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特点探讨

2021-06-02唐陶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5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机电空间

唐陶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六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31)

0 引言

大型复杂环境下,地下空间结构设计首先要与地上结构相配合、相协调。同时,由于受到施工先后顺序的影响,应加强对前期、后期施工工作的管控与协调,结合施工顺序与地下空间荷载分布状况,合理选择桩基形式与布置方式,进而有效控制不均匀沉降问题,提高地下空间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防止结构偏心、不对称等问题的发生。

1 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特点分析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阜阳西站站前广场地下工程,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其中H、I区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项目地上一层,地下一层至两层。单层地下高度为4.4m,二层地下室总高度为10.1m,表1为地基基础设计概况。

表1 地基基础设计概况

1.2 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特点

对于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结构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①规模上相对较大,功能组成较为复杂。一般来说,当地下建筑的功能达到或超过三种,可将其是为复杂结构。按照民用建筑的分类标准来看,当建筑单体规模超过30000m2时,就可将其视作大型建筑。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的建筑规模要超过30000m2,并且要具有三种及三种以上功能;②相比普通地下空间结构来说,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的人流量较大,对于内外交通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工程设计施工期间,基坑的开挖规模大,建筑结构的体量大。同时,地下空间中配置了大量的机电系统,机电设备的负荷高,设备的运营、管理有着很大的难度;③地下空间的利用较为集约、高效。集约主要是指多种设施于一体。高效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设施、资源的利用率较高;④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的建设、运营风险系数高,资金投入量较大。设计施工环节中,应建立三维模型,做好结构模拟与数值计算分析,确保设计、施工工作有序开展。

在开展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结构设计时,既要注重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要确保整个地下空间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转。首先,在开展地下结构围护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果设计环节存在疏漏,基抗开挖过程中将影响到周围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其次,要做好地下空间的抗浮设计,选用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法与模型,必要时可以适当提高基坑坑底设计标高,并增大地下室结构的自身重量,还可通过设置抗拔桩的方式,提高抗浮设计效果。此外,可以通过设置抗拔桩的方式,提高地下空间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的发生。另外,设计期间要切实做好地下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大多情况下,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与上部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应保持一致。抗震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周边建筑物的嵌固方式。

1.3 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原则

首先,设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安全空间、舒适空间”的基本原则开展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提高地下空间的绿色环保效果,以求达到最佳的空间效益状态。其次,安全原则也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此外,地下空间结构设计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空间功能应当准确定位,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降低施工难度。另外,在开展总体布局设计时,应确保空间布局协调、功能分区设计合理,交通组织便利且顺畅,彰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后,设计过程中还要确保机电系统的合理配置,为后期的运营与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地下空间的进出口要与周围的基础设置紧密衔接,提高内外环境设计的友好效果。

1.4 抗拔桩结构设计要点

①在本工程中,桩基以第⑧层粉质黏土夹粉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灌注桩桩身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为50mm,混凝土骨料粒径不得大于40mm。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要将导管底至孔底的距离控制在300~500mm之间,并确保导管埋入混凝土以下部分的深度不小于800mm;②桩基检测工作中,应确保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大于2倍特征值。其中,图1为本工程中桩身结构剖面图。

图1 桩身结构平面

1.5 总平面设计

一方面,总平面设计工作中,要确保地下空间平面形式与城市系统工程相协调。总体来说,城市系统工程不仅囊括了地面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同时还包含地下道路系统以及市政管线系统等等。由于城市系统工程建成时间较早,且影响面相对较大,后期调整工作的难度极大。因而,在开展大型复杂地下空间总平面设计工作时,应重点处理好地下工程与城市系统工程之间的关系。总平面设计同样要注意以地面环境、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为人员的进出、疏散等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设计时要改善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条件,在地面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出入口、风亭以及采光井等相关设施。

1.6 地下空间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中,首先要做好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这一过程中,要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水文环境,并对地下空间工程周围的建筑结构形式做出考虑,合理选用深基坑支护形式,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要加强对复杂结构体系的精确计算,对于体量较大的地下结构,应合理开展抗浮设计等工作。上文中提到,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的规模相对较大,基坑开挖过程中涉及的面积较大、深度较深,如果设计人员不能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导致所选取的基坑支护形式不合理,进而威胁到基坑的安全效果。具体设计工作中,还应从地下空间结构的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优化施工材料、柱网布置形式、结构类型等方式,提高地下空间工程设计的灵活性、合理性。此外,结构设计环节中,要考虑到多种荷载类型对结构刚度、承载力等方面的影响,加强对三维力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从总体受力方面进行研究,提高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在确保地下空间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1.7 建筑细部设计

通过做好建筑细部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提升地下空间工程的效益。相对于地上建筑而言,地下空间较为封闭,容易给人产生一种单调、压抑的感觉,甚至引起过往人员的不适。因此,应通过做好建筑细部设计,提高地下空间的舒适性效果。一方面,设计过程中要凸显“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确保地下空间各结构的基本尺度满足人体活动的各项需求。同时,要确保空间大小满足人流量的需要。另一方面,环境设计工作中,应提高地下空间的装修装饰效果,善用不同类型、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装修装饰材料,既满足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同时为地下空间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通风、照明条件。此外,在进行各类设施、设备的配置与设计时,要考虑不同服务对象的各项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休憩与娱乐环境。

1.8 机电系统设计

①机电系统设计要从地下空间的功能出发,积极做好给排水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的设计。同时,大型复杂地下空间还应配备相应的暖风空调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等。为便于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快速疏散,在进行机电系统设计时,还应配备无线对讲系统、应急广播系统等等。以上系统共同构成了地下空间机电系统,具体设计工作中,要确保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统一性。考虑到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的规模较大、功能分区复杂、防火要求高等特点,设计人员应当结合地下空间空城的建筑规模、结构特点、功能需求等因素,合理选取系统模式与制式;②合理选择机电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对各类机电设备的技术性能、功能参数等做出分析,确保所选择的各个子系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同时,要确保各子系统之间有着良好的协调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地下空间中机电系统运行费用较高,设计时既要从使用功能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还要降低机电系统的能耗问题;③设计时既要确保各机电子系统有着较高的独立性,各系统之间互不干扰,并且还要考虑到各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采用统一管理与运营模式,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 结语

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趋势之一,合理做好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结构的设计对于促进城市快速发展、改善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人员应当对地下空间工程的建设规模、功能组成进行预先分析,并结构周围基础设施情况与建筑结构形式,做好地下空间工程的整体规划与布局。设计时要严格遵循“安全、舒适、绿色”的原则,积极提高地下空间资源的效益,促进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机电空间
空间是什么?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创享空间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