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叙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

2021-05-23徐桂杰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法治教学法道德

徐桂杰

显而易见,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相当重要,这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课程,学校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况。通过反映学生对于生活体验以及情感等不同方面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叙事教学法,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课程的教学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基于此,文章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叙事法的教学进行探讨,从而给予一些有效的建议。

一、通过科学视角开展叙事教学法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采用叙事法进行教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整体的教学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观察他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道德教学,以此实现教学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的知识要点有着紧密的关联,其中的主题基本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叙事法,作为教师首先需要立足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并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教材内容。除此之外,将学生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主体,为了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通过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那一面进行叙事法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指导《欢欢喜喜地庆国庆》这个课题时,结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带领学生了解我国国庆的由来以及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等,让学生充分感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从而深刻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得他们养成浓厚的爱国意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飞夺泸定桥》这个道德故事,通过故事内容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悲惨以及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他们的思维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从而发自内心地树立自己的爱国意识以及爱国情怀,为接下去的道德与法治中课程叙事教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灵活地推进道德叙事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展现叙事教学法的价值,通过选择合适的道德案例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素养去呈现生动并且精彩的故事。在举办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結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进度,注意叙事的时机,以此展现教学内容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现故事。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述道德故事的时候,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并且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此确保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确保他们做事的积极性,杜绝出现拖拖拉拉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衣服穿反了》这个道德故事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扮演角色,以最直接的方式去呈现教学内容,通过表演去展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享受表演的整个过程。当学生完成表演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表演感言。对于观看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来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当然,学生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以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做出总结,这样的探讨可以让学生充分明白遵守时间以及井然有序的重要性,以此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

三、对教学中的道德叙事进行评价和总结

采取道德叙事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道德故事背后的寓意,以此提高学生的优良品质。所以说,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展现给学生叙事的案例,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的总结以及完成对叙事教学内容的评价,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

例如:通过《假期有收获》这个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完成他们的假期生活,在假期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绘画或者是写日记等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充实自己假期的同时还要将自己的假期生活描述出来。等到开课后,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假期成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之间的探讨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情感的表达,让他们明白假期的意义以及快乐生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叙事法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效果,教师需要充分展现教学的特点,以此发挥叙事教学法最大化的价值。通过各式各样的道德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改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叙事教学法使得学生学会聆听,以此感受到道德的内涵,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于知识要点的理解,同时还全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法治教学法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