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性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及Teach-back法干预效果

2021-06-08苏萍张元元高新颖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总分年龄

苏萍 张元元 高新颖

1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476000;2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肝胆外科 476000

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及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1〕。现阶段由于我国医护人员数量相对缺乏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卧床患者主要是在家由家属照顾,家属多为非医务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缺乏认知,且护理技能有限,照顾行为不科学或不当,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3〕。因此提高照顾者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和照顾能力,对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具有重要意义。Teach-back法是一种能有效帮助受教育者全面理解医疗信息、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加强自身疾病管理、降低医疗安全风险的方法〔4〕。有研究发现,一些患者及照顾者在接受Teach-back法干预后,能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增加患者及照顾者的医学知识和提高护理能力〔5〕。本研究选取100例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对压力性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及Teach-back法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主要照顾者100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受照护患者压力性损伤评分≤9分,符合高危压力性损伤者,③每周照顾时间≥40 h,④自身无严重疾病者。排除标准:①不愿参与本项研究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本项研究者,③照护者为医护人员。其中男45名,女55名;年龄40~62岁,平均(58.36±4.28)岁;已婚者65名,未婚者35名;大专及以上学历者22名;接受过相关知识教育者38名。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且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调查方法

1.2.1基本资料调查 照护者基本资料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收集照顾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与患者关系、婚姻状况、收入情况、是否接受相关知识教育等基本资料。

1.2.2压力性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评估 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压力性损伤行为问卷、照护者行为问卷及照顾者压力量表进行问卷评估,照顾者压力性损伤行为问卷由周冬梅等〔6〕编制,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相关知识维度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0~1分,总分28分,感知到的易感性及感知到的严重性维度共7个条目,赋值1~5分,共35分,总分63分,分数越高表明照顾者压力性损伤认知程度越高;照顾者行为问卷由周冬梅等〔6〕编制:共19个条目,总分57分,分数越高,表明照顾者照顾行为越好;照顾者压力量表由Robinson〔7〕编制:共13个条目,总分13分,得分≥7分表示有照顾压力,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由调查者统一发放问卷,研究对象自行填写,对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及视力不佳的照顾者,均由调查人员给予详细解释并逐条询问完成问卷。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

1.3 干预措施

采用Teach-back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健康教育后,让受教育者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接受的教育信息,若理解不透彻或有错误时,则再次进行教育,直至全部掌握。研究对象入组后由掌握Teach-back法的责任护士对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首先责任护士使用通俗的语言向照顾者讲述重点的知识和技能,如压力性损伤定义、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理、危险因素、哪些部位易发生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如何翻身、如何进行护理等。为便于理解,结合观看幻灯片、视频录像等方式,让照护者对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及表现具有直观的印象。讲解结束后,依据压力性损伤的内容向照顾者进行提问,使其复述内容,由于照护者为非医务人员,因此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并注意对照护者复述的内容进行辨别,然后评估其复述内容,如果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正确、完整则结束本轮教育。如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则重新进行完整的教育指导;最后当照顾者完全掌握讲授内容时,再进行开放式提问,使其再次理解〔7〕,直至其能够准确掌握压力性损伤健康教育的内容。

1.4 评价指标

观察照护者对压力性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及 Teach-back法干预前后照顾者压力性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现状

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认知)得分:(22.01±2.15)分;感知的易感性(认知)得分:(6.98±1.31)分;感知的严重性(认知)得分:(18.79±2.03)分;认知总分得分:(47.56±2.15)分。翻身行为(行为)得分:(19.88±3.01)分;皮肤护理(行为)得分:(15.15±2.22)分;营养支持(行为)得分:(3.84±0.63)分;行为总分得分:(38.34±3.18)分。身体、社交维度(照顾负担)得分:(4.58±0.97)分;工作、经济维度(照顾负担)得分:(2.61±0.65)分;心理维度(照顾负担)得分:(2.33±0.44)分;照顾负担总分得分:(9.78±1.25)分。

2.2 不同特征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认知、行为和照顾负担的差异

性别为女性、婚姻状况为已婚、接受过相关知识教育、人均月收入≥3 000元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认知、行为得分较高,照顾负担得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认知行为和照顾负担比较(n=100),(分,

2.3 影响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认知行为和照顾负担的相关因素

年龄、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是影响照顾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和行为的因素,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是影响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因素(P<0.05)。见表2~4。

表2 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照顾认知独立影响因素

表3 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行为独立影响因素

表4 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护者照顾负担独立影响因素

2.4 Teach-back法干预前后照顾者认知行为和照顾负担的比较

采用 Teach-back法干预后,100例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的压力性损伤认知和行为总分均较干预前增高,照顾负担总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Teach-back法干预前后照顾者认知行为和照顾负担的比较(分,

3 讨论

压力性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患者愈合时间长,多伴有感染,影响局部血流灌注及肉芽组织的生长,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8-10〕。若长期卧床患者在家护理不当,就会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所以了解照顾者对压力性损伤认知程度、护理行为是否正确等,对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十分重要。

通过对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现状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性损伤认知总分、行为总分和照顾负担总分均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压力性损伤照顾者在对压力性损伤认知行为、护理行为上存在一定欠缺。此外这些照顾者在身体、社交、工作、经济及心理等方面感到有一定的压力,原因可能是当患者出院后,照顾者需要花费大部分时间用于照顾患者,难以外出工作,导致经济来源减少,而且还会因为无法外出社交,导致不能放松心情,所以照顾者一般都承受一些压力〔11-12〕。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是影响照顾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和行为的因素,原因是压力性损伤风险患者多是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较大体力去帮助患者翻身、进行皮肤处理,所以年龄较大的照顾者不能完全胜任护理工作〔13〕。此外没有接受相关教育的照顾者缺乏对相关的医疗信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限,年龄较大者还可能思想较顽固,不易接受科学知识〔14〕。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是影响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因素,原因可能是男女在工作能力、经济状况、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婚姻美满与离异也会对照顾者产生一定影响,婚姻美满就如同精神支柱,利于照顾者缓解压力〔15〕。

Teach-back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健康教育后,让其表达对教育信息的理解,受教育者理解错误或未理解的内容,教育者再次进行强调,直至受教育者正确掌握所有信息〔16〕。本研究通过Teach-back法干预后,照顾者的压力性损伤认知和行为总分均较干预前增高,照顾负担总分较干预前降低,说明Teach-back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照顾者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水平,而且利于纠正之前护理所出现的错误行为,缓解了照顾者各方面的压力。原因可能是常规的“填鸭式”教育会使受教育者容易遗忘及错误理解内容,而Teach-back法能更好地评估受教育者掌握及理解所传递的信息,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利于信息的正确传达〔17〕。在压力性损伤知识及护理行为知识传播的过程中,照顾者更加了解患者的需求,且能根据患者的需求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缓解了照顾者压力〔18〕。

综上所述,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性损伤认知、行为水平存在一些不足,照顾负担较重,且受照顾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影响。Teach-back法有利于改善照顾者的压力性损伤认知、行为水平,缓解照顾负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总分年龄
变小的年龄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