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6张利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中

张利军

摘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可以使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科技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重视计算机教学,引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望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在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概念和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分析基础上,指出通过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激发学生对于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中圖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5-0068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表现出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呈蓬勃发展趋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口述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言出现的新型授课方式。它在出现是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为前提,主要是教师依靠当今的互联网平台所搭建的通信软件、新型沟通模式,与学生进行云教育的教学方式。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意义

我国针对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随着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以来,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结合为新的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与趋势,当然,教育界也不例外。“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时下比较流行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受到直播、抖音等新媒体的影响,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形成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具有较大的作用。同时,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这对于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在社会工作中不断地强化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制作微课,创造情境

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要点以及上节课的知识,制作微课,创造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微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是一种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教育资源形式,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分享,具有知识资源容量较小、传播速度较快、教学时间较短(不宜超过10分钟)、主题鲜明突出和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相对而言,微课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可以分为语言信息传递为主的方法、直接感知的方法、实际训练活动为主的方法、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和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微课以时间短、主题突出为其主要特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选择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上节课所讲述的知识要点,进行以该主题为核心的微课制作。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当今比较流行的抖音短视频资源,制作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微课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在学习开始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和活跃程度。同时,在微课内容上,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与本节初中信息技术课上所要讲述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课中——创新教学,充实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活跃度,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一味地灌输教学。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创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以“文章的编排与修饰”为例,这一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档的编辑(包括查找、替换、格式修改等)能力,在本章教学中审阅和批注功能对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功能,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口头讲解,还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战操作,对文档进行演示。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实战演练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关于古诗词的Word文档编辑课堂作业,让学生自己新建Word文档,修改文档名字为自己选的诗词,然后在文档中打出诗词内容,并对诗歌题目用“微软雅黑、小三号”字体,在格式上用一级标题,作者用“仿宋、五号”字体,在诗词内容上可以要求内容居中排版,用“宋体、五号”字体书写,并让学生用标注对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

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另外再写一篇文档,而且在新文档的格式上,学生可以自由尝试。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具有创造能力,同时使其在计算机课堂上更具有积极性。

3.课后——拓展思维,针对练习

初中信息技术是注重实践的课程,其课后练习与其他学科的课后练习略有不同,不应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而是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为主。在课外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相关的拓展,一来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思维,二来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要点。

以“图像的获取与加工”为例,这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一些针对图片的简单操作,如获取、编辑、滤镜和图像合成等方面。在这节课后,教师可以布置自由加工图片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自由选择照片,根据自己的审美选择不同的滤镜效果、饱和度处理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且通过多次操作可以使学生对软件更了解,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更有一种激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愈发频繁,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参考文献:

[1]郭灵俊.基于信息技术驱动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考试周刊,2020(A5):117-118.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新建路中学721000)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中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