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学生的热情,成就学生的幸福

2021-05-23徐月晶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热情古诗语文课堂

徐月晶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这无疑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然而有很多教师误解了,他们一味追求课堂的热闹,一味撒手学生的自主,却失去了课堂最本真的语文味。课堂上,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要看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并不矛盾。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学生课堂上的學习热情必须依赖教师点燃,必须依赖教师将学生的热情引向课堂上有目的的学习,课堂上应该处处可见教师的身影。

一、守得云开见月明

语文课堂中常常涉及到朗读,为了使小组合作朗读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能多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那就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先分后合、分角色朗读、领读等。可是这些朗读方式不只是个形式,必须根据所朗读的内容来确定,否则适得其反。显然学生操作起来是有些困难的,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我们能让学生的思维进入误区吗?答案是否定的。这里亟需教师的点拨助以一臂之力。教师的点拨是否适时、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航向、智慧火花的迸发、创造热情的点燃。

1.不山重水复几重天

我们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直白的艺术,就像写文章时开头的构思一样,直截了当地道破“天机”、点明“要害”。要不然迂回曲折,只能是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又无所得。当遇到学生心中明明白白地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在表达的时候却是困难重重时,教师要分析原因。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是词语积累太少,一时词穷,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楚,要么是前言不搭后语,说不利索,自己急,别人也急。怎么办呢?顺其自然,教师提供合适的词语帮助一下,不就可以了吗?尤其是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更要采用此方法,毕竟他们对古诗的语言及历史知识掌握甚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2.不在糖衣炮弹中迷失

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往往会走入好好先生的行列,一直投掷糖衣炮弹,对课堂中学生的误解熟视无睹,这是有失偏颇的。固然在语文教学中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常常要求言之有理即可,会出现多种答案,但我们不能以偏盖全,像有些知识性的问题并不是如此。这时,教师无需兜圈子,而应在充分肯定学生自我表现的同时,果断巧妙地说“不”!以利于纠正其偏差。

3.把握好时机不能错失

教师的点拨是讲究时效性的,需要瞅准最佳时机,迅速及时地“出击”。否则,效果只会减弱,甚至是毫无波澜。什么是最佳时机呢?就是学生有强烈的要说的欲望,却又苦于不知道如何表达时,教师要伸手拉一下,这对学生来说就是“及时雨”。如果学生自己努力一下就能解决,那教师就要等一等,学生会带来惊喜的,也会体验到更多成功的喜悦。总之,学生不需要帮助时,教师不能“夺权”。学生需要帮助时,还要看是不是到了真的无计可施的时候,否则还是要“袖手旁观”一下。

教学点拨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有技术含量的。它要求教师能适时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合适、有效的做法,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妙之处。

二、引领提升拔高见解

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动态的,没有绝对的程序可言,不可能按部就班,简单复制。它是有生命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静止的加工对象。他们在课堂上的想法不是我们完全能预料的,我们应该注意敏锐地捕捉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随即加以引领提升,从而创造新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状态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有文味、有情味、有趣味、有余味的好课。

如我在教学自选古诗《次北固山下》时,有一位同学在展示诗意的时候提出:“‘海日生残夜中的‘生是什么意思?”马上有同学站起来回答:“是‘升起的意思,因为这一句是说海上的太阳从要尽还未尽的夜晚中升起。”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了。可突然这位同学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用‘升呢?”那位同学顿时无言以对,其余同学也不知所措。我也感到很意外,但在心里暗暗叫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的妙处。于是我笑了笑,说:“‘生是‘生命的‘生,请大家想象一下太阳从海中升起的景象……”还没等我说完,很多同学都脱口而出:“有‘孕育的意思,多形象啊!”在学生们由衷的赞叹声中,我看到了他们脸上成功的喜悦,不经意间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热情,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跟“美”结缘,留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下,打开心田,感受语文的魅力。

三、及时捕捉反馈信息

课堂学习的效果有赖于“检测反馈”的环节。但事实上有些细小的问题并不能在检测反馈中得以体现,若体现了,却往往错失了点拨的最佳时期,就像医生看病一样,除了对症下药外,还得及时,要不然恐怕再好的医生也难做到药到病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学生的目光、表情和姿态中捕捉流露出来的反馈信息,并由此来判断自己的教学情况。思路和注意力要紧跟学生的步伐,当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当理解片面时或不完整时要及时给予补充解释。当学生有皱眉、垂头等不良反应时,教师要从教学语言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等方面加以反思,及时进行调整,从而让他们重新进入愉快的学习状态中,热情依旧。

在语文课堂这片沃土上,既有作为主体的学生的辛苦耕耘,又有作为助手的教师的巧妙引导,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创造精彩。所以,为了学生的幸福,教师们,请点燃手中的火把,燃起学生的激情吧!

猜你喜欢

热情古诗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热情的小山羊
你有没有热情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