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大坝:举世瞩目的“国之重器”

2021-05-18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三峡水库三峡大坝三峡工程

如果你认为,三峡大坝仅仅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必然有些狭隘。它从孕育之时起,便被寄予了厚望——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三峡大坝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调节洪水,保障长江沿线生态

防洪是三峡大坝的首要任务。每年汛期,三峡水库会预先放空一部分,腾出库容,这样在洪水到来时就能多蓄洪水,经过水库拦蓄后再泄洪,可以达到消减洪峰的目的。

以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为例,我们来看看三峡大坝如何应对建库以来的最大洪峰。

首先,三峡水库降低了水位,预留了178亿立方米(八成)防洪库容,并按照防汛调度指令,开启11个泄洪孔洞,出库流量按49200立方米每秒下泄,削峰率达34.4%。三峡大坝有效调节了洪水,减少了洪水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造成的损害,维护了长江中下游的安全稳定,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生态保障。

绿色电力的“支撑者”

一万亿千瓦时电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足够一亿个三口之家使用5.72年,意味着一个三峡工程的节能减排效益相当于在我国增加了1/3个大兴安岭林区。

三峡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大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不仅解决了长江经济带地区煤炭、石油等能源不足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这些化石能源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对长江经济带内的能源结构起到了优化作用,在实现低碳发展、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显著。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工程累计发电量达13541亿千瓦时,为华中、华东地区及广东省提供优质电力,促进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银行”

水资源利用方面,三峡工程被称为“水资源银行”。每年的枯水季,三峡水库会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补水200多亿立方米,其下泄流量在5500立方米每秒以上,保障了下游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缓解了沿江各地春耕以及工业生产生活用水的紧张局面,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同时,三峡工程也对生态修复起到一定的作用,为当代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长江沿线的“旅游名片”

三峡大坝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中国首批5A级景区和全国首批工业旅游区示范点,也是三峡旅游核心目的地之一。旅游区以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并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成为了国内外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有数据显示,2019年,三峽大坝旅游区接待游客达320万人,成为长江三峡沿线接待人数最多的景区。三峡工程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张“旅游名片”,带动了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的发展。

当之无愧的“黄金水道”

依托长江这一“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重点战略之一。你绝对想不到,在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从宜昌到重庆一段,河道狭窄,水流汹涌,一直有着“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困扰。

尽管长江在世界大河中位居第三,但其水运未能充分发展,货运量也远低于其他大河。但自从三峡大坝开始蓄水,这段历史就宣告结束了。三峡工程显著改善了川江航道通航条件,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万吨级船队可由上海直达重庆,航运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并且,随着通航条件的改善,船舶的单位平均能耗也有了显著降低。如今的长江航道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作为“国之重器”,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综合效益。

防洪:累计拦洪总量超过1 800亿立方米。

发电:累计发电量达13541亿千瓦时。

航运:累计过闸货运量14.83亿吨。

水资源利用: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补水2267天,补水总量2894亿立方米。

生态保护:其生产的优质清洁电力能源,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69亿吨。

(数据截至2020年8月)

猜你喜欢

三峡水库三峡大坝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图说
三峡大坝成长江航运最大拥堵点
规模第一的水利工程
为三峡工程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