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途径

2021-05-08马俊霞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初中生物

马俊霞

摘 要:当前中国教育体制正处于不断创新与改革的关键时期,初中生物的方法与模式也要随之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满足新时代下社会与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除了提升社会人士的环保效果,也要将环保工作渗透到教育领域。由于生物教学和环境保护有着密切联系,相关教育学者就需要正确认识环保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实践中探索将环保教育工作有效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途径,以此来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为环保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支持。

关键词:初中生物;环境保护教育;渗透途径

一、 引言

在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与改革的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初中生物教学方式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关注到环境保护教育。将环境保护教育有效渗透到生物教學当中,不仅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环保能力与意识,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来科学地保护环境,实现学以致用。环境保护将预防为主作为主要保护原则,将环保教育作为做好环保工作的根本。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与环境有着直接联系的内容,对此教师就要利用好初中生物的教学资源,将环境保护教育有效渗透到生物教学当中。

二、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环保教育的实质就是将环保知识和意识传授给学生,而环保知识与生物这门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用相互依存来形容二者的关系。若是缺乏有效的环保工作,生物便会受到危害。若没有节制性地浪费资源,那么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因此,二者就需和谐相处,共存发展。

初中生物作为学生接触这门学科的开端,在这个初步形成生物概念和认知的阶段渗透环保教育,能够明确学生的环保理念,养成环保意识,加深环保印象。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格正处于叛逆期,容易出现课上跑神的问题,但是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对此,教师便可以抓住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在生物教学课堂上以多种形式来渗透环保知识教育,比如:播放环境遭到破坏的影片和图片等等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关注度,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学习有利于科学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环境保护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对学生进行探究意识与能力以及自学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三、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保护教学的途径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生物学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利用生物学知识科学地去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就需要将生物教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身边所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推动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生物学习能力与意识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从环境保护理念教育上出发

1. 带领学生了解当前的环保问题

通过带领学生了解当前的环保问题,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与责任心。人类在过去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充足,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做出了过度放牧和砍伐森林、过度开采资源、排放污水和废气固体等一系列破坏环境的行为,人类同样也遭到了惩罚,比如伦敦的烟雾事件;中国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上游因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从而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应对生物的不了解引入水葫芦导致过量生长等等。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将这些环境悲剧告诉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用之不竭的。随着近年来环保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在总体上并没有出现缓解趋势。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自然资源的浪费现象也十分惊人,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和水土流失问题的不断加重,各种污染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就需要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将这些内容结合生物教学告诉学生,引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是环境保护教育成功的第一步。

2. 引导学生多关心环境动态,树立关心环境的意识

在当前这个媒体时代下,每个人每天都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当前媒体新闻也会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全面报道,比如世界各国针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举措、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等等。教师就需引导学生积极通过网络或报刊关注环境保护的动态,了解环保方面的信息。并且建立在了解环保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自身观点,鼓励学生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自身看法并提出建议。

3. 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具备了环保意识还要将这一意识实践出来。保护环境并不是专业人士十分费力去做的事情,而是每一位公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垃圾分类和不乱丢废弃物和不随地吐痰等等,这些保护环境的小行为都是身边的小事,正是学生践行环保意识的机会。

(二)以初中生物教材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教育资源

初中所展开的环境教育主要是环境的基础教育,通过在教学课堂与组织课外活动中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明确保护环境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去。为了达到这一环境保护教育目的,教师就需要学生的从现有知识能力与年龄特点出发,并结合初中生物教材中与环保教育有关的内容展开渗透教育,力求能够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经常化和序列化的环境教育。比如:在对生物的多样性展开学习时,可以以丰富的生物种类作为基础,带领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等,引发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生物的喜爱;在对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学习时,可以将生态学的基本观念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展开科学环境观和资源观以及人口观等理念的教育;在对环境污染进行学习时,带领学生了解污染环境的因素和源头,掌握治理污染的科学方法与原理,进一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这两方面对生命的本质和共性进行探讨,重新认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初中生物
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