体位更替变换时保持患者重心的转移和躯干的控制。加强双膝关节控制、静态站立平衡及平衡反应训练。④行走及复杂运动训练:根据患者下肢负重能力、踝关节及下肢肌肉僵硬程度等情况,对患者进行步行训练,针对患者不同情况进行起步、转身、上下楼梯及跨越障碍物障碍等训练。具体训练方法如下图: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制定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6〕(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包括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7个维度共计36个条目,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恢复情况越好。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能量表〔7〕(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制,总分<20分为无明显负担;20~29分为轻度负担;30~39分为中度负担;总分≥40分为重度负担。分值越高表明负担越重。③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8〕(MCMQ)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应对方式进行评分,该问卷包含面对、回避和屈服三个维度,共20个条目。“面对”量表分由1,2,5,10,12,15,16,19各条目分累计,“回避”量表分由3,7,8,9,11,14,17各条目分累计,“屈服”量表分由4,6,13,18,20各条目分累计。各条目采用四级评分法,每个条目分值为1~4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采取此种应对方式越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实施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感觉负担评分情况

实施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应对方式评分情况

实施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面对”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回避”“屈服”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应对方式评分(分,

3 讨论

PD是一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迄今为止,关于PD的发生机制在医学界尚未充分阐明,主流观点认为其与患者的年龄、环境或是遗传等因素存在相关性〔9〕。目前全世界确诊患有PD患者约为500万人,我国约占其人数的二分之一,且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深,PD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是目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0〕。PD的常规药物、手术治疗虽然能使患者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好转,但都不能有效根治并阻止该病的自然进展,目前的药物只是在不同程度上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发生,延缓患者生命〔11〕。但由于PD患者的病情较长,并面临进展性加重的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及平衡障碍等,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致使患者很难接受病情逐渐加重而导致的各种不适,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失落等消极情绪,使得患者在生活自理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严重的自卑感,心理负担急剧加重〔12〕。因此,对此类患者需要提供更高的护理干预。

目前对于PD护理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实践表明〔13〕,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运动症状,还能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促进预后。因此,针对PD患者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及患者的自身体质给予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获得更有效更优质的护理效果。亲情护理干预坚持以人文关怀为理念,要求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来,对于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给予亲人般的呵护,与患者建立亲情关系〔14〕。通过核心肌群控制训练,一方面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另一方面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增强患者康复自信心〔15〕。

本研究将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应用于PD患者的临床护理实施中,通过成立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小组,改善病房环境,亲和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引导患者的日常起居生活,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核心肌群控制训练,对患者产生了积极深远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面对”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参照组,“回避”“屈服”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参照组。由此可以看出,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使患者可以用积极乐观的状态去正确面对疾病以及疾病带来的各种病症,在亲情式的关怀下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对患者获取正面积极态度对待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肌群亲情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永不凋零的亲情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清明话亲情
青少年跖屈肌群力量耐力对平衡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