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听障学生语言康复训练策略探析

2021-05-23樊星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特教康复训练语言表达

樊星

听障学生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疾病的原因,导致其在听力方面产生障碍,无法聆听声音、无法真切感知语言,这不仅影响听障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影响听障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进而作为专业的特教教师,我们便要本着“平等教育”的理念,在不断总结和有效探究的过程中,尽早在语文教学中对听障学生进行语言康复干预、设计语言训练计划,以真正促成听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语言思维、表达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教育经验,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听障学生语言康复训练进行相关阐述如下,以供各位一线特教同仁参考、交流。

一、情境创设,给予听障学生说的欲望

听障学生由于自身听说能力的缺陷和长期的“特殊待遇”,使得其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处于被动状态,进而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听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时,我们便可以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来优化听障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在被吸引的同时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在生动情境和形象事物的引导之下,调动听障学生参与学习和进行语言表达的欲望,促成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组织听障学生学习《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很多听障学生都不知道“井”是什么,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我便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了电子教学课件,引导听障学生在大屏幕上全方位认知了“井”,并对“坐井观天”这一情境进行了信息化的再现,在丰富听障学生认知的过程中,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激发其“说”的欲望,使听障学生想要回答且能够正确回答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它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青蛙的想法对不对……”进而使听障学生在主动回答问题、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既能获得语文知识的积累,又能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鼓励引导,给予听障学生说的信心

大部分听障学生都存在语言表达障碍,其在构音和语调方面相比于正常学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加之听障学生心思敏感,其不敢也没有信心在他人面前进行语言表达。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发现听障学生的优点,善于给予其正向引导和鼓励,以使听障学生能够从中收获学习的愉悦感和语言表达成就感,进一步促成其语言表达信心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

例如:《比尾巴》这篇课文语言简单、齐整且节律感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会给听障学生们进行说唱形式的课文朗读示范,以在带给其语文学习新鲜感的同时,在听障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我也不会吝啬对其的正面鼓励:“对,你的声音很好听,再大声点儿就更棒了!”“大家跟老师一起朗读好不好,让老师听到你们的朗读气势!”“咱们再来读一遍好不好,老师太喜欢你们的声音了……”在积极的言语鼓励与引导下,使听障学生感知到被表扬的快乐,感知到语言学习和表达的乐趣与成就感,进而使其能够从中收获语言学习的信心,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的学习当中。

三、小组合作,给予听障学生说的热情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公平教育”理念的引导之下,我们也可以尝试引导听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在增进听障学生之间熟悉感的同时,促成听障学生之间的自然交流、有效沟通,使学生们在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基础上,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语言康复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实际组织听障学生开展语言训练时,我将班上的听障學生按照语言能力和听觉障碍严重程度进行了穿插分组,在保证每组听障学生的听说能力都比较均衡的同时,引导其以小组为单位在语文课上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进行课后语言技能练习、进行组间语言技能训练、组间语言表达竞赛……以使听障学生能够在分工合作、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彼此之间的熟悉感,获得合作意识的养成与发展;在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与同学和老师展开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促成听障学生语言掌控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对听障学生的语言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且需要足够耐心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位特教教师的探索、实践与付出,以能够真正激发听障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给予其语言表达信心,使其爱上“说话”,体验到语言表达的乐趣,以在提升听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听障学生有能力也有勇气参与到今后的社会生活当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

猜你喜欢

特教康复训练语言表达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新形势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探析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国务院: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