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游戏中主动探究现状及教育策略研究

2021-05-23冯雅静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探究游戏幼儿

冯雅静

幼儿学习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尤其是对于一些陌生的事物,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究欲望则成为幼儿的天性,他们往往会对自主探究习得的内容有更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学应该侧重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感受探究过程,进而初步养成探究能力。游戏作为幼儿的另外一个天性与爱好,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激发幼儿浓烈的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即成为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重要方法。

一、大班幼儿学习与认知特点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在幼儿知识与经验获取中,教师不能作为主导者,而是应该作为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各种轻松、自由的活动中实现幼儿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相对于中小班幼儿,大班幼儿生活经验、社交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都得以发展,所以在游戏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例如:针对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问题,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与内容,难免造成幼儿发展的同质性。而借助游戏活动实施自主探究,则切实做得到尊重幼儿个体之间差异,让游戏内容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进而有效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又如在主动探究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可以自主选择游戏伙伴。彻底改变课堂集体教学活动中千人一面的问题,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这也有利于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终身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二、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主动探究现状与影响因素

游戏教学作为幼儿阶段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主动探究已经成为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的一種新型学习方法。但是,受限于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以及幼儿认知、探究能力,在游戏活动中所进行的主动探究活动往往没有取得实效,对幼儿主动探究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导致幼儿游戏中主动探究发挥不佳的原因是多样的,具体可以从幼儿与教师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幼儿自身角度看,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初步具备主动游戏,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幼儿关注力持续性不强,影响探究效果。如在游戏初期,幼儿尚且能够根据计划进行逐步探究,但是在游戏一会后,就会出现混乱局面。其次从教师角度看,在游戏活动中没有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空间;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介入过度都会影响幼儿主动探究能力的养成。例如:在幼儿主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其他幼儿的干扰甚至产生冲突。此时,许多教师采取的做法是直接介入,而不是让幼儿合作探究,过早介入以及直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对幼儿自主探究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以后的探究活动中一旦遇到问题,幼儿就会养成求助教师、依赖同伴的行为。

三、游戏活动之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结合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自主探究现状,本文研究认为要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实施,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兴趣,达到游戏教学目标。

1.创造自由环境,减少对幼儿自主探究的约束

自由、宽松的环境是幼儿进行主动探究的基础。幼儿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在课堂上要求幼儿坐姿端正,不准乱讲话等,这些行为规则对幼儿自主探究产生一定约束,如果在游戏活动中依然有过多规则,那么幼儿自主探究就不可能开展。所以,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第一步,即是创建自由、宽松的环境,减少各种规章制度对幼儿行为的制约。

2.科学引导探究,激发幼儿主动探究

在游戏活动中,往往存在某些幼儿冷漠的现象。例如:有些幼儿习惯自己一个人玩,而有些幼儿则喜欢跟随别人玩。但由于幼儿之间所占有的游戏资料不同,所以其主动探究能力的发挥程度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观察幼儿自主探究行为,并科学的采取一些支持、引导策略,进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实施。

首先,针对那些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想法去操作材料。所以,教师不能轻易去打断他的探究,而是应该给予观察,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针对该类型幼儿的引导,则表现在行为上,如引导他们要爱护游戏材料,游戏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他人。

其次,针对自主探究能力较弱或者中等的幼儿,他们往往更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合作探究。但是,如果遇到一个比较强势的幼儿,这部分幼儿在主动探究中即会表现出旁观、束手无策的现象。既参与不到其他幼儿活动中,自己又缺乏主动探究的信心与能力。针对此,教师要给予及时引导,激发他们自主探究信心与积极性。方法即可以采取语言鼓励、引导;教师也可以配合他们游戏,减少独立活动对幼儿主动探究兴趣的影响,慢慢摆脱游戏活动中对其他幼儿的依赖现象。

3.鼓励幼儿互动,培养幼儿合作探究能力

在幼儿教学中,主要有两对关系主体。一是幼儿与教师,二是幼儿与幼儿。在课堂集体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教师与幼儿互动为主体,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但是在幼儿游戏教学中,参与游戏的主体则转变为幼儿与幼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有效互动、多样操作,才是激发幼儿自主探究兴趣,主动表达自我的关键所在。

首先,鼓励幼儿互动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多层次的游戏材料,不但要保障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游戏材料,而且幼儿之间材料要具有一定补充性。然后让幼儿自主决定游戏材料该如何使用,如何配置,并基于此进行幼儿之间互动,共同完成某一任务,这是幼儿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的基础。

其次,在游戏材料发放后,教师要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但不可太深,以免对幼儿自主探究兴趣产生影响。然后启发幼儿探索、转变游戏材料使用方法,创新玩法,充分发挥自主探究在游戏创新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4.尊重幼儿主体,提升幼儿探究体验

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提升幼儿探究体验,获得探究活动成功感受,是确保幼儿发展探究能力,实施进一步探究的基础。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幼儿游戏中主动探究更能发挥主动性。所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尊重幼儿主体,减少对其主动探究的干预;同时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例如:在游戏活动完成后,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对于幼儿探究兴趣与探究信心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毕竟,在分享过程中幼儿会将自己的游戏思路、作品内容通过语言方式展示出来,这也有利于幼儿思维从形象化向抽象化的发展,更加期待下一次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始。其次是在游戏评价中,教师可以带领其他幼儿对部分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赏析,强调作品过程的趣味性、创造性,尊重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到每个幼儿的独特性,在获得成功喜悦后,幼儿才会建立再次探究的信心。

在日常游戏与教学中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对于幼儿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游戏设计中、活动进行中,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启发,能够更好激励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实施。前提是教师为幼儿主动探究提供相对自由的环境,并给予更多肯定性的评价,提升幼儿游戏体检,激发其主动探究欲望与兴趣,促进游戏教学中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实施与全面发展的实现。

猜你喜欢

探究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设问引导探究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