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评,评出创意评出发展

2021-06-01周稳娥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3期
关键词:通顺逆境语句

周稳娥

认真观察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教师囿于时间和精力,很难对学生提交的每一篇作文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评判,这也导致教师只是简单打上分数,或是给出寥寥数语的评价,而不能指出存在的问题,发现不了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与优势。这样的作文评价其实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难以推动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语文素养获得长远发展。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尝试把作文评价的权利交还学生,由学生对所写文章进行自评,让学生在自評作文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迈进。

一、评定作文语句是否通顺

写文章首先要做到语句通顺,不存在歧义,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这是写作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与前提。同时,语言是否通顺也是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最易发现的。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自评作文的过程中认真检查,判定所写作文语句是否通顺。

以“逆境与人生”的主题写作为例,有学生写道:众所周知,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嘛,我认为我们高中学生便不能抵触逆境,而应当在逆境中感受到其独有的人生考验……这句话便包含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学生要反复诵读,感受其是否符合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果存在问题,又该如何进行修改。也正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众所周知”后面应该是陈述句,而“嘛”作为句末助词,多用在感叹句或者是反问句中,“众所周知”与“嘛”的组合在一起,导致句子不通顺,而且也显得不伦不类。正确的做法应是“众所周知,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而“在逆境中感受到其独有的人生考验”也没有“在逆境中感受其独有的人生考验”更为简洁。这样一来,学生能及时发现写作存在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后的写作中他们能有意识地规避,从而为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评定作文主题是否契合材料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与内涵所在,所写文章主题是否契合材料是我们评判作文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评定所写作文主题是否契合材料。只有主题契合材料且突出的作文才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例如,在以“母爱”为主题的写作中,一名学生本想通过父亲与母亲两种形象的对比凸显母爱的伟大,于是其花费了巨大的篇幅描写自己与父亲之间的过往,只用很少的笔墨写母亲,这样,文章自然偏题了。在学生自评时,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快速做出调整,缩减了描述父亲的篇幅,增加了描述母亲的笔墨,整篇文章的主题又回到凸显母爱上来。当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就能做到围绕主题写作,这样偏题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所写文章主题就会契合所给材料。

三、评定作文材料是否新颖

笔者发现,高中生的作文大多千篇一律。一写“意志”,就举司马迁撰写《史记》的例子或是贝多芬丧失听力却谱写出众多经典名曲的例子。诚然,这些素材确实可以证明观点,但被过多的人使用也便失去了新意。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便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对作文所用材料进行评价,去评定其是否新颖,论证是否有力。

像在以“小路”为主题的写作中,大多数学生所能想到的便是写自己上学时的路、校园的小路等。对此,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所用材料是否有新意。如有学生独辟蹊径地选择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这一主题进行论证与分析,就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以这名学生的主题为参照,其他的学生可以评定自己的写作主题是否可以进行完善与优化。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在写作时便知道应当灵活创新、科学创新,以赋予自己的文章更多的含义。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将评定作文的权利交还学生,让学生多评改,多感受,多汲取经验,并切实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通顺逆境语句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读写大闯关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
完形填空Ⅳ
作文语句实录
句子雨
英语填词游戏
坐哪种船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