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腹式呼吸
——面墙蹲起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的临床观察

2021-05-12邢杰闫雪矫俊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面墙腰部腰椎间盘

邢杰,闫雪,矫俊东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甲外科,吉林 长春;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脑病科,吉林 长春;3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吉林 长春)

0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患者治愈后如果缺乏科学的自我防护知识及有效的锻炼,不仅容易复发,而且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1]。因此,临床上急需探索和开发一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锻炼和预防复发的方法。本研究观察逆腹式呼吸-面墙蹲起训练结合腰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推拿科门诊及疗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表2 两组不同证型患者例数比较(n)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逆腹式呼吸-面墙蹲起法结合腰部推拿法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患者面墙而立,双脚开步站立,脚尖尽量抵墙双手自然垂于体侧,屈膝下蹲时,敛臀提肛,鼻尖、髌骨不能触及墙面,直至完全蹲下为止;下蹲时呼气,腹部鼓起,起立时吸气,收腹敛臀,吸气至背部、腰部,以百会穴上领躯干向上拔伸而起。每次20min,1 日1 次,1周5 次,4 周1 疗程。(2)腰部推拿:在背腰部、下肢部取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穴等穴位;采用滚、按、揉、拔伸、弹拨、扳、擦、运动关节等手法。患者取俯卧位,医师站于一侧,先以法在脊柱两侧膀胱经施术3-5min,以腰部为重点,然后再以法在患侧臀部及下肢后外侧部施术,3-5min;患者取俯卧位,医师站于一侧,分别以按揉、弹拨等法在患侧腰臀部及下肢后外侧施术,5-7min,以改善肌肉紧张痉挛状态;患者取俯卧位,医师站于一侧,以拇指或肘尖点压腰阳关、肾俞、居髎、环跳、承扶、委中、阿是穴等穴位;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患者取俯卧位,医师站于一侧,在助手配合拔伸牵引的情况下,医师以拇指顶推或肘尖按压患处,使椎间隙增宽,增加盘外压力,降低盘内压力,促使突出的髓核回纳,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并且增强腰部肌肉组织的痛阈;患者取侧卧位,医师站于一侧,以腰部斜扳法,左右各1 次,以调整后关节紊乱,松解粘连,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然后再嘱患者仰卧位,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与腘绳肌,可起到松解粘连的作用,并可使脊椎后部和后纵韧带牵拉,增加椎间盘外周的压力,相对减轻了盘内的压力,从而迫使髓核变位或复位。上述治疗,1 日1 次,1 周5 次,4 周为1 疗程。

1.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腰背肌常规训练法结合腰部推拿,(1)腰背肌常规训练法:每天习练20-30min,每周5 次,连续6 周,具体练习方法如下:“飞燕势”,患者俯卧,用力挺胸抬头,双手向前伸直,膝关节伸 向后用力,使头、胸、四肢尽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s,此为一个周期;“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故名“拱桥式”。每次持续3-5s然后缓慢放下,休息3-5s,为一个周期。(2)腰部推拿法同前。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数与治疗效果成反比。

治疗有效率: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2]。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及ODi 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及ODi 评分情况对比(±s,分)

注:两组治疗前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 ODI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5.28±1.79 0.9±0.75 88.79±2.56 20.12±1.82对照组 30 5.79±1.56 3.9±0.98 85.53±1.42 40.36±2.35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VS53.3%),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观察发现,功能锻炼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3-6],邱建文等[7]对处于缓解期的患者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并在多个时间段进行的随访,发现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患者远期疗效令人满意,可使病情的控制相对较稳定,降低复发率。

本研究将复杂的功法及功能运动方式简化,根据传统功法重新总结、整理出节省空间、时间的逆腹式呼吸-面墙蹲起运动,本功法可以更集中使脊柱、腹部、四肢的核心肌群得到充分的刺激,而且在运动过程中,由于采取逆腹式呼吸方式,提高了肌肉的肌力和张力,并集中地使突出的腰椎间盘周围的力学更加平衡,能够承担一定程度的运动和劳动,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本病的复发率[8-11]。面墙蹲起训练和呼吸运动充分结合,最大程度地使脊柱周围肌群的参与运动,增强脊柱深层肌群的肌力和稳定性,激活本体感受器,使腰部活动度提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2]。

猜你喜欢

面墙腰部腰椎间盘
护腰最多戴3个月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一只乌龟的痛苦
找一找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口香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