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

2021-05-21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胎粪黄疸胆红素

衢州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了中医综合疗法,观察其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出生1~7d,平均3.04±0.41d;出生体质量为2480g~4000g,平均2806.64±208.24g。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出生1~6d,平均3.08±0.24d;出生体质量为 2480~4000g,平均 2724.25±266.24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运用蓝光照射治疗,将患儿放入双面光疗箱中,设置箱温在30~34℃之间,蓝光强度不超过500μW/cm²,上方灯管距患儿50cm,下方灯管距患儿25cm,裸露患儿皮肤,选用小面积的尿不湿,用不透光眼罩遮盖眼睛,每日照射12h,治疗5d,期间注意补充液体。观察组在此治疗上合用中医综合疗法,具体包括:①穴位按摩:取穴合谷、足三里、上巨虚、中脘、胆俞、阴陵泉、阳陵泉。操作者消毒双手后,轻搓双手保持温度在38℃左右,用大拇指、食指指腹轻柔穴位,每穴揉按20次。②中药方外洗:柴胡、炒黄芩、焦山栀、茵陈、大黄(后下)、金钱草、赤芍、垂盆草各20g,炙甘草10g。加水4000ml,浸泡40分钟,水煎开10分钟取药液2000ml,待药液温度在37~40℃时,进行药浴,每次20分钟,操作者同时轻轻拍打患儿皮肤。③小儿推拿:清肝经为主,同时清补脾经,清大肠经,清天河水,每次10~15分钟。所有操作1次/日,均连续治疗5d。

1.3 观察指标:①记录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胎粪转黄时间。②临床疗效:显效为黄疸症状消失,肤色恢复正常,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值;有效为黄疸症状逐渐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改善;无效为黄疸症状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分析资料用±s表示,所有数据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使用t检验,不符合则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比较(±s,h)

表1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比较(±s,h)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60 60黄疸消退时间6.54±0.54 4.15±0.62a首次排便时间9.64±1.25 7.15±1.75a胎粪转黄时间54.25±4.25 36.64±4.68a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3 体会

根据中医学辨证,本病属于“胎黄”或“胎疸”病范畴,发病多系母亲胎孕之时,湿热熏蒸于胞胎,或产后感受湿热邪毒而致,治疗以清热利湿、利胆祛黄为法。本观察中使用的中药处方包含柴胡、炒黄芩、茵陈、大黄、金钱草等药,通过药浴的方式作用于患儿皮肤,改善其血液循环,便于吸收,达到疏泄肝胆、祛湿退黄的疗效,使黄疸消退。而按摩黄疸患儿足三里、中脘穴,能调节肠胃,加速患儿排便;胆俞、阴陵泉、阳陵泉能疏肝利胆,合谷、上巨虚能够退热健脾。总之,小儿推拿能激发患儿体内阳气,增强其自我调节能力,通过疏通经脉,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我们所采取的清肝经、清补脾经、清大肠经、清天河水等推拿手法,经过多位医家临床验证,疗效切实可靠。故中医的综合干预方法,有助于达到黄疸退、湿热祛的效果。

猜你喜欢

胎粪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羔羊胎粪不下的病因与治疗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新生犊牛胎粪难排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