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图在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3康富强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解剖学绘图动脉

康富强

《解剖学基础》是一门阐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功能位置的科学,也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在培养21世纪护理专业人才,提高新时代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有三点:一是概念名词繁多,难以记忆理解。刚从中考失败中进入职业教育的她们,本来也是充满求知欲的,也很想在新环境中成就自我,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名词概念,感觉哪一句都是重点,都要记忆,到头来还联系不到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学着学着就茫然了;二是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98%以上是女生,学习习惯差、基础差,没有思考问题的习惯,遇到问题不能迎难而上,缺少总结归纳的习惯,少了想象思维,阶段学习中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就放弃了;三是中职学校的护理教学设施还不全面,都是从过去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到医药卫生类的,缺少人体模型等教学设备,学生的直观认识很难得到满足,兴趣难以提起。

绘图教学法运用到课堂,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绘图,能直观反映客观事物,也能由此及彼,達到彼此联系的效果,把教材中的模式图动态化,一步一步拆解为知识碎片,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很多,还可以留给学生绘图作业,多层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绘图教学法使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结构的形态毗邻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大部分结构清晰,位置明确,比如一块肱骨包括上端的肱骨头、肱骨体和下端的肱骨滑车,利用书本上的模式图或者是多媒体课件教学,联系体表特征就可以理解,但有一些内容相对复杂,单一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学生很难理解,使本身就接受能力较差的中职学生,产生知难而退、放弃学习的想法。运用绘图这种教学手段,尽可能地把抽象的、复杂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让枯燥的内容以一种活的直观形式再现,让它“活”起来、“动”起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促使他们认真听课。

我在教学第八章《脉管系统》腹腔干的三个分支时就采用了绘图教学法,一边讲解一边画图,用白色粉笔先画好肝胃脾的位置图,简单复习三者的位置关系,再用红色粉笔画出腹主动脉(露出的一小段),从腹主动脉上发出一个分支称腹腔干,稍露出后马上一分为三: 1.胃左动脉,向左走行至胃的贲门部沿胃小弯向右走行。2.肝总动脉向右行至十二指肠上部,分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至肝门分为肝左支、肝右支,在其根部发出一个动脉向回走行,至胃小弯处向左走行称胃右动脉,与胃左动脉形成动脉吻合。3.脾动脉,通过胃的后方进入脾门(用虚线画)。

这样,使得复杂的知识体系条理化、形象化、简单化,最后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原形结构,把教材上模式图的刻板变得富有动态感,一目了然,学生更容易接受,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

二、绘图教学法能使学生直观认识人体细微结构,简化理解记忆

《解剖学基础》内容复杂、名词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混淆,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需要在教学中理清思路,把单个知识的结构系统化。系统解剖学正是这一学习理念的体现,从而达到由此及彼的效果。绘图教学法能使一个人手脑并用,在大脑中容易建立起彼此联系的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解剖学有很多结构用文字描述起来很难理解,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双差生,可以用绘图教学法边绘图边描述,加深直观的印象,提高记忆能力。

如脏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教学就可用此法来加深记忆,把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我在教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的12对脑神经时,先采用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明确12对脑神经分别是什么“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庭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同时用罗马数字表示,然后采用了绘图教学法,画出脑干侧面图,再一边讲解,一边依次画出从中脑发出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从脑桥里发出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从延髓发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讲解中渗透了该神经的功能,使学生直观认识12对脑神经从哪里发出,同时也掌握了神经核的位置,从而达到由12对脑神经到细微结构神经核位置的理解记忆效果。

三、绘图教学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巩固已学内容,拓展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有效地利用好这一措施,使经历过中考失败的她们再一次振作起来,教师可想方设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比如教学眼球壁的结构时可以用苹果刻画模型,这样,学生会因为课堂的精彩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解剖学基础》学习的目标是精准地认识人体形态结构,然后运用于护理实践,在教学中渗透这一内容,无形中会让一个刚刚接触这一专业的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缓解了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因内容枯燥,名词概念太多给学生的压力,使她们从乐学中产生兴趣,创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在教学神经系统脑的被膜时还是采用了绘图的方法,先画出脊髓的结构图,简单复习脊髓的结构,引入新知,边讲边画脊髓的三层被膜,由内向外第一层软脊膜紧贴脊髓,有的地方深入到沟和裂;第二层蛛网膜与软膜之间形成不规则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扩大的部位称终池,临床上在此处穿刺抽取脑脊液(画一个针管抽取);第三层硬脊膜与骨膜形成硬膜外隙(画一个针管注射),把知识拓展到手术中的硬膜外麻醉,就是这个部位,实质是麻醉神经根,顺势复习进针要经过的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骨膜、硬膜外隙。

教学实践证明,绘图教学法能使学生形象轻松地掌握一定的解剖学知识,还能使她们掌握的知识更接近实践,从而增强了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绘图教学法可以适当延伸,留给学生绘图作业,增强学生自信心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解剖学基础》的学习中,学生面对名词概念繁多的解剖学知识,学习负担很大,长时间的死记硬背使得学习乏味无趣,偶尔的一次绘图作业,能增强她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热情地因势利导,肯定、鼓励她们。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解剖学的学习中还能通过绘画来弥补不足,她们一定会有强烈的成就感,自信和勇气也会随之而来。在作业评价中也可以采用分值体现,让她们找到自信,激发她们学习解剖学基础的兴趣。作业讲评时不妨提醒她们绘图不只是美术效果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人体形态结构特征的表现,矫正她们向学科方向发展。

总之,绘图教学法通过动态的简图把人体解剖学的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中获得人体结构特征,将抽象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严格地以人体结构的科学理论为依托,并善于利用人体构造的理论知识,才能解决人体造型中的诸多问题。绘图教学解决了现阶段中职学校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枯燥的解剖学课堂增添了活力,把原本呆板的模式图,条理化层层展现,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符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也乐于接受。

猜你喜欢

解剖学绘图动脉
叮咚鸟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分析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股骨颈部的轮匝带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刍议解剖学与临床全方位结合的教学实践
小腿疼痛查血脂
介入治疗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绘图机器人
编辑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