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地区假体周围感染证候特点的回顾性研究

2021-05-23袁家威张海涛李宜金黎嘉澔曾意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回顾性证型假体

袁家威, 张海涛, 李宜金, 黎嘉澔, 曾意荣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行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也不断增多[1]。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中最为严重的灾难性并发症之一,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率达1%~2%[2-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91例岭南地区假体周围感染住院患者的证候分布特点,进而探讨其病因病机,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8月~2020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收治的91例岭南地区假体周围感染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1.2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长期居住于岭南地区;②第一诊断为假体周围感染;③符合肌肉骨骼系统感染协会(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 Society,MSIS)诊断指南[7]或美国感染协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指南[8];④临床资料完整的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严重的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肿瘤疾病的患者;②住院期间未行中医理法方药治疗的患者;③临床资料欠完整的患者。

1.3调查方法制定假体周围感染回顾性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初次置换与再次入院时间、入院时中医证候、辨证分型等相关情况。在调查进行前,与本科高年资医师(副主任中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讨论表格的合理性,并明确填写方法,随后通过具有专业知识的调查者在临床电子病历系统查阅患者的原始资料,并如实记录。中医辨证分型依据患者住院记录中入院时的四诊资料,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进行辨证。通过对患者常住地进行调查,筛选岭南地区病例并分析其中医证型特点。所谓岭南地区,目前系指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1.4统计方法由受过专业培训的研究人员录入数据,并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证素和证型的分布特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91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共有9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34例,女57例,男女比例为1∶1.7;年龄最小21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62.38±1.336)岁。初次置换与再次入院行翻修手术时间间隔最长261个月,最短0.7个月,平均(41.63±5.159)个月。

2.2 91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根据91例患者的证型情况,可将其拆分为6个实证证素(热邪、湿邪、邪毒、血瘀、痰阻、气滞)和4个虚证证素(气虚、血虚、精髓亏虚、阴虚)。表1结果显示:91例患者中,以实证证素为主。其中实证以热邪[52.7%(48/91)]、湿邪[45.1%(41/91)]为多,其次为邪毒[33.0%(30/91)]和血瘀17.6%(16/91),而痰阻[占8.8%(8/91)]和气滞[7.7%(7/91)]较少;虚证则以气虚[15.4%(14/91)]和血虚[13.2%(12/91)]为多,其次为精髓亏虚[11.0%(10/91)],而阴虚[1.1%(1/91)]较少。

表1 91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yndrome elements in 91 cases of 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atients

2.391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表2结果显示: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证型多有兼夹,分别有3个虚证(肝肾亏虚、气血亏虚、气阴两虚)、7个实证(气滞血瘀、热毒蕴结、湿毒蕴结、湿热蕴结、湿热瘀滞、痰湿蕴结、痰瘀互结)和1个虚实夹杂证(正气亏虚,邪毒留滞)。91例患者中以实证为主,占73.6%(67/91),其中湿、热、邪毒夹杂而致病者最多,湿热蕴结、热毒蕴结、湿毒蕴结3型占比合计为51.7%(47/91);虚证较少,仅占14.3%(13/91),其中以肝肾亏虚型最多[11.0%(10/91)];同时,还有小部分为虚实夹杂证,占12.1%(11/91)。

表2 91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Table 2 Distribution of syndrome types in 91 cases of 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atients

3 讨论

假体周围感染一病,目前尚无确切的中医辨证分型和治疗标准,但前人运用桃红四物汤联合五味消毒饮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认为假体周围感染主要病机是因为瘀血阻滞而化热,进而导致热毒成脓而蕴结骨节[10]。本次回顾性研究发现,假体周围感染患者具有实证(73.6%)较虚证(14.3%)和虚实夹杂证(12.1%)多的证候分布特点。临床多数学者认为,假体周围感染与中医学中的“关节流注”或“附骨疽”存在相同之处。《灵枢·痈疽》指出:“寒邪客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 从古籍对本病的描述中可知,其病机为病后余毒未清,湿热壅盛,入里而留着于筋骨,导致气血不和而引发本病;或因外来邪毒入侵,而使瘀血化热,邪热蕴蒸,凝滞筋骨而引发本病。该论述与本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假体周围感染的证型分布特点与地域特点(包括气候和饮食特点)存在一定关系。①在气候特点方面:岭南地区由于南岭山脉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难以抵达,此外,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日照时间充足,年均气温较高,加之充沛的降雨,正如《岭南卫生方》中所言:“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上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人居其间,类多中湿”“又阳燠既泄,则使人本气不坚,阳不下降常浮而上”。由此可见,岭南地区湿热邪毒之盛,这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湿热病学术流派[11]。②在饮食特点方面:我国岭南地区大多位于沿海,经济较为发达,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人们在饮食上形成了喜食海鲜、禽畜等肥甘厚味的习惯,加之气候炎热,人们喜喝冷饮,患者常因饮食不节、起居失调而致脾失运化,导致内因脾虚而生湿,外又感受湿热之邪,内外之邪交困,相互夹杂而生病[12]。

本研究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即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科过往7年的病例,但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数量仍然较少。此外,本研究病例全部来自同一所医疗机构,无论是在患者的就医习惯,抑或是医疗人员的诊疗方式,都对本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影响,包括在病例的获取、证型的分析等多个方面均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或偶然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过往7年的假体周围感染病例资料,发现岭南地区假体周围感染病例存在实证较多的特点,其占比达73.6%,而其中以湿热蕴结证最为常见,占比为30.8%;而虚证则以肝肾亏虚型最为常见,占比为11.0%;同时,还有小部分为正气亏虚、邪毒留滞之虚实夹杂证,占比为12.1%。研究结果对于中医诊疗假体周围感染患者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今后,我们应积极开展岭南地区多中心、大样本的假体周围感染证候学临床研究,加快建设电子医疗数据库,将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与医疗相结合,进而探讨岭南地区假体周围感染及其他疾病的相关研究,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回顾性证型假体
回顾性临床研究的特点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手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体隆鼻前后要注意什么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