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州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2021-06-04李海山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全州存栏粪污

秦 茂,李海山,龙 涛,张 洪,向 导,秦 涛,涂 雷

(1.湖南省湘西州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吉首416000;2.湖南省龙山县兴隆街道农技和农村合作经济服务站,湖南龙山416800;3.湖南省龙山县红岩溪镇农技和农村合作经济服务站,湖南龙山416800)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北,酉水中游和武陵山脉中部,全州常住人口264.95万人。近年来,受国家环保政策和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存、出栏量急剧下降,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猪肉价格持续攀升,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外加知名大型养猪企业集中来湘西州投资,环境承载压力骤然加大。统筹考虑养殖粪污和种植业氮、磷影响,全州各县市耕地氮、磷负荷超过限值[1]。因此,如何稳产保供,协调好生猪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的大事。文章从2017~2020生猪存(出)栏、养殖主体结构、猪肉供求关系、猪肉市场价格等因素变化情况分析了当前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建议,旨在为湘西州生猪产业循环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湘西州州直及各县市农牧部门。

2 产业发展现状

2.1 2017~2020年生猪存栏、出栏量

2.1 .1 生猪存栏下跌严重

2017年生猪存栏112.05万头;2018年存栏107.84万头,同比下降3.75%;2019年存栏52.45万头,同比下降51.36%;截止2020年9月,存栏69.27万头,弱有回升(见表1)。

2.1 .2 生猪出栏稳中有降

由表1可知:2017年生猪出栏127.37万头;2018年出栏124.77万头,同比降低2.04%;2019年生猪出栏100.92万头,同比降低11.12%;截止2020年9月,生猪出栏81.42万头。

2.1 .3 能繁母猪存栏先降后升

表1显示:2017年能繁母猪存栏10.83万头;2018年能繁母猪存栏10.05万头,同比降低7.2%;2019年能繁母猪存栏4.72万头,同比降低53.04%;截止2020年9月,能繁母猪存栏7.91万头,与2019年比上涨67.58%。

表1 湘西州2017~2020年生猪存、出栏基本情况

2.2 2017~2020年各养殖主体变化情况

2.2 .1 散养户逐渐减少

表2显示,2017年有散养户16.82万户;2018年降为13.10万户,同比减少28.40%;2019年有散养户8.45万户,同比减少35.50%;截止2020年9月,散养户8.59万户,比2019年增加1400户。

2.2 .2 养殖大户持续波动

由表2可知:2017年有养殖大户845户;2018年上升到847户,2019年降为739户,同比降低12.75%,截至2020年9月,上升到817户。

2.2 .3 规模养殖场波动较大

表2显示:全州2017年有规模养殖场136家,2018年上升到148家,2019年降为117家,截止目前,增加到171家,短短半年增加了54家。

表2 湘西州2017~2020年各养殖主体变化情况

2.3 2017~2019年猪肉供给量不足

2014~2017 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平均为40kg/人[2]。2019年湘西州常住人口263.83万[3]。以2014~2017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平均数为标准推算,2019年全州猪肉需求量约10.55万吨。2017年、2018年、2019年,猪肉产量分别为7.8、8.41、7.07万吨[3-5]。2019年,猪肉供给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口3.48万吨,供给率仅为67.11%。

2.4 2017~2020年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大

非洲猪瘟爆发前猪肉价格相对平稳,2017年,湘西州猪肉市场价格为26~32元/公斤;2018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为28~34元/公斤,弱有上升。2018年11月5日,湘西州发现首例非洲猪瘟,年底猪肉价格上涨至36~40元/公斤。2019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扬,达56~62元/公斤,与2017年比,增长115.38%。当前,猪肉价格弱有下降,但仍居高位。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行业顶层设计不足

湘西州多年来生猪产业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随着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区块链及各产业之间藕联日趋紧密,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势在必行。

3.2 供求矛盾异常突出

猪肉供应缺口依然较大,我州猪肉年需求量约10.55万吨,2019年供给量不到7.07万吨,自给率不到70%。短期内生猪种苗供应严重不足,目前,全州生猪种苗奇缺,尤其是散养户,到了有钱无猪买的地步,且仔猪、种猪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

3.3 环境风险依然存在

首先对宏观污染评估不足,全州范围内没有对生猪环境承载量进行科学评估,造成生猪发展没有边界,环境风险较大。其次,对微观污染监测不够,部分中小养殖场粪污处理不达标向外排放,增加环境污染风险。第三,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充分,州内缺乏粪污资源化利用相关技术,不科学、不合理利用方式将造成环境污染。

3.4 利益联结难度还很大

生猪规模化养殖已成趋势,大的养殖企业有资本、有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独享产业利润。

如何打破资本趋利性,在企业与百姓之间建立合理有效的长期利益联结机制难度依然很大。

3.5 非洲猪瘟难以控制

非洲猪瘟目前尚无疫苗,加之部分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防疫意识差、主体责任意识欠缺,防控难度非常大。

3.6 养殖风险较大

生猪养殖投入成本高。购买一头仔猪需投入2000~2400元(1月龄),买一头种母猪需投入6200~6800元(2020年9月市价)。后非洲猪瘟时代对养殖管理要求很高,部分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因养殖技术不高、设施简陋、防疫意识不强,疫病风险很大。

4 发展建议

4.1 依据环境承载,科学评估发展边界

以湘西州耕种土地及各种植作物营养需求为依据,进行专业科学评估,发布全州及各县市生猪产业量发展边界,为遏制宏观污染提供强有力的红线保障。

4.2 明确产业定位,做好长期规划

依据生猪产业“五个层面”定位确定未来发展方位,尽快编制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结束生猪产业长期无序发展、环境风险较大的局面。“五个层面定位”:第一层面是全面复养性定位;第二层面是自给自足性定位;第三层面是“内循环+外循环”定位,即在满足自给自足的情况下,部分猪肉销售到其他地区,形成州内生产,州外销售的格局;第四层面是环境承载定位,全州环境承载量约在364.84~416.12万猪单位[6];第五层面是“超承载+商品有机肥外销”定位。

4.3 支持规模养殖,合理引导散养

大力支持引进集繁育、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养殖。政府部门出台保障农村散养户养猪的措施,确保农村农副产品有效利用和传统年猪文化有效传承。

4.4 建立利益联结,助力脱贫攻坚

支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依据环境承载,建立生产“配额制”。各地方政府依据生产配额,调整规模养殖和散养比例,超出环境承载或挤占散养配额指标的,需缴纳一定生态补偿金,用于贫困救助。支持探索精准脱贫资金兴办母猪、育肥猪场,并纳入集体经济。积极引导各大型企业通过雇佣、租赁、代养等方式直接与老百姓建立利益联结,支持脱贫攻坚。

4.5 推行生猪保险,降低养殖风险

政府建立生猪扶贫保险基金,将散养户能繁母猪和育肥猪全部纳入投保范围,同时借鉴外地政策,对出栏肥猪实行奖励。对养殖大户以上规模养殖企业进行全面保险,确保“应保尽保”,并将能繁母猪保额提高到1500元/头,育肥猪提高到800元/头。

4.6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防疫力量

严格按照国办发[2019]31号文件精神[7]和“保基层、稳骨干、强保障”的要求,采取招考等有效措施,配齐配强畜牧兽医专业队伍,严格防疫人员管理,提升基层防疫人员待遇,确保全州动物疫病防疫队伍的稳定,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量。

4.7 强化污染防治,推进资源有效利用

加大对养殖场执法监管力度,对设施配套不到位、粪污处理不到位的实行停业整顿,排放不达标的停止生产经营。规模养殖场必须建立粪污登记备案制度,环保部门对粪污产出情况进行跟踪。探索不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引导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种养结合,加大粪污有机肥施用相关技术研究投入,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猜你喜欢

全州存栏粪污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生猪健康养殖粪污综合治理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9月我国生猪存栏继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