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听觉传播符号的功能性维度

2021-05-19郑小军

新闻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纪录片

郑小军

【摘    要】在当前的纪录片研究中,对画面这个视觉传播符号涉及得还比较多,而对声音这个听觉传播符号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存在着明显的视觉至上现象。本文认为,作为视听复合传播作品,纪录片中的人声、音响、音乐的叙事和表意功能也非常之强。这主要体现在采访同期声的强大纪实作用、解说对画面信息的有效补充、客观音响所形成的环境效果、音乐元素的气氛烘托与表意等方面。

【关键词】纪录片;听觉传播符号;功能性维度

纪录片实行的是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有机结合的形象传播,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可以说,声音与画面在作品中的作用是同样重要的。然而,在当前的纪录片研究中,许多人没有平等地看待两者的地位,过于看重画面的作用,对声音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则忽略不计。笔者认为,要充分认识听觉传播符号在纪录片中的功能,因为许多优秀的纪录片正是通过丰富的声音元素与画面的配合,才在观众中产生深远影响的。

一、采访同期声的强大纪实作用

紀录片对事件的再现、人物经历及性格的描绘手法很多,其中,通过同期声采访是一个常见的途径。即使是文献纪录片,口述形式的采访同期声也有强大的纪实功能。与电视新闻片相比,纪录片中的采访主要是以提问方式与采访对象建立情感联系,通过采访对象的讲述展开围绕主题的故事性内容。

在纪录片中,声音能够扩展空间、延伸画面信息,如果借助采访对象生活中的声音,则能赋予人物更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们具有深刻内涵和张力的情绪。[1]纪实的声音主要来自现场,容易建构故事。一是来自现实世界的声音与人为的声音素材之间具有较强的区分度,能够形成易于辨识的对比关系;二是声音与影像之间可以在“非假定”的前提下顺利建立起逻辑关系,给观众以较好的听觉体验。

在现实题材纪录片中,采访对象大多为事件的亲历者,他们对事件的讲述真实性强,可信度高,能够把观众带入已经过去的现场。当然,采访对象必须选准,要既有代表性又有典型性。通过采访,不但有利于创作者与拍摄对象的交流沟通,还能够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如在英语纪录片《武汉战疫纪》中,有一段记者对赵智刚医生的采访:“这位患者刚入院时,症状是咳嗽、发烧、食欲下降,通过CT诊断,发现他明显是得了肺炎。我们当时首先要了解的是他有没有与华南海鲜市场的接触史。”这段采访同期声由于是与现实场景自然衔接的,因此让观众看到了武汉医护工作者对病人的认真负责态度。

要提升纪录片的整体效果,采访同期声必须根据作品的结构和情节录制,利用采访对象的语言描述和情感流露,来确保纪录片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更具温度,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2]一般来说,电视作品的同期声,是电视画面拍摄时同步录入的声音,既包括人声也包括当时的环境现场声。而采访同期声则主要是人物的语言记录,能够客观反映事件真相和采访对象的观点,是增强纪录片内容真实性的重要符号。

二、解说对画面信息的有效补充

纪录片中的视听空间分别由画面与声音两种元素构成,以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画面空间是由影视画面反映的场景空间的视觉范围部分;声音空间是由影视声音构建的场景空间的听觉范围部分。[3]纪录片中的解说是对画面信息的有效补充,早期的纪录片如《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就是充分运用了旁白解说的形式,并通过播音员语调和节奏的变化来进行叙事,恢宏大气。而纪录片《望长城》的解说,则以出镜记者独白的形式,既赋予作品厚重的历史感,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还把长城的来龙去脉串联起来,对民族历史沧桑进行吟叹。

纪录片解说既是一种听觉体验,也是创作者思想意图的声音化呈现,更是播音员对文本的二度创作。在视觉文化强势统领、人们“闻声知情”能力不断丧失的现实场景中,要重新审视纪录片解说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听觉角度建立纪录片的听觉文化。[4]纪录片的视听空间能够产生与观众互动的实际效果,其中声音空间能有效刺激人们的感官神经,产生画面起不到的作用。画外解说与采访同期声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分离,双方的互相依托能使纪录片通过听觉传播符号传递更多更完整的立体信息。无论是内容阐述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解说在纪录片中都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当前的一些纪录片,运用比较多的是画外解说,通常起到的是说明、评论等作用。如在纪录片《西南联大》中,作品通过动情的解说,对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富有诗意的解读,让观众耳目一新。

纪录片中的解说主要以配音的形式来完成,与电视新闻片中的解说存在着一定区别,蕴含着更多的艺术元素。因此,纪录片中的解说,不是对纪录片内容进行简单地平铺直叙的说明,而是围绕作品的主题,从经济、社会、人文、文学、历史甚至政治、军事、国际等层面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解读。[5]如在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作品对茶叶的主要产区、茶叶的种类、制茶的方法、饮茶的习惯等内容的介绍,就是通过解说来表达的,从而有效提升了这部纪录片的欣赏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三、客观音响所形成的环境效果

“音响可以表现影视场景中空间的大小,可以表现声音的方位,可以表现不同物体的大小、质量。”[6]纪录片的音响,通常是指除采访同期声、解说和音乐之外的声音元素,包括所有的自然音响和效果音响,在作品中不但可以传递信息,还能够交待环境。客观音响丰富的纪录片,可以对听觉符号进行立体传播。

听觉的产生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过程:一是声波在耳朵内的传递过程;二是声波在传递过程中由声波引起的机械振动转变为生物电能,最终产生神经冲动的过程;三是听觉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处理的过程。[7]现在的纪录片创作者不但越来越重视环境音响在增强作品真实性和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还在有效表达主题、理顺声画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充分运用丰富的现场音响,以追求作品所需要的环境效果。

因此,在许多纪录片中,音响主要是表现力很强的环境声,由于其客观真实,既可以向观众传递空间信息,又能够产生某种形象效果。如自然类纪录片《蓝色星球》第二集《幽暗深海》中海面发出的波浪声、鱼类游动时的气泡声、海鸟飞翔时的叫声等,都有效表达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四、音乐元素的气氛烘托与表意

在纪录片中,音乐元素通常以主题歌、插曲、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等形式出现,有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之分。背景音乐是纪录片创作者最常用的表意手段,主要以画外音乐的形态出现,有时也可能会是主题歌的变奏曲。长期以来,音乐元素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是烘托气氛,在协助纪录片完善叙事结构的同时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当然,在众多纪录片中,音乐元素不是孤立的音符、乐句或乐段,而是创作者为表达作品主题的一种特有的艺术手法,是有规律性的听觉符号传播。

音乐是流动的时间艺术,在纪录片中,它的旋律、节拍、节奏、调性、和声等既是流畅和谐的,又是丰富多变的,创作者会根据作品结构和情节的要求进行展示。如纪录片《何占豪与“梁祝”》,就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作背景音乐贯穿全片,从而更好地诠释了何占豪怎样把越剧唱腔改编成为小提琴曲的过程。背景音乐的表意功能也非常之强,它不但可以揭示片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左右画面的情绪基调。如在纪录片《故宫》中,背景音乐是由编钟、竹笛、筒箫和芦笙等民族乐器演奏的,凸显了浓郁的中国古典风格。

“从音乐形式来看,纪录片中的配乐分两种,一种是乐曲,主要是器乐旋律;另一种是歌曲,带有歌词的演唱。而音乐的来源则有两种途径,一是从音乐资料库中选取合适的的音乐段落贴合画面;二是请作曲家专门谱写和录制音乐。”[8]在纪录片中,音乐有时还能传递画面难以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帮助画面增强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如在纪录片《长江之恋》中,《长江之歌》作为背景音乐始终贯穿每一集的片头,从而使作品的意境更加深远。

在如今的纪录片中,音乐元素正在日渐被创作者所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音乐为拍摄题材的作品,如反映音乐人、音乐史、音乐表演和乐器生产与演进等;二是以音乐来配合叙事,或者进行气氛烘托与表意。要让音乐元素在纪录片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当前要不断挖掘新的音乐资源,开发新的音色,让其有效地与画面配合,更好地为纪录片传播服务。

结语

在许多纪录片中,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声音与画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声音给予画面以生活气息和现实感,画面为声音带来形态神韵。如果对纪录片的听觉传播符号进行归类,它可分为人声、音响和音乐。其中人声又包括采访同期声和解说,音响又由自然音响和人为音响成构成,音乐则又分为主题歌、背景音乐等。只有多维度认识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功能性,才能真正领会纪录片的声画关系,在创作过程中实行视觉传播符号与听觉传播符号的有机结合,让观众能欣赏到更多优秀的纪录片作品。

注释:

[1]姜燕.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108.

[2]田宁.探讨如何做好人物纪录片的现场采访[J].科技传播,2020(09):60-61.

[3]孙晨.影视声音艺术[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54-55.

[4]曾志华.让声音发出声音——紀录片解说的价值审视与回归诉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0):74-76.

[5]师晓鑫,邹朝斌.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J].声屏世界,2020(14):33-34.

[6]李飞雪.影视声音艺术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4):99.

[7]张韵.影视声音的艺术创作与表现[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8.

[8]罗薇.论音乐在当代纪录片中的多元化运用[J].当代电影,2020(07):35-39.

(作者单位: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柯桥传媒集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纪录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48部作品入选2021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纪录片要有精气神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马莉 独立纪录片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