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抚育模式对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2021-05-17李康富朱广博王劲松李付伸郭东强

广东蚕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保存率幼林胸径

李康富 朱广博 梁 朝 王劲松 李付伸 郭东强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广西来宾 546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南宁 530002)

桉树(Eucalyptus),又称尤加利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和最有价值的阔叶树种之一[1]。近十年来,广西桉树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实施科学抚育是提高桉树人工林生长量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桉树幼林的抚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2]。本试验设计3 种不同的抚育模式处理,研究其对尾巨桉幼林树高、胸径及成活率的影响,为桉树造林经营管护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合山市思练镇石龙村,系维都林场场外租地造林,于2017年5月采取全垦整地植苗,株行距为2 m×3 m,造林苗木为尾巨桉无性系DH32 -29 。林地土壤为砂岩、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砖红性红壤(赤红壤)。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选择地形及长势相同或相近的林分设置A、B、C 共3 个处理,3 个重复(表1),每个处理小区试验面积不少于1 200 m2,其中处理A、处理B 先后采取全砍杂抚育,将林地内的藤类、杂草、杂灌、杂木全部砍倒,处理C 为对照处理不抚育。分别在各个试验小区内,根据地形随机设置上、中、下坡3 个固定调查样地,每个调查样地为20 m×20 m,并进行每木检尺和挂牌。

表1 试验设计表

1.3 试验方法

除按表1 实施不同抚育措施外,3 个处理的其他经营管护措施一致。2017—2018年每年追肥各1 次,采用华沃特有机-无机复混肥,总养分含量为35%(N、P、K 含量为15%、8%、12%),用量为500 g/株。第一次测定时间为2017年11月底,第二次测定时间为2018年11月底,按照每木检尺法分别对各处理小区调查样地林木的树高、胸径、成活率等因子进行测定。

1.4 数据处理

采取SPSS 19.0 软件对各处理组的树高、胸径及成活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生长指标在显著性水平P=0.05 间的差异,并进行邓肯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抚育处理对0.5 a 龄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表2 不同抚育模式处理对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续表2 不同抚育模式处理对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由表2 可知,0.5 a 龄时,处理A、处理B、处理C 的林木平均树高分别为483 cm、436 cm、261 cm;标准差分别为59.2、88.7、117.3;变动系数分别为12.3%、20.3%、44.9%;成活率分别为98%、94%、86%。说明尾巨桉实施抚育后,其0.5 a 龄林木平均树高、成活率均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且均达显著性差异;标准差及变动系数均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表明处理A 的林木植株间差异最小,处理B 其次,处理C 林木植株间差异分化大。说明实施正常抚育(处理A)可缩小林木植株间的生长差异,且其平均树高比延迟抚育、不抚育的林木分别高10.7%、85.1%,平均成活率分别高4.2%、14.0%。

2.2 不同抚育处理对1.5a 龄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由表2 可知,1.5 a 龄时,处理A、处理B、处理C 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为7.8cm、6.1cm、3.2cm,标准差分别为0.53、0.78、0.97,变动系数分别为6.8%、12.8%、30%;平均树高分别为851 cm、715 cm、412 cm,标准差分别为62.1、82.3、98.3,变动系数分别为7.3%、11.5%、23.9%;保存率分别为96%、92%、79%。说明尾巨桉实施抚育后,其1.5 a 龄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保存率均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且均达显著性差异;标准差及变动系数均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说明1.5 a 龄时处理A 的林木各项生长指标最优,植株间差异最小,处理B 其次,处理C 林木植株间差异分化大;处理A 的林木平均胸径比延迟抚育、不抚育的林木分别高27.8%、143.8%,平均树高分别高19.0%、106.6%,平均保存率分别高4.3%、21.5%。

3 结论与讨论

(1)尾巨桉造林后实施及时抚育,其林木平均树高(胸径)、成活率(保存率)均要显著优于延迟抚育及不抚育的林木。说明强阳性桉树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与养分,杂草杂灌的生长一方面与桉树幼苗抢占土壤养分与水分,抑制尾巨桉人工林的生长[3];另一方面过多的杂草杂灌会降低林地的透光度,影响幼树的正常光合作用,不利于幼树生长,而经过抚育后的林地,其杂草以凋落物的形式将养分归还土壤,有利于尾巨桉人工林的生长[4-5]。

(2)实施正常抚育后的林木,其树高(胸径)生长变动系数均小于延迟抚育和不实施抚育的林木,说明推迟抚育、不实施抚育的林木在树高、胸径生长上株与株之间的分化大,及时抚育管理的株与株之间的分化小,这与黄平华[6]研究实施正常抚育后的桉树幼林相比,推迟抚育及不抚育的林木其树高和胸径的变动系数小、株与株之间的分化也小的结论一致。由此可以证明,强阳性的桉树需要及时进行抚育管理,否则导致林木生长分化大。

(3)本试验表述的正常抚育时间是造林后1 个月,即杂草多影响林木生长初就开始实施抚育。如果要推广至其他林地,需按实际林地林木生长情况判定正常抚育时间及抚育次数。

(4)本试验仅针对不同抚育模式下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差异性研究,尚未结合施肥处理一并进行研究,若针对不同施肥及抚育处理对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影响探讨,将具有更大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保存率幼林胸径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马尾松公益林胸径分布规律及冠幅影响因子分析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甘肃祁连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祁连圆柏前后期胸径关系的探究
快乐佳县人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不同树种造林成效分析
提高西海子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
浅析如何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