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岛濑不赖

2021-05-28王海洲

闽南风 2021年5期
关键词:洪湖深山古村

王海洲

按理说,赏荷对于自幼生长在洪湖之滨的我而言,早已司空见惯。每到夏日,浩瀚无边的洪湖便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色,“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誤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晚上归来鱼满仓”的场景如今历历在目。然而,最近我却折服于一个深山古村的别样荷塘。

仲夏时节,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城市开始炎热,而藏在漫漫绿海之中的岛濑村却清凉如春。驾车去深山小村颇费周折,山路蜿蜒起伏,怎一个险字了得!幸好沿途风光无限,一会儿蓝天白云如影随形,一会儿钻进绿荫隧道,仿佛在天地间交替穿行,也就心旷神怡了。

正当我寻思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时,迎风飘来一阵熟悉的清香,举目恰好看见简约而又不失热情的牌坊大门,“岛濑村”三个大字让人一阵窃喜。凭窗初看,山谷里坐北朝南的传统古村形如纺锤,老式古厝和新式洋楼盘互交错,稀疏散落在山坡上、山谷里,群山苍翠欲滴,竹海沙沙作响,茶园绿意盎然,四处幽雅恬静。不过,这些“额外”的风景并非此行的主题。

循着荷香而去,只见山里荷塘迥异于平原,并无辽阔浩瀚的震撼,但有形如梯田的精致,一丘丘,一方方,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从下往上看,正好是顺光,在蓝天白云映衬之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妙不可言。从上往下看,汩汩山泉溯溪而下,怎能不吟诵李白的名句“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呢!

穿行在荷塘埂上,周遭荷叶田田,荷箭矗立,菡萏妖娆,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脚下用磨石铺就的小径让人每一步都踏着山村的历史,而心灵手巧的村民亲手制作的木头人憨态可揖,惟妙惟肖,好似在与远方的游客互动。驻足环顾四周,塘边黄墙黛瓦的古厝、溪边的赏荷亭、古老的水车、墙上的油画……那些古朴的乡土元素肆意成景入画,把整个村庄装扮得和谐而又美丽。

“来,去我家喝茶,晚点再来看荷花。”突然,一位肩扛长柄水瓢的老者用生硬的普通话跟我打招呼。

“不麻烦您了!”我考虑到时间有限,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

在村部门口,几位年过花甲、耄耋的长者似乎一眼就看出我们是专程去山里看荷花的,便主动靠上来攀谈。从那些淳朴友善的乡亲嘴里得知,岛濑并没有种荷花的历史,打造最美“荷缘悦色”乡村旅游是近几年的事。几年前,在梯田里生长的还是传统的水稻,并非如今已成“明星”的太空36号莲。说起由水稻改种莲的辛酸,一位大姐开始滔滔不绝:村里刚开始推广种莲,许多村民心中无数,并不太支持,后来经过小面积试种,产生经济效益后,才得以大规模推广。

现今再说起种莲,岛濑人个个喜笑颜开。因为与种植传统水稻相比,种莲投入更少,收益更多,每亩年收入约五千元。与此同时,荷文化乡村游带来的民宿、农副产品销售等等,正在日益扩大这个人口不足六百人的深山偏僻小村的知名度。

一叶莲,不仅是一隅好风景,而且是一条致富路。曾经思想保守的村民现已开明新潮,网络、电商联通了山里山外。曾经以老人、小孩留守居多的僻远山村,如今正奔走在大兴乡村旅游的致富路上。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岛濑的特色乡村游越来越红火,“岛濑莲子”这个商标越来越响亮。届时,在某个月光如水的夜晚,邀三五好友,再赴宁静的小山村,在赏荷亭沏一壶岛濑高山茶,凭栏望去,深谷悠然与荷塘月色必将令人陶醉不已。

猜你喜欢

洪湖深山古村
深山之“花”为什么这样红
春天来到深山里
藏在深山里的歌
古村之晨
古村研学感知传统
瞻仰洪湖烈士纪念碑
洪湖 “八个一”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
古村之友面向全国征集100位创客
在洪湖
深山藏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