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仰望一轮冷月

2021-05-28李淑菲

闽南风 2021年5期
关键词:赏月人间月光

李淑菲

在冷气逼人的日子里,渴望太阳的光和热,暖暖地照在心坎上。而夜间的冷,终究躲也无处躲,尤其是喜欢诗与茶的人,逼迫出一点寒冬独有的思绪。

小寒时节,我看完电视新闻节目到庭院中望月,偶尔掠过一丝怅惘的云。庭院的天空显然狭窄与局促,星星寥寥可数,周围的楼房遮挡天幕,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天仿佛缩小版就在头顶,井底之蛙的眼界大概如此。等到月亮款款移到半空,这才孤单地把清冷的光洒向大地。夜色浩淼,月光如水,朦胧的光笼罩在庭院中的花儿草儿以及树上,盆栽三角梅、含笑、茶花、猫丝草、太阳花在月光下显得渺小单调。唯有高大的石榴树枝丫繁茂,树影婆娑,依稀可见石榴果沉沉压弯枝头。我尝试着踱着脚步,也想来个“七步诗”,却憋不出半句,没写诗,谈何说诗情画意,真正的艺术灵感在月光下滋生,能有一份闲情在寒冷的冬夜里赏月,在当下也属于少数人的事。此时此刻有多少人在刷手机、看电视、消磨时光,在烟雾弥漫的火锅旁享受生活之热气。生活条件的智能化、便捷化、简单化让自己空出许多时间,也没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际遇。

冬夜赏月,可以为日子的空隙填充一点生活色彩。

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圆月”的日子。宇宙何其大,可是人间依然让人感到是个拥挤的世界。无论是嫦娥奔月似的无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似的洒脱,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似的落寞,自古以来月下的诗,月下的歌,月下的思绪汹涌于心间,能够冲出寒冷的屏障尚存赏月的心,也许是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才有的精神品质。

寒冬里的月亮,带着寒光,自然的相对永恒性与人间的日新月异有天壤之别。唯有人心更大,更宽更广,把宇宙的相对恒定性与世事无常超链接起来,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写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真正以明月为精神依托的,李白堪称“诗仙”,他一生有关明月的诗三百多首,其中不乏千古佳句,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在《把酒问月》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自从第二本散文集《南雅新梦》出炉之后,忙于各种杂陈难得用心品味自然的恩赐。揣着寒冬里的月光,今夜,冷清的月光属于我这有心人了。想来,冷月,正适合一个热爱文学的人的心境。记得我出第一本文集《收藏阳光》时,我真的很“阳光”,面朝大海心暖花开,而今,却独自冷却一份文学的热诚,重新定位其中的价值。原来,喜欢就是最大的价值!独享也不赖,因为滋养的是个体生命的精神脊梁,这与外界何干?至今尚能赏月,月下沉思便是对生命本体的最大关爱。

就在这冬夜,冰冷的空气迎面袭来,我带上大衣、围巾,约了邻居一道去北湖。在树影斑驳的北湖园中小径上,月光像铺着一张透明的洁白的朦胧地毯,薄薄地贴在地上,不忍心下脚了,怕伤着它们。小径旁弯弯曲曲绕湖蜿蜒的绿草地修剪得像地图里的海洋,遍布在公园的大部分空间,恰是茫茫原野,抖落许多寻常以为珍宝的思想碎片。湖边一排排依依垂柳,柔弱的枝条婀娜多姿。透过朦胧的灯光,湖里更显得深邃澄碧,月光轻轻跌落湖里,悄无声息,不起丝毫涟漪。远处乌山像是一幅泼墨的山水图画,寥寥数笔,腾出一排排脊梁似的削瘦身姿。寒月,朦朦胧胧、惬意、心醉、无语。

树影下的月光碎片,抓不住,依旧晃晃。几十年来第一次冒着凄冷的风这么走月光小道。

不知不觉间,在公园来回走了好几趟。湖边椅子上一对年轻夫妇一直坐着,女的挺着光荣自豪的凸肚子,男的左手搭在女的肩膀,共用一条围巾搭着,右手护着女的腹部,用爱的温度温暖尚未出世的骨肉,好像在和腹中的宝贝进行温馨浪漫的对话。不冷吗,不,的确冷,然而,用爱取暖,心也暖,流淌着爱情的热血捂热了冰冷的空气,寒冷中的坚守,像诗歌的脊梁一样坚强,在冰冷的世界里固守一份执着,焕发生命的热力。

周围静谧,杳无人烟。皓月当空,一层淡淡的云彩,聚散依依,飘忽不定。孤单的月亮紧随着脚步,就像孤单的人尾随别人身后赶路一样。嫦娥奔月,奔到凄冷與孤单的世界里,无非在孤单的岁月里煎熬,心底是否尚存袅袅炊烟带来的温馨?对月当歌,张若虚诗云:“月照花林皆似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天上人间,凭着一首千古绝唱的诗就超链接起来。虽然我喜欢沉醉每一种色彩斑斓的美丽瞬间,希望自己生命的状态是热烈的、充满了激情和希望。但是,我也体会到温室的温度也会滋养慵懒,慵懒的体魄,慵懒的思想,我觉得,经得起寒冬月色的浸润,有迈向之中的勇气,让冰冷的月光照亮心湖,也是文学滋养出来的独特情怀。

湖边陆陆续续有说话声与脚步声由远而近,擦身而过。同样是一轮圆月,备受吹捧的是 “中秋月”,借着月光赏吃赏喝赏玩赏文艺节目,在灯影之中哪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似的豪情与哲学思考?难以逃脱的是繁华之后是灰烬的常态。而且人间烟火气往往把中秋明月吓着了,待到半夜灯火阑珊这才有了皎皎明月光。而在寒冬里赏月,人与月亮一样孤寒,但是,拥有一份刻骨铭心的记忆。寒冬的明月何其孤单,何其凄冷,毕竟某年某月某日有位有心人在赏月。高处不胜寒,低到尘埃里人间也冷热心中知。嫦娥躲在月亮里,把人间百态看得更真切。踟蹰而行的谋生者,匍匐在地面闻着泥土的味道难得抬头望望天;时刻在电脑前盯着股票涨落的炒股者、玩游戏机的闲人,又怎能有闲心望月?钻到钱眼里无法自拔的守财人,哪能有心思望明月?垂垂老矣的老人,蜷缩在床上期望有谁来关爱,就更加难有赏月的思绪……芸芸众生熙熙攘攘,追寻刺激与欢乐,偏偏忘了留一点心灵的空隙去在月下承欢。高楼与灯光,也同样阻挡了天上银辉。

亘古不变的天上月,拯救不了繁杂与累赘的人间万象欲望奔腾的野马。月之阴晴圆缺今夕是何年,苏东坡在宋朝就发问,至今无解,月之西沉与东升,是宇宙恒常之象。这一轮冷月,清高冷艳寂寥虚无,天宫几号、嫦娥几号、只能解开一点点宇宙之谜吧。自然万象,自有法则,尘世间,变幻风云,言语万千为表白自我,不及从自然中获取一点生存的启示。天心月圆,守着宇宙之理而不衰。

茫茫宇宙,浩渺博大贯通古今。我在北湖漫步月光小道,在静与动、冷色与热色中回望趟过的岁月,虽然日子不富裕,却知足,无论生活多纷繁,不妨师古人,师自然。想起对联:多留余地铺明月,不筑高墙看远山。这不失为一种人生禅境。

猜你喜欢

赏月人间月光
《点·月光》
人间第一情
春满人间
日月光布庄
月光下最透明的心灵
赏月
月光花瓣
动物赏月
独自一个人赏月
月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