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理想的明灯

2021-06-01唐惠忠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3期
关键词:蝶儿理想主义者物化

唐惠忠

对理想的思索

周国平

据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因为你不想,决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理想有何用?

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

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

所以,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对于没有灵魂的东西,理想毫无用处。

我喜欢奥尼尔的剧本《天边外》。它使你感到,一方面,幻想毫无价值,美毫无价值,一个幻想家总是实际生活的失败者,一个美的追求者总是处处碰壁的倒霉鬼;另一方面,对天边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的憧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丰富的美之外了?

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

那么,你们还要说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无用的吗?

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溫和的理想主义者。

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一个寻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义者会转而寻求智慧的救助,于是成为智者。

(选自《青春期健康》)

赏  析

周国平,1945年出生,上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20余种,被誉为“当代最具号召力的学者、作家”。他的这篇《对理想的思索》,分析辩证,说理机智犀利,而且发人深省;表达上注重锤炼,用语凝重、简练,而且精辟有力。

蝴蝶梦

陈鼓应

《齐物论》的结尾,有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便是庄周的蝴蝶梦: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借蝴蝶的梦觉,以引发其思想。从这短短的寓言中,可导出四个重要的意涵:

(一)庄周蝶化的含意;

(二)蝴蝶本身所代表的意义;

(三)人生如梦的说法;

(四)物化的观念。

一、庄周的蝶化,乃象征着人与外物的契合交感。

人与外界是否能融和交感?其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存在着?这是哲学上的一个老问题。如以认知的态度来研究,这在认识论上,西洋历代有不少哲学家都持着相反的见解。然而,这一见解如果掉到不可知论的范畴时,人与外界的割离,便无法克服。

这问题到了庄子手上,便转了方向,他不从认知的立场去追问,却以美感的态度去观赏。在观赏时,发出深远的同情,将自我的情意投射进去,以与外物相互会通交感,而入于凝神的境界之中,物我的界限便会消解而融和,然后浑然成一体。这全是以美学的感受来体会,决不能以科学的分析来理解。

庄子透过“美感的经验”,借蝶化的寓言来破除自我执迷,泯除物我的割离,使人与外在自然世界,融为一大和谐的存在体。

二、庄子将自我、个人变形而为蝴蝶,以喻人性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反观现代人,饱受重重的约束。这种情形,在现代文学家卡夫卡的寓言《变形记》中表露无遗。寓言说,有一天,格里戈从梦中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为一只大甲虫,躺在床上。格里戈是个旅行推销员,他每天要在清晨四时起床,赶搭五时的火车,到公司去听命往各处推销棉布。上司的面孔和呆板的工作使他非常厌恶这份差事,但是为了替父亲偿还债务,不得不忍受下去。这天,格里戈在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已不是原来的人形,竟变成一只硕大的甲虫。他想爬出卧室去赶早班车,却感到自己行动吃力、言词含糊……

这个寓言之所以受人重视,因为它隐含的意义很多:卡夫卡以格里戈的遭遇,代表了现代人所承受的时间压缩感、空间囚禁感、与外界的疏离感以及现实生活的逼迫感……

如果我们把眼光移视现在,我们立刻就会感到现代人发明了庞大的机械,又使自己成为机械的奴隶。这种作茧自缚的情况,正如卡夫卡在《洞穴》中所描述的:“个人显然变成某种动物,在洞穴中,掘建一个出口又一个出口,以保护自己;却永远不能走出洞穴。”这是现代人最深沉的悲哀。从这里,我们可以更深一层地体会庄子蝴蝶所象征的意义。

庄子和卡夫卡一样,也将人转化而为动物(蝴蝶),但是他借蝴蝶来比喻人类“自适其志”:蝴蝶翩翩飞舞,遨游各处,不受空间的限制;它优游自在,不受时间的催促;飘然而飞,没有陈规的制约,也无戒律的重压。同时,蝶儿逍遥自适于阳光、空气、花朵、果园之中——这象征着人生如蝶儿般活跃于一个美妙的世界中;并且,在和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花朵以及芬芳的果园之间,可任意地自我吸取,自我选择——这意味着人类意志的自由可羡。

三、“人生如梦”这句说旧了的话,却创始于庄子。可是时至今日,这句话的含意,已经让庄子的原义完全变了质。

我们每个人都觉得:人生实在是短暂而飘忽,多少欢乐事,到头来终成泡影。这时,我们总习惯于用“梦”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触。所以当我们说人生如梦时,不免充满悲凉之意。但在庄子心中,丝毫没有这种感觉。庄子以艺术的心态,将入类的存在及其存在的境域,予以无限的美化。因此,宇宙如一个大花园,人生就在这片美景中尽情享受——如蝶儿飞舞于花丛间。因此,在庄子心中所浮现的,便是个美梦。

蝶儿栩栩然飞舞于花丛间,亦象征着人性的天真烂漫,这和西洋宗教视人性为充满罪孽相迥异。两相对照,立即显示出一种为健康活泼的精神,一种为病态沉滞的心理。

四、“物化”是庄子对于死生看法的一个基本观念。

对于死后的漆黑,无人不感困惑恐惧。但在庄子看来,死生完全是一种相对的幻灭现象。看通了,也没有什么可怖,只不过是你从大地上来,又回到泥土里去而已。人的初始,本来就是没有形体的;而形体的形成,以至于复归消解,这个变化过程实在是不足悲的。死后能化为蝴蝶,像物化后的庄子那样,栩栩然而飞,该多么快乐!快乐得忘了形时,还不知道自己是庄子呢!

可见庄子是借“物化”的观念,将死生的对立融于和谐之中。

(选自《庄子浅说》)

赏  析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探析了“庄周梦蝶”的寓意:人生的确如梦,但这梦却是美丽的梦。历来众说纷纭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有如拨云去雾,气朗风清,庄子那宽广的思想视野,开阔的精神空间,也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猜你喜欢

蝶儿理想主义者物化
论物化批判的四重路径
与水为邻
花儿怒放蝶儿飞
蝶儿蝶儿你别走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分析手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理想主义者是世界上的盐
理想主义者是世界上的盐
理想主义者=爵式音乐=爵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