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催生教学智慧

2021-05-23周海燕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五壮士京剧教师应

周海燕

在小学语文中提到的“文本细读”指的是,引导学生深刻感知精细化阅读的内涵,探寻相应的阅读方法,以此真心的爱上文章内容,实现全面、系统的学习文本内容。纵观当前的语文阅读现状,存在小学生普遍兴趣不高的问题,深究其原因可以看出,排除学习压力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精读、细读”的阅读习惯。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通常以看小说的形式进行,并且在阅读过后没有形成深刻的记忆,形成“过目就忘”的阅读状态。如此,将无法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如此一来,才能启发学生细读文本内容。下面,笔者就以多元教学、感知教学以及赏析教学三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论证,具体的教学实例请参照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一、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细读魅力

教师应启发学生深刻感知文本细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细读的价值观,使学生从本质意义上掌握文本细读的功能作用。其次,教师应始终抱以“人本教学”的教育原则,结合各种丰富的阅读教学手段,通过多元化教学,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文本细读的魅力和价值。另外,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阅读习惯,从而夯实学生的阅读质量。最后,教师还应将教学侧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上,引导学生从“教师要我读”,日益转变升级为“我自己要读”的阅读意识,逐渐走向“爱阅读、善阅读”的发展方向,成为一名真正的语文爱好者。

鉴于此,教师应不断融合多元教学手段,以“实践教学”为主,“生活教学”为辅,开展有效的文本细读课堂。例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这篇文章中主要是以“绿色环保”为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深入的渗透。因此,教师在开展文本细读教学时,可充分融合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先进行地球图片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初读课文,和学生一起品读感悟,探究“地球的可爱”,拼读重点的句子。探究“地球容易破碎”就可以联系生活,播放生态被人类破坏的视频,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的后果,让学生分享看完的感受,和学生探究如何保护地球,加强环保的意识。最后,教师可以“保护环境”为核心内容,向学生布置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经验,以环保为主题,写出一篇“倡议书”,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绿色环保工作中。

二、体会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感悟文本细读主题

教师要想有效启发学生的文本细读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时,做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就应启发学生从归纳、总结文本内容入手。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概述文本内容的方法,利用精简的语言,对文本主题内容进行简短的概述。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于主题内容为基点,扩展文本内容。通过这两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感知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促使学生对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在我国长期的抗日战争中,出现了大量的民族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便是这抗日历史长河中,一块不朽的精神里程碑,作者利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描述了五壮士奋力抗敌的场面,虽最后五壮士全部牺牲,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间。作者通过一篇文章,便展示了我国国民无限的崇敬之情,更加坚定了必胜的抗日心理。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将教学主线放在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启发学生通过细读文章,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接下来,在此基礎上,结合不同的抗日爱国事件,促使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深度探究出文本中出现的关键词句,通过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利用鉴赏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文本细读优势

首先,教师可充分利用鉴赏教学手段,以此强化学生的文化感悟能力。其次,鉴赏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文本细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在语文赏析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全面剖析文本主题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鉴赏文本内容,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由此可见,教师利用鉴赏教学方法,是鼓励学生发挥文本细读功能优势的有效途径。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京剧趣谈》为例,本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了解京剧,感受京剧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美。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传承百年仍经久不衰。文章作者通过文章的表达,利用生动有趣的表现手法,描述了京剧的艺术形式与特点,尤其是对京剧艺术表演方法的描写更是通俗易懂。教师可以在课前以小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去搜集有关京剧的相关资料,提前体会京剧艺术。然后,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结合鉴赏教学,利用这篇文章的写作优势,鼓励学生以“简单精准”为主要表达形式,与其他学生分享京剧潜在的文化价值,启发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对京剧的奥妙进行深入、系统的剖析和探寻。同时,教师可结合京剧艺术为核心,融合其他的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将我国优秀的音乐、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精髓向学生进行有趣、详细的讲解,推动学生从“文本精度”的阅读状态,日益形成“艺术精研”。

上述三项教学方法互相配合共为一体,可帮助学生有效强化文本细读质量。本文所述内容,只是笔者借此文章而论述的拙见,目前新课改正在全面渗入,笔者认为,经过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定会探究出更加有效的教育策略。

猜你喜欢

五壮士京剧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对话“你我他”:深度解读《狼牙山五壮士》之魂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暨《狼牙山五壮士》公映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京剧的起源
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