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精准早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

2021-05-10张文兴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早读课记忆法精准

张文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早读课就是利用这段黄金时间,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刺激大脑,强化记忆,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教师要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精心组织好早读课,还早读以精彩,使早读课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开设语文早读课正是实践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努力抓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研究和高效利用语文早读课,利用好这一黄金时间,进一步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巩固、深化和拓展。

一、早读的现状

当前,大多学校早读课处于这样的现状:

(1)早读目标不明确。教师仅仅督促学生背诵课文内要求背诵的部分,早读课变成了为背而读的课。

(2)早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教师为了不占用学生的时间,早读课多由学生自由支配,只强调是否在读,只满足书声琅琅的氛围,至于读了什么、读得怎样,教师过问较少。

(3)对早读的行为主体认识不到位。教师认为早读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读就行。教师只要按时到岗到班“看”早读,维护好学生的安全和纪律即可。

(4)对早读效果的检查落实不到位。整个早读课堂,师生之间没有互动、沟通和反馈。

基于这种单纯记忆性的背读、随意性的泛读和一味由学生自读的情形,长期下去将直接影响早读课的效果,未能积极有效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长此以往,非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难以提高,对语文内容的理解难以加深,恐怕连早读的兴趣也会逐渐丧失。

二、早读的意义

面对当前早读现状,要上好早读课,教师应从思想上的重视到教学实际上的落实,让学生深刻认知早读的意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心组织好每一节早读课,从而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1.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早读时学生放声朗读,可以振奋精神,抒发胸腔之气,克服学生经过一晚休息后神经活动的“惰性”,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由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渴望和热情,创设一个朝气蓬勃的早晨。人人都放声朗读,形成浓烈的环境气氛,互相感染,引发共鸣,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能够更好地品味文章的精当美妙之处。其实,孩子是需要早读的,走进校门,就听到朗朗书声,多开心啊!叶圣陶也认为“吟诵”是“一种享受”,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创设朗读的环境,激发学生朗读热情,使早读形成书声琅琅的局面。

2.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其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其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然而,要在40分钟的课堂内很好地落实学生的读书实践,在时间和面向全体上都难免局限,所以学生读书实践的主阵地应是早读课。从一篇新课文的初步感知到已学课文的回头巩固,从教师教给的读书方法的消化到读好课文的成功感的体验,都可在早读课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里得到实现。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强化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把诵读列为“读书三到”之首,认为“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朗读是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协同活动的过程,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視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它所获得的信息比听与看更广泛、更主动、更活泼、更深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熟读、博读、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吸取作品营养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自然就能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目的,使读的内容转化为写的语言素材。

由此可见,早读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其作用不容忽视、不可替代。我们只有将早读课做到精准,才能提高其效率。但“精准早读”不是简单地为考试而读,我们的教学一直追求的是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用朗朗书声去荡漾学生的心灵,学生用心去品读、去欣赏,我们的语文课才会有韵味。语文的责任不仅要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品味、体会。

三、让早读更精准

“精准早读”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蓝本可以仿效,教师要抓住早读的难点、弱点,体现同题异构,提高早读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摸索精准的内涵、精准的方法、精准的效果,让早读有趣味,充满欢声笑语,让早读插上精准的翅膀,还学生一片乐土。

首先,明确“读什么”。早自习要给学生具体而又明确的目标,读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从课内的字词、文学常识、古诗词、文言文相关知识到课外的好词佳句、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美文名篇等内容,凡是能够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资料都可以作为早读的资料。

其次,知道“怎么读”。早读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齐读、轮读、自由读、领读等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关键要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专注到“读”这件事上。

再次,检查“读得怎么样”。早读的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目标,如何检查落实?它决定着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否得到巩固加强和拓展延伸。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因此,教师可以大胆尝试,玩也好,唱也好,只要学生感兴趣,只要是对学习有帮助的方法都可以用。

最后,抓实精准,以提高早读效率为根本。

1. 早读内容要丰富精要

目前的早读课,几乎形成了机械的背诵课,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因此,教师有必要开发一些早读的资源,将课内素材和课外素材融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内素材主要是有背诵要求的古诗词、文言文和经典美文。这些要作为读的重点,要求有感情地朗诵。课外的素材主要包括成语、名篇美文、新闻热点、中考满分作文等,这些可让学生搜集整理。读的内容既有“面上”的广度,又有“点上”的深度,简而言之就是内容丰富精要。

2. 早读任务要精准

早读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的,必须要明确早读的任务,让学生知道每一次早读的任务是什么。我的做法是:首先在每学期初就带领学生明确本学年要朗诵的篇目,这是早读的主要任务,让学生对总体任务有感性认识;其次,把总任务划分为教学月任务,让学生明确某个月要读的具体任务是哪些,要求是什么;再次,把一个月要读的任务目标分成周目标,这个就要求教师把它细化到每一天。用白纸黑字写下来让每个学生都看得见每天的早读任务是什么。在制订每天的任务时,必须要考虑任务之间的联系性,考虑遗忘因素。背诵的任务要及时、间隔、反复地让学生读,这样有效地抗拒了遗忘,提高了效率,也增强了学生朗诵的自信心。

3. 早读时间分配要合理,重难点要突出

时间的合理分配必须要考虑任务的因素,如一学期的时间应对一学期的总任务,此处主要讲的是具体的早读时间分配。每天的早读时间和地点都是固定的,在单位时间内,我们要求高效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多,这就要求很好地分配时间。一般把要求朗诵的内容安排在早读开始时,规定一段时间去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此处任务不能多,要少而精,等到规定的时间时,再反馈情况作调整。如果学生疲劳,可安排他们朗读复习近几天诵读的内容,采用无意识记,可齐读、分角色朗读、互读、范读等,让学生在緊张的诵读中舒缓过来,提高早读的效率。

4. 早读形式要丰富,高效率是归宿

读的形式主要由任务和目标决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从学生认知、兴趣出发,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科学地指导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注重初中各学期知识的联系和有机整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比如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可让学生运用合理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高效记忆,可让学生感知不同的诵读法:韵脚法、理解记忆法、情景想象法、诵读记忆法、分析记忆法、对仗记忆法、歌曲串唱记忆法、反复朗读加尝试背诵法。教师要创新形式,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潜能,让早读高效。

5. 教师要多参与多指导

在“精准早读”中,教师是早读的一部分,不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而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要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早读任务。要对任务和学生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学生通过何种形式去完成早读任务目标要客观分析,教师要采取恰当而高效的形式,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务;要对学生读的技法作指导,必要时要示范朗读。

综上所述,“精准早读”,精者在于早读内容好,体现学生诵读的弱点,提高学生诵读兴趣;准者在于早读内容细,体现学生诵读的难点,提高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效率;早者在于“一天之计在于晨”,学生从诵读开始一天的学习,让学生在诗词的海洋里徜徉,在散文的天地里陶醉,在名著的世界里升华;读者在于学生的朗朗书声,唤醒沉睡的灵魂、沉睡的校园、沉睡的大地,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书本上时,也就照亮了我们整个奋斗的青春。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早读课记忆法精准
“笨苹果”的单词记忆法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高效运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方法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超级记忆法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