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堂学习情景创设的策略

2021-05-08麻崇明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初中化学

麻崇明

摘 要: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情景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并了解化学世界的奇妙多彩和各种有趣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深究化学现象的变化过程,从而提高自信心。初中化学教学想要实现这一标准就需要从课堂入手,精心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创设多样化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情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知,亲身体验化学带来的变化。文章研究从初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学习情景创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多方面的策略,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课堂;课堂学习情景

一、 引言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课堂学习情景中进行的,积极、融洽的课堂学习情景可以将学习内容整体化、使学生在脑海中可以快速地浏览、回忆、搜集多种可利用的资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帮助自己解决多种问题。但是好的课堂学习情景离不开课堂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课堂和学生实际,遵循相应的规律,设计真实、标准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学习、讨论、探究,从而诱发学生内心无限的知识智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感悟情感价值,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观。

二、 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和学习情景创设概念

情景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入一定积极情绪、具体、形象化的教学场景,通过这种场景可以最大效率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感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感知和情感活动对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运用情景教学既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情感调动能力,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各种社会能力。且情景教学法具有直观性、主动性、互动性、趣味性、丰富性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加,既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愿望,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科学的方法。另外,将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学习情景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趣味性的活动中,通过互动,帮助自己改变学习上的困难。

三、 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和学习情景创设现状

初一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初始阶段,初三学生正处于初中升高中的关键阶段,而化学是在初三时才有的科目,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没有系统性地接受化学教学。因为学习压力和已经具有的固定的学科模式,导致学生在接受和学习新学科时难免会产生困难,不仅陌生、没有兴趣,也缺乏认知思维,使初中化学教学变得异常困难。如果教师依然选择传统的课堂单一知识讲授,教师主动式教学、学生被动式学习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认可意识,也不利于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学生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提升。但是目前,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方面教师们已经注重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景等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学现状和学生问题。有利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快乐地探究化学知识,并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满足自己渴求知识的欲望。但是一方面,部分教师没有遵循不同学生学习规律,且情景设置不当,没有平衡情景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使情景教学法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

四、 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堂学习情景创设的策略

(一)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化学实验不同于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客观的实验室和多样化的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奇妙,感受化学实验的多姿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另外化学实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让学生树立化学思维去解决各种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化学认同。初三化学是基础化学知识阶段,且初三化学已经涉及了多种化学公式和原理、现象等。因此对于初三基础的化学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将重心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引导学生为进行化学实验奠定知识基础。对于初三后期涉及公式、定理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将重心放在实验教学上,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导学生运用特定的思维去思考、解决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用白纸显字,湿手帕燃烧、无壳鸡蛋的制作、烟花的燃烧等这些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看到化学的奇妙,且在不同的课上,教师都可以适当地改变实验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

(二)利用对比教学法,明确学生化学概念

初中化学基础的概念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似,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因为脑中积累的化学常识会对自己所学习的新知识产生错误的认知,可能会导致记忆混乱,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时,难免会凭借自己的认知经验去判断。因此,教师通过实验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实感知并体验生活中现象发生的原因,这样让学生对自身正确的经验做出判断,学生也能加深化学概念的印象。例如,在学习“氧气的燃烧”这一相关的化学概念时,学生在学习时,如果仅凭自己的经验,可能会认为只要有氧气存在都能燃烧,教师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纠正这种错误的认知。教师可以先通过提取高锰酸钾中的氧气,然后将点燃的火柴放置到提取的氧气中,引导学生观察其燃烧然后教师将其这种纯氧气暴露在空气中,引导学生观看火势的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对比性的实验,真实地感知氧气燃烧的原因,可以加深印象,深入把握,氧气产生和燃烧的条件,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纠正学生错误的经验观念,也能让学生明白真理和经验之中的界限,激发学生自己动手探究,运用实验检验真理的存在。

(三)创设实验性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在一种学习情景中进行的,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教学优势,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丰富、多样、灵活的实验方法,利用实验环境,让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情景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在实验前,先将此节课中的实验现象用魔术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意识,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大胆地动手实践、探索,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过程,详细地看到教师的魔术的真正产生原因,从而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当教师进行了魔术表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对魔术进行详细的演示,让学生深入了解整个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讨论,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例如,在学习“高锰酸钾遇见浓硫酸可以使灯被点燃”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自己拿一根玻璃棒,然后在玻璃棒上沾点浓硫酸,然后在沾点高锰酸钾固体颗粒,去点燃酒精灯,让学生观看酒精灯是否被点燃了。当大家都在感叹神奇的现象时,教师可以拿出一张白纸,用氢氧化钠溶液在白纸上写下字,然后用酚酞试液滴在白纸上,让学生再一次观看白纸的变化。很明显,刚刚消失的字迹又开始出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以上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总结结束时,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告訴学生这些就是化学原理和化学现象,既能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凸显实验主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启发,化学实验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实践,将动手和动脑进行结合,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初中化学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