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临床观察

2021-05-12张尔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溃疡面坏疽均数

张尔赫

(白城中医院,吉林 白城)

0 引言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作为糖尿病常见危重病合并症,伴有明显溃疡性创面,患者身心负担较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2]。于临床应用中发现,西医于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应用具有较大局限性,临床起效缓慢,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无显著增效[3]。随着我国祖国医学不断发展,中医于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应用中取得较好反馈,现本研究笔者特于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治疗中引入中医疗法,现开展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患者,共计74例,病例筛查时间为2018 年9 月至2020 年10 月,采用就诊序号单双数分组,37 例单数设为常规组,男19 例,女18例,年龄42-75 岁,年龄均数(58.16±2.36)岁,糖尿病病程2-21 年,均数(9.92±1.36)年,经糖尿病足Wagner 分级提示:Ⅱ级21 例,Ⅲ级16 例;37 例双数设为观察组,男17 例,女20 例,年龄41-77 岁,年龄均数(58.21±2.41)岁,糖尿病病程3-20 年,均数(10.01±1.41)年,经糖尿病足Wagner 分级提示:Ⅱ级22 例,Ⅲ级15 例;两组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研究比对指征。

纳入标准:(1)所选74 例研究对象均满足中华糖尿病医学会对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评估依据,符合糖尿病足Wagner Ⅱ-Ⅲ分级[4];(2)研究开展前征求患者授权。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不全;(2)其他原因导致肢端坏疽;(3)特殊患者,例如妊娠期、哺乳期或精神障碍性患者。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予以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疾病知识宣教,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干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予以创面清创,剔除坏死组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227)冲洗创面,予以皮下注射胰岛素,10U/日。观察组患者联合中医治疗,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分为阴虚热盛兼瘀型、气阴两虚兼瘀型、痰湿化热兼瘀型、阴阳两虚兼瘀型[5];于阴虚热盛兼瘀型治疗中,选用白虎汤,基础方药包括知母18g、石膏5g、粳米9g、甘草6g;于气阴两虚兼瘀型治疗中,选用沙参、麦冬汤,基础方药包括沙参9g、麦冬9g、玉竹6g、生扁豆4.5g、冬桑叶4.5g、花粉4.5g、生甘草3g;于痰湿化热兼瘀型治疗中,予以二妙丸,基础方药包括苍术20g、黄柏20g;于阴阳两虚兼瘀型治疗中,予以桃红四物汤,基础方药包括熟地15g、当归15g、川芎l5g、桃仁15g、白芍15g、红花15g;上述药物均由医院药房统一煎煮发放,每日1 剂,分早晚服用。

1.3 评价标准

比对治疗前后两组溃疡面积;抽取患者肘静脉学进行 炎症因子统计,主要统计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 瘤 坏 死 因 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依据创面愈合情况及炎症恢复情况,评估总有效性,若创面愈合75%以上,炎症降低50%以上,则为显效及治愈;若创面愈合50%以上,炎症降低30%以上,则为好转;创面愈合75%以上,炎症降低50%以上,则为显效及治愈;若不满足上述指标,则为无效[5]。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溃疡面大小具有一致性,治疗后两组溃疡面不同程度缩小,观察组溃疡面小于常规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比较(±s/cm2)

表1 两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比较(±s/cm2)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37 3.92±1.02 2.39±0.95观察组 37 3.89±1.03 1.21±0.76 t 0.126 5.900 P 0.900 0.000

2.2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对

治疗前两组IL-6、TNF-α 指标具有一致性,治疗后两组IL-6、TNF-α 指标降低,观察组IL-6、TNF-α 指标低于常规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对(±s)

表2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对(±s)

组别 时间 IL-6(pg/L) TNF-α(pg/L)常规组治疗前 23.31±5.14 23.68±6.35治疗后 19.35±3.68 18.73±4.21 t 3.810 3.952 P 0.000 0.000观察组治疗前 22.93±5.31 23.71±6.41治疗后 11.85±3.48 10.43±5.03 t 10.616 9.914 P 0.000 0.000

2.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疗效评估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作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致病周期较长,临床根治难度较大,极易复发,具有较高致死率及死亡率;因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涉及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与感染、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具有高度关联性,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加之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及高血糖状况,血液粘稠度较大,极易导致溃疡性创面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我国传统医学依据中医辨证原理,将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分为阴虚热盛兼瘀型、气阴两虚兼瘀型、痰湿化热兼瘀型、阴阳两虚兼瘀型等证型,主要与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内热郁而化火、诱导的肢体末端疼痛、红肿等情况,以经脉淤堵为主要病因病机[6]。祖国医学将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纳入“消渴”、“痈疽”范畴内,针对不同证型,开展针对性治疗干预,并于中药内治情况下,联合外用清创,以起到控制溃疡面感染情况,促使溃疡面愈合,通过标本施治,降低血糖,控制感染,改善机体微循环,以起到排脓消肿、清创祛毒作用效果,可有效降低截肢率及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7,8]。

综上,中医联合治疗可显著促使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溃疡面愈合,改善机体炎症指标,整体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溃疡面坏疽均数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维生素C片治疗口腔溃疡
关于均数与偏差
关于均数与偏差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1例
消疡饮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