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山绿水情

2021-05-28许彩麟

闽南风 2021年5期
关键词:村道西村林先生

许彩麟

清晨,和几位文友,迎着“二月春”扑面而来清凉的风,从铜山古城出发,直奔今天要去的“主题地”,创意网红打卡点——港西村。港西村是个有着近500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我一个闺蜜的婆家就在这个村,这村也是东山商会会长、企业家、慈善家、我的好友林先生的家。港西村,有着古方留下的本土特色美食,不一样味道的“羊肉粉汤”,更有那一品就使人难忘的“海蛎饭”,如此乡土风味,想着都让人很是兴奋。

车轮滚滚,不知不觉,就到古城铜陵通至高速路口的疏港大道。离不远的高速入口处,汽车拐弯驶入了一条通往港西村看起来不宽却是很整洁的村道。进去千米处的右侧就是港西村。十点左右,很有风范、儒雅、帅气的林先生带着参访的诸位文友,漫步在春意盎然、花草争艳的村道上,文友们专心致志,听着林先生娓娓叙述着港西村的古往,及现在的与时俱进,以及他的初心与梦想!

人生的舞台上,有一些人总能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芒,谱写多彩人生。20世纪80年代一个夏日,林先生高中毕业,他离开了养育他的古朴美丽,但较偏僻山村——港西村,带着芬芳泥土的脚步,迈进铜山古城,追逐他的人生梦想。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通向景区关帝庙的那条滨海团结路的街市里摆地摊,他每天都在岀售录音带和各种类型的眼镜。在那里,天天都能看到他乐此不疲的瘦高身影……创业初始,经常有别样的眼神向他投来,但他自己并没有觉得这有啥不好。他说,做什么事总需脚踏实地。他也坚信只要真心,至诚做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彼时我时常光顾他的摊位。他目光远大,笃定前行,终于在事业更上一层楼。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很多,涉及地产、酒店、商场家电、超市等等。“东山人自己开的超市就是便宜”的品牌店超市早已进驻,并唱响东山各乡村的多个角落……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宽广,那么他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在公司大家庭里,林先生就像一棵大树,他以身作则,包容,团结,学习,帮助,尊重,他没有更多的说教,员工们懂得了容人之道,和谐相处。在人生与商场博弈的海洋里,他选择善良,以诚相待并不断提升自己。

前天的傍晚时分,路上没有行人的脚步声杂沓,只有春雨落后滋润而温熙,踩着晚霞的余晖,我一路往前奔向那弯曲小路,它通向海那头山边的一座石头屋子。因为喜欢听海,林先生选择依山临海居家,每天回家,他喜欢坐在门槛石板上,极目汪洋大海,倾听不绝涛声,那时而轻柔和谐,时而惊涛拍岸,壮怀激烈……开门见海,有屋如此。他热情邀我进屋,石头房子里,摆设简约,洁静温馨。在茶香芬芳四溢的同时,我与林先生及他家人品茶聊着他的人生历程。初心,理想,愿景,感恩的心都紧紧相扣。1990年春,还是在铜山古城发展期间,虽然有了自己的商场,还与家人租房生活的林先生就出资,出力,将那条通往村小学的泥巴路,变成了潮润清新的水泥村道。

一次偶然回村,路过水泥村道上,一群小学生欢乐的童声撒下一路清音,恍若觉得自己的心灵也跟着纯真。扶老、济贫、助学,村里的公益慈善工程,林先生都参与出资、策划、实施。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着说,其实我们村传统美德一代传一代,以往老一辈人外出打拼,国内也好,也有漂洋过海的,那时候称“过番”,无论生意大小,都有回村造福桑梓。林先生认为为村里尽点义务,是他应该做的,何况他还做得不够好。自1980年来,一年复一年,从一无所有到驻足铜山古城创业,从孕育到新生,一步一步走過来,有顺利更有坎坷,林先生从不放弃,执着相守,不断追求新生活新境界。

不单单是回报乡梓,林先生时刻不忘回报社会,做的慈善项目有扶老,扶贫,助学。公司设立慈善与教育基金,每年全县高考优秀生都可以到该公司领到相应的奖品,贫困生也可以领到相应的补助金。创业30多年,林先生深深知道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社会多方人士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家人的支持与付出。

喝着茶,忽然间觉得热气升腾,便顺手推开身旁一扇落地窗,远远望去的海上渔火点点,夹杂忽近忽远的涛声,不经意抬头望见那清亮闪闪的星星,天地间,人显得渺小。快点走呀,有人招呼,我恍过神来,快步追赶上去,说话间来到了村东头,在林先生介绍的“沧海桑田”景点处,我举目望去,远处青山隐隐,汪洋大海像一首远古的诗篇延绵天际,港西村得天地之造化,港西人亦不负韶华,以梦为马,奔驰向前。

猜你喜欢

村道西村林先生
村道弯弯
呼我
一笔勾销
柳河县凉西村探索发展电商扶贫模式
忙碌的莫林先生
美南村干群齐心协力开山筑路
农村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研究
旧瓶装新酒
樸實無華的老店
专家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