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生活课程班本化的实践探究

2021-05-23张正茂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种子幼儿园

张正茂

我国对幼儿园生活课程班本化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以往的课程设计,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依书本知识进行授课,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因此,要提高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就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授课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保持好幼儿积极好学的天性,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取得成绩的进步,让我国的教育事业与未来的守卫者们共舞。

一、贴近幼儿年龄,创设班本化课程

对于幼儿来说,不同的年龄段具备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发展特征。我国的幼儿园往往针对不同年龄段将幼儿分成大班、中班和小班。这就要求幼儿所学的知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针对幼儿的发展过程,教师要适时地对课程进行调整,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例如:小班组织“奇趣大自然”的活动,培养了幼儿对探索自然的兴趣,幼儿可结合自己居住的环境、场地进行观察和互动,形成了新的探索方向。他们纷纷用手机记录下了社区里的不文明现象。同时,也设计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宣传海报,告诉人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倡导大家,从我做起,共同关注社区的环保工作。幼儿园中班组织学生参加了以《逛龙城》为主题的《我是小报童》《寻找社区符号》等活动,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他们从幼儿园走出来,到附近的社区,他们被小区里所具有的独特符号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一面寻找,一面解读,加强了孩子们对这个小区的认识。幼儿园大班在参加“园长小助理”活动时,对大班所有的孩子开放,让大班所有的孩子輪流当上园长的小助理,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自身的价值。

随着幼儿的成长,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课程,设计出适合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需求的课程,做到因材施教。以幼儿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引领幼儿通过班本化活动来逐渐加强对自己的认识、社会的认识以及世界的认识。教师要依据幼儿成长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不断地梳理课程的发展线索,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适时地补充和调整,尊重幼儿尊严,维护幼儿权益,推动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选择适宜内容,开展班本课程

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在原课程的基础上与班级幼儿的兴趣爱好、现实生活、经验水平、发展需求等进行创作更新,使课程内容更加完善。即以原有的课题目标和生活经验为主架或蓝本,根据幼儿的特点及时进行调整,使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比如,对原有的集体性活动进行删减、补充和优化,促使课程活动的内容更具经验化,活动的手段更具游戏化。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制定相应的游戏区域计划表,使游戏和学习同时进行。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也可以派生出新的微型内容。

以“我们生活的城市”为例,在这种较大的主题下可以派生出若干个较小的微型主题,如“城市的马路”“城市的商铺”等。除了派生的微小主题,课程内容也可以在综合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独特的兴趣爱好而创造出新的课程内容。例如:以“幼儿在户外玩耍时发现的鸟窝”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点以“鸟和鸟巢为例”作为课程内容来研究鸟的性情与习惯。

以上证明,幼儿生活本土化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课程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趣味性和挑战性。不仅要尊重孩子发展的个性,也要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材料中幼儿通过自主性探究观察马路和商铺等建筑,最终实现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认识;另一个材料教师在培养孩子们对鸟和鸟窝兴趣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对鸟和鸟窝的进一步认识。这种对孩子们日常生活兴趣点的关注,与孩子们一起策划课堂的内容与活动,往往在充实和丰富课本方面,教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研究课程实践,践行班本课程

对于幼儿园来说,班本化课程并不陌生,它是班级中特定的人、事、物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生物链,如果其中一个因子状态不佳,那么生物链的整个系统就容易遭到破坏。作为幼儿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点,陪孩子一起进行活动内容和活动主题的策划,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丰富知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例如:大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课《遇见一颗种子》,即从午餐后的水果时间,孩子们对橘子的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场关于研究种子的活动开始了,学生通过描绘种子贴画、成立种子考察队以及成立种子食品汇来掀开种子的面纱。孩子们分别成立了集体探索队、亲子实践队、自发延伸队以及创意制作队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橘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橘子的分类、种子的分类,以及不同的种子所具备的不同特征。在活动制作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剥好核桃皮成了焦点,孩子们绞尽脑汁地想出了许多办法,大部分孩子都成了剥核桃皮的小能手。除此之外,这节活动课也延伸出来许多新的活动,孩子们的探索兴趣都非常浓厚。

幼儿园在进行生活课程班本化的实践中,作为教师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幼儿的个性发展。对于个别幼儿行为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即我们在保证孩子能够横向学习的同时,也要给孩子提供纵向的时间与空间。《遇见一颗种子》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总之,幼儿发展的载体是课程,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求立足于儿童的视角去思考课程的设计、完善课程的过程以及反思课程的结果。同时要遵守幼儿教育的规章制度,了解幼儿的成长过程,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温暖、安全、理解、互动和激励的环境中实施教育。不断推进幼儿课程的生活化以及游戏化的进程,同时要整合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快乐成长的过程。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种子幼儿园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桃种子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爱“上”幼儿园
可怜的种子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