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书证融通探索与实施

2021-05-19金兴伟石存秀徐先高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历证书融通职业技能

金兴伟,石存秀,徐先高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2.武汉智慧云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205)

目前,1+X证书制度已经成为引领职教改革的重要抓手。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同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对证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2]。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掀起了智能制造热潮,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兴旺。《全球机器人2020》报告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国家统计局人社部统计,2021年工业机器人人才需求将达到63.4万人。一边是巨大的人才缺口,一边是职教生工作难找,1+X证书制度正是破解这种结构性难题的钥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拓展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考虑专业发展基础、专业发展前景和职业岗位需求,遴选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参与第三批“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项目的1+X证书试点。要想有效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书证融通是基础和关键,也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现有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标准,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施。

一、1+X证书制度和书证融通的关系

1+X证书制度是一种关于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的制度设计,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本领的重要抓手。“1”是学历证书,反映的是学校教育经历,重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的是企业工作领域的岗位技能,重在评价学生岗位技术技能水平。1+X证书制度,就是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3]。

在1+X证书制度中,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是相互衔接和相互融通的。这种衔接和融通主要体现在:第一,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标准应与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与不同教育阶段学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目标相对应,保持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一致性。第二,X证书的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应有机融合。第三,X证书培训过程与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过程应统筹组织、同步实施,从而实现X证书培训与专业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融合,进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4]。书证融通实现了学历教育与工作领域岗位技能间的衔接融合和互促发展,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制度设计,同时也是1+X证书制度能够顺利施行的有效途径及保障。

二、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解读

1.标准设计定位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按照集成应用企业用人岗位职业技能需求,解构系统规划、仿真、设计、集成、调试等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重点培养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执行单元的智能装备与自动化生产线领域的技能人才。该证书不局限于工业机器人本身的操作技能,在更高层面制定任务解决方案,学生需具备机、电、气、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将工业机器人、外围软硬件设备、信息化手段有机融合于一体,实现基于任务需求的集成应用。

2.面向职业岗位(群)

制造业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急需培养大量工业机器人应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其中系统集成岗位(群)占比达40.55% 。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初级,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应用、 本体制造等企业的机械安装调试、电气安装调试、操作编程、运行维护等岗位。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中级,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应用、 本体制造等企业的技术服务、机械安装调试、电气安装调试、虚拟仿真、系统集成、维护维修等岗位。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高级,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应用、 本体制造等企业的方案设计、工艺规划、系统集成、技术服务、虚拟调试、项目管理等岗位。

3.职业技能等级划分及技能要求

根据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其中初级包含4个工作领域,12项工作任务;中级包含4个工作领域,14项工作任务;高级包含4个工作领域,13项工作任务,三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各级别具体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可参考《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5]。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可考取中级证书,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考取高级证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学生可考取初级证书或中级证书。高职本科联合培养的学生可考取中级证书,鼓励取得高级证书。

三、书证融通方法探索

书证融通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将“X”与“1”对接融合的模式,该模式中,“X”没有全部融合到“1”中,只有小部分课程、内容与“1”融合,“X”具有相对独立性。另一种是将“X”完全融合到“1”中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职业教育经过1+X试点、成熟和进入新常态后的基本模式[6]。由于本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1+X试点工作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本文采用第一种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实施。

1.标准融通

书证融通首先是标准的融通[7]。专业教学标准是落实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规范文件。而“1+X”证书标准是经过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根据一线技术人员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标准、工作流程和产品为依据开发出来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实施文件,反映行业需求与教育层次的对接,是专业领域的能力标准和层次标准。这两个标准有共同的岗位目标和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两者之间的融通要紧扣共同点,既要考虑学历证书的现状又要发挥1+X证书的补充和强化作用。以国家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结合本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对标分析“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X 证书标准,通过专业教学标准与X证书标准对接,总结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领域,提炼出各个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可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最终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优化得到本校2020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图 1 所示[8]。

图1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标准融通

2.课程融通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归根结底要靠课程来完成,因此书证融通的核心就是课程融通。通过免修、内容强化、内容修补、能力转化、新增课程等方式重新调整课程体系,确保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满足X证书的标准要求。对照“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中级工作领域、任务和职业技能与现有学历证书中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进行对比分析,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与集成应用中级的证书对接度较高,X证书包含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与该专业大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相近。经调研、分析、归纳后,X证书的大部分内容可融入现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同时又新增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课程和“生产工艺和节拍优化” 、“工作站机械故障维修”两个模块,其他通过强化实践能力,之后参加X证书考核。具体课程融通如表1所示。

表1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中级)课程融通

3.实训体系融通

学历证书的实训体系一般包括专业基础实训和专业核心实训。专业基础实训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如钳工和电工等;专业核心实训主要训练学生掌握从事某个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如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X证书培训考核实训室则是按照产品生产流程、贴近生产实际配置的综合性实训室,实训设备主要采用模块化、可重组、易集成的形式,各功能模块具备统一的气、电、网集成接口,可根据任务要求实现不同功能的快速装配组合,实现柔性化集成配置。如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培训考核实训室,主要由仓储单元、工业机器人执行单元、工具单元、加工单元、视觉检测单元、分拣单元和总控单元组成,初级考核时可将仓储单元、工业机器人执行单元、工具单元组合起来,中级考核时在初级的基础上加入视觉检测单元和分拣单元,高级考核时所有模块全部集成在一起。整个X证书培训考核实训室可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编程、调试、集成等综合能力。

要想实现学历证书的实训体系和 X 证书的实训体系之间的有效融通,需要做到两个证书实训体系之间设备衔接和实训模块衔接[7]。设备衔接主要是利用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进行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操作、工业机器人离线仿真、PLC逻辑编程、气动回路连接、三维建模等基础实训,然后利用“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1+X实训平台进行证书考核要求的系统集成应用综合实训,使两个平台有效衔接,各有所用、各司其职,避免现有设备和X证书考核设备的重复或X证书考核设备淘汰现有教学设备的浪费现象。实训模块的衔接主要是考虑学历证书实训内容的选取上同X证书实训内容的一致性和前后连贯性,避免两个证书实训模块的交叉、重复或断层。

四、1+X证书试点工作实施

1.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联合武汉智慧云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同时与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深入研究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发展需求,进一步提炼学生未来就业工作岗位的核心内容,梳理专业的核心能力,重构了“1”与“X”深度融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校企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2020年8月至9月,学院派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及企业教师5人次,参加了由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1+X证书试点工作师资培训及考评员培训。通过学习交流,专业教师对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标准、教材及考核方案、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培训方法与设备应用、课程开发与设计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组织企业技术人员、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开展配套教材论证工作,完成了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1名教师参与了襄阳职院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工作。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结合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核点要求,学院建成了工业机器人基础实训室、仿真实训室和维修调试实训室,扩建了PLC控制实训室;企业投入3套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工作站和1套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考核设备。依托认证考核平台同现有实训设备相融合,可满足初、中、高级考核使用。设备类型、设备台套数能满足日常教学和证书考核需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基本建成。

5、结语

1+X证书制度正处于初步试点阶段,制度和标准也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也将在未来实践教学和证书考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书证融通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应用人才,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试点院校书证融通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学历证书融通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浅议高校档案馆提高学历证书翻译效率的对策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