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痛30例临床观察

2021-05-21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效贴肩痛肩部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永康 321300

卒中后肩痛治疗方法众多,各种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但往往单一的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采用浮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卒中后肩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2~76岁,病程1~6个月。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1996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①常规针刺疗法:常规消毒,选取肩前、肩髃、肩髎、肩贞、臂臑、天宗、曲池、合谷,每次留针半个小时,每隔10min行气1次。②取针后贴上自然拉力的X型肌内效贴贴布,自然坐位,中部锚固定于最痛点,尾向两端延展。贴扎一次持续2天,每次之间休息1天。4周为1个疗程。

2.2 治疗组:采用浮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①浮刺疗法:常规消毒,患者取坐位,在肩关节上寻找最明显的痛点,在距离疼痛6~10cm作为进针部位,之间不跨越关节,选取一次性毫针1支,将针与皮肤呈纵向15度角,快速刺入皮下,对准痛点,然后将针体行左右摇摆如扇形之扫散3min,留针30min。②取针后贴上自然拉力的X型肌内效贴贴布,自然坐位,中部锚固定于最痛点,尾向两端延展。贴扎一次持续2天,每次之间休息1天。疗程同上。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2]。

3.2 疼痛评定:肩部疼痛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依病人的主观感受采用划线记录法,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

3.3 结果:具体如下。

3.3.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3.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VAS治疗前后分值比较(±s,分)

表2 两组VAS治疗前后分值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例数30对照组30治疗前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评分6.00±2.17 2.84±2.32①②5.88±1.98 4.36±1.97①

4 体会

中风后肩痛主要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兼之风寒袭留肌腠,脉络瘀阻,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肩失濡养,不荣而痛[3]。故治法应以调血行气,调达气机为主。浮针作为一种新型疗法,能通过作用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缓慢地进行扫扇,既扩大了经络刺激范围,振奋经气,推动气血运行,又以疼痛为中心,符合中医学的近治原则,及“以痛为腧”的治法,具有镇痛迅速的疗效,疗效的产生常快于局部麻醉。肌内效贴也广泛的应用于软组织疼痛领域,可以改善微循环、改善淋巴水肿、减少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效贴肩痛肩部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改良自制肌内效贴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肌内效贴对女性大学生膝关节肌力的影响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