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探讨

2021-06-06于学慧张海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9期
关键词:危象断指血液循环

于学慧,张海洋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内蒙古 宁城)

0 引言

断指再植术是指对完全或不完全断离的指体重新接回原位,并使其恢复一定功能作用的手术治疗方式,此手术治疗方式主要针对断指患者,但由于其指体已受到损伤,因此在指体接回后也易有血液循环方面的阻碍,降低患者指体的再植成活率[1]。利用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式,对断指患者进行治疗,能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术后指体的血液循环问题,提升再植成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帮助患者恢复较为正常的指体功能[2]。本研究旨在分析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女23例,男27例,年龄18~51岁,平均(31.25±5.56)岁;对照组患者50例,女24 例,男26 例,年龄范围19~53 岁,平均(30.98±5.49)岁。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均自愿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实验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两组病情、年龄等基础资料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纳入标准:根据断指诊断标准[3],均为断指患者。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患者有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其具体治疗方式如下。术后对患者给予3~5 d 的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患者有感染现象,同时需帮助患者禁烟、禁咖啡及可乐等易使中枢神经兴奋的饮料,且术后患者需卧床静养7 d。

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均接受术后改良治疗方式,其具体治疗方式如下。术后需叮嘱患者患肢处需制动,且在术后3 d 时对患者指体的血液流动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需注意其患肢处的血液循环情况是否有因体位的变化而变化。待患者患肢处的血液循环稳定后,即术后第5 d,可帮助患者下床活动。同样需在术后3~5 d 给予患者一定的抗生素治疗,且还需对患者的心理、饮食方面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改善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1.2.2 观察指标

(1)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即包括对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舒适度进行统计调查,其中住院时间是从患者入院到正式出院的天数,住院舒适度则是根据舒适状况量表,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生理、心理、精神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这四方面进行评分,共计120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舒适度越高,即患者在住院期间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且精神、住院环境等都保持良好。

(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再植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其中血管危象包括静脉危象、动脉危象,静脉危象是指患者再植指体呈紫色,且切开指端有暗紫色液体流出,然后再是正常血液的流出。动脉危象是指患者再植指体苍白,且切开指端后无正常血液流出。而再植成活率即指经手术治疗后,再植指体恢复基本的功能作用的人数。

(3)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即统计经治疗后出现感染、呕吐、便秘等症状的人数。

1.3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得,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情况对比()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再植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再植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得,观察组患者再植成活率更高,血管危象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 所示。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再植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的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机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3 所示。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n(%)]

3 讨论

断指再植术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手术治疗方式,但由于断指患者的指体已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即指体处于完全或不完全断离状态,虽用断指再植术能帮助患者重新连接指间的动脉、静脉、神经,但人工帮忙重新衔接的动脉、静脉、神经在术后恢复时,患肢处的指体易因之前的创伤而出现高凝状态,或是有出血倾向,这都会对患者患肢处的血液循环恢复造成影响,因此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易有血液循环危象的发生[4]。

现利用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式,除在常规治疗中,于术后3~5 d 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外,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式还使患者在术后第5 d 时就适当下床运动,避免患者因长期卧床而有下肢静脉血栓等病症的发作,通过适当运动,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提升血流速度,帮助患者再植的指体恢复较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5-6]。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饮食方面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通过合理的饮食规划,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高欣[7]的研究中,接受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式的患者,其再植成活率更高,血管危象发生率更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更低,即此治疗方式能使患者的再植指体恢复较正常的功能作用,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本研究结果相符。在赵建武[8]的研究中,接受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式的患者,其治疗情况更好,同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实施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再植成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作机率,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危象断指血液循环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受不得凉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含量、吻合动静脉比例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前状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